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艾民
初讀《軍事美學原理》
●魏艾民
前些時,我同一位著禮服的海軍士官,走進北大紅樓書店。一進門,書店的工作人員一下子全站了起來,向青年士官接連發(fā)問:“這服裝真漂亮,你是海軍?”“咱去索馬里海域護航的水兵都穿這種軍裝?”英俊的青年,一身款式新穎的白色著裝,白衣、白鞋、白手套,自然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一位女士笑著說:“看到如此著裝的軍人,平民百姓有一種自豪感和安全感?!边@件事,發(fā)人深思。在我?guī)资甑能娐蒙钪?,不論是?zhàn)時粗布軍服,還是建國后海軍那種有特色的禮服,總是引人注目。人們感悟到,軍裝具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年長者穿上更年輕,年少者穿上顯得成熟。
人們稱贊軍服美,使我這個老兵感到很有面子。恰在這時收到一本題為《軍事美學原理》的專著,是該書責任編輯陳錫祥同志寄來的。這部印制精美、46萬字、配有596幅圖片的專業(yè)著作,立即吸引了我。翻翻目錄,見一個“征衣與戰(zhàn)袍——軍裝之美”的小標題,引起我的興趣,就立即閱讀。當讀到“軍事美本質”、“軍事美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軍事審美形態(tài)”、“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美”、“海軍之美”等章節(jié)時,有點驚呆了。用句軍事術語吧,如此寬正面、大縱深地論述軍事美、軍人美的專著,筆者還是第一次看到。本人無力對書的內(nèi)容作評述,但對此書談到的一個觀點想發(fā)幾句議論。
該書在“軍事美本質”一章里說,一位當代美學家,是不認為有軍事美學的,“他說,大概是20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吧,那時的‘美學’泛濫了,泛化了,居然冒出了什么‘愛情美學’、‘軍事美學’、‘勞動美學’。可見他是用略帶嘲諷的語氣,把‘軍事美學’的出現(xiàn),作為一種荒唐的現(xiàn)象存在來評價的?!辈恢肋@里說的當代美學家是哪一位。如果他確實有如此觀點,那也是一家之言,應受到尊重。但要說軍事美學的提出,是美學的“泛濫”,并否定軍事美學的存在,實在令人難以理解。有人說,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而什么叫“美”,古今中外的說法,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黑格爾說:“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笨梢?,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柏拉圖稱“善——美的理念極端”,就是說他把“善”視為最高的“美”?!稘h語大詞典》對美的解釋有“善、好”、“指美好的人和事”之說。這可理解為美是一種價值判斷。對此可以有不同解讀,但本人是贊成的。
而美學,有一種說法是:“研究美的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這樣說來,為正義的階級解放戰(zhàn)爭和正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而苦斗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英勇犧牲的人,不正是表現(xiàn)了最大的“善”么!他們的心靈美和行為美,不正是美學研究的對象么!《軍事美學原理》有這樣的描述:“軍事美學是判斷古今中外軍事與戰(zhàn)爭、軍人和歷史價值的美學,是表現(xiàn)古今中外軍事精神、軍人智慧和文化的美學,是反映人類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美與丑反復較量的美學。”如此定義,給人以深刻啟示。軍事美學的提出,無疑使軍事文化更為豐富,使軍事軟實力的內(nèi)涵更為擴展,是對日益繁榮的軍營文化以理論支持,對軍隊戰(zhàn)斗力的生成和發(fā)展,是有力推動。季羨林把“那些不僅訴諸讀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動讀者之心靈的篇章”,稱為“美文”。以這樣的標準而論,《無敵三勇士》、《桌上的表》、《誰是最可愛的人》,稱之為美文,是當之無愧的。而作為這些美文本源的戰(zhàn)爭實踐和軍人的實際生活,為什么不能納入美學研究的范疇呢?
人們喜愛的軍人裝束和迷彩服,人們樂見的莊嚴軍旗和閱兵,人們愿聞的軍歌和軍樂,以至董存瑞手托炸藥包的高大形象,難道不是軍事美的千姿百態(tài)的表現(xiàn)么!有什么理由把它們排除在美學研究之外呢?
當然,我們這里說的軍事美涉及的戰(zhàn)爭,是指正義戰(zhàn)爭;軍人,是指進行正義戰(zhàn)爭的軍人。而那些反人類的戰(zhàn)爭,為法西斯賣命的人,他們的行為只能是罪行、惡行、丑行,當然沒有什么美可言。軍事美學作為一個學科剛剛提出,還有諸多問題需要探討,從事這項研究的人任重而道遠。不論人們對這部專著是認同還是質疑,相信以后會有更多專家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和著述。筆者以一個外行人寫此短文,如能引起有識者的批評,將深感榮幸。
(本文作者:原海軍政治學院政治委員)
責任編輯:韋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