王 平
北京市密云縣溪翁莊鎮(zhèn)衛(wèi)生院,北京 101512
泌尿系感染是臨床常見病,筆者2001年-2002年用二丁三草湯治療泌尿系感染,中醫(yī)診斷淋證(濕熱型),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本組62例病例均為門診病歷,均符合85年第二屆全國腎臟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齡17到61歲,平均36歲。對照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齡18到63歲,平均35歲,兩組間年齡性別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兩組發(fā)病1到三天47例,一周以上15例。
淋證(濕熱型)辨證標準:主癥:①不同程度小便短數,灼熱刺痛,溺色黃赤;②尿頻,少腹拘急,或有腰痛。次癥:①嘔惡;②寒熱;③口苦;④舌尖潰爛;⑤或大便秘結;⑥舌紅苔薄黃或舌紅苔白膩或舌淡苔黃白相兼脈滑數或弦滑或沉滑,具備以上主癥和次癥中任何一項即可確診。
治療組32例口服二丁三草湯,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龍膽草10克、魚腥草20克、益母草20克、瞿麥15克、萹蓄15克、黃柏10克、知母15克、苦參15克、車前子(包)15克、滑石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氧氟沙星0.2/次,日2次;對照組氧氟沙星0.2/次,日2次,連服三天。
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血尿化驗連續(xù)三次以上均正常,治療組23例,對照組14例,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血尿化驗連續(xù)三次以上未完全恢復正常,治療組7例,對照組10例,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減輕,但尿檢未改善,治療組2例,對照組6例,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75%和80%,經采用x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1)
泌尿系感染屬于中醫(yī)實熱淋證范疇,多因下焦?jié)駸釤峤Y膀胱而成,方中蒲公英、地丁、龍膽草、魚腥草、益母草為主重在清熱解毒,燥濕通淋,萹蓄、瞿麥、車前子、黃柏、知母清利濕熱,利水通淋,用六一散增強利尿作用,在臨床上,泌尿系感染患者多數在外自行治療,抗生素應用泛濫,往往形成難治難愈,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很有必要。
[1]羅守祥.中藥治療尿路感染384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7,12(12):554.
[2]靳文清.五十年臨證得失錄[M].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4.
[3]劉大偉.從熱論治腎盂腎炎證治體會[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