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挺進大別山后的“三槍斃、三不準”紀律
部隊出現(xiàn)的違法亂紀情況,讓劉鄧首長憂心如焚。無論是哪種性質(zhì)的軍隊,一個有理智的指揮官都明白,一旦縱兵殃民,部隊的軍紀敗壞,戰(zhàn)斗力也就無從談起,凡是一流部隊,都視破壞紀律為軍隊之癌,一旦擴散,整個部隊說垮就垮。作為一支人民軍隊,劉鄧首長當然更不會坐視不管、任其發(fā)展。
1947年9月2日,劉鄧在新縣小姜灣召開整頓紀律大會,他們讓野司保衛(wèi)科科長張之軒帶人到各個路口,只要有部隊路過就攔下,帶到這里聽首長講話。在這次會議上,劉伯承痛心疾首地說:“部隊紀律這么壞,如不迅速糾正,我們肯定站不住腳!”鄧小平嚴肅地批評道:“部隊紀律這樣壞,是我們政治危機的開始,這是給自己挖墳墓!”首長們在會議上宣布了三條:槍打老百姓者槍斃;搶掠民財者槍斃;強奸婦女者槍斃!會議還規(guī)定,各個部隊不準強迫老百姓當向?qū)?,不準向老百姓要東西,不準打罵群眾!
會議結(jié)束后,劉鄧首長讓政治部立即派人到各個部隊去傳達。張之軒趕到商城,遇到了六縱十六旅四十六團,團長唐明春還笑呵呵的問他:“老張,這次又有什么精神了?”張之軒看了看部隊帶著的幾個向?qū)Вf:“趕緊整頓紀律,首長發(fā)脾氣了,不準再帶向?qū)Я?!”唐明春一聽,忙讓?zhàn)士們把那幾個向?qū)Х帕?。張之軒接著又向他傳達了“三個槍斃”和“三個不準”。
劉鄧對整頓部隊紀律非常重視。在這期間,野司槍斃了警衛(wèi)團副連長趙桂良。這一事件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后來,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個事件的當事人之一,原野司保衛(wèi)科科長張之軒回憶說:
1947年10月13日,野司到達黃岡總路嘴鎮(zhèn),鎮(zhèn)上的老鄉(xiāng)已經(jīng)跑光了,空蕩蕩的鎮(zhèn)子里,店鋪關(guān)門,街上沒有行人,冷冷清清。忽然一個解放軍用步槍挑著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條,從一家店鋪出來了。鄧小平臉色立即變了,他追了幾步?jīng)]追上,就讓人去調(diào)查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人是野司警衛(wèi)團四連副連長趙桂良,是個戰(zhàn)斗英雄,還是個勞動模范。
中午,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首長專門為這件事開會,最后決定,為了嚴肅軍紀,下午召開公判大會,槍斃趙桂良,并通知部隊和群眾參加公判大會。
在禁閉室,趙桂良抱頭痛哭:“我……我犯了紀律,殺我應當??晌宜赖锰C囊了,將來回到太行山了,見到了我們家里人,你們就說我是打仗死的……”
下午,群眾下山參加公判大會,對趙桂良執(zhí)行了死刑。
槍斃了趙桂良,震驚了當?shù)乩相l(xiāng),他們很后悔地說:“這是真正的八路軍,以后我們不要跑了。”1986年,已經(jīng)離休、年過60的張之軒重訪大別山,又來到了總路嘴鎮(zhèn)。當?shù)厣狭四昙o的群眾還記得那次公判大會,他們說起這事還很后悔:“當年我們要是不上山,大家都在家,也不會造成這個悲劇了。”有的說:“要是當時知道部隊紀律這么嚴,我們自己就先把粉條拿出來,也不會槍斃他了!”
(李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