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凡娟
近來,我總喜歡站立臨街的陽臺,欣賞街上川流不息的車流和勤勞的身影。欣賞新興的街市和錯落的樓群,現(xiàn)代和古典靜靜相處,它們用燦爛的微笑相互傾訴這60年來走過的滄桑歲月,激情的青春已在歷史的輪回里尋找到了騰飛的起點。
這一切從各行各業(yè)中都能聆聽到她飛躍的步伐。僅從對門飯莊這一“景點”就可看出發(fā)展的速度之快。對門飯莊里不管是中午還是晚上。少則一家,多則四家五家都聚集在這兒包餐。討親嫁戚一改往日的習俗,有穿著潔白婚紗的,有穿著壯族盛裝的,也有穿著苗族喜服的……看著盛裝打扮的新娘和各種名牌西裝映襯著的新郎,把整個飯莊甚至整條街都熏染得洋洋喜氣。每天看著這喜氣洋洋的場面,我的心情也總是無比舒暢。在舒暢之余,看看現(xiàn)在的婚禮場面,再想想當年自己結婚時的場景,不得不感嘆社會發(fā)展之迅速,變化之巨大!
作為解放前一年出生的我,從能記事起,一見人家結婚就愛湊熱鬧。那時結婚是一人提著點亮的馬燈。并用小竹籃背著嫁妝走在最前面,點馬燈是照亮這對新婚夫婦的前程。路途中不能讓它熄滅,否則就不吉利。新姑爺手臂上扎兩朵(出發(fā)前一朵,到了新媳婦家又給一朵)大紅花跟在提燈者后面,新媳婦打著一把傘在新姑爺之后步行而去。稍好的家庭就用大馬來娶親,一匹新媳婦騎另一匹新姑爺坐,這樣簡簡單單就能搞定。在那時,只要有這樣喜慶的場面,我們幾個小伙伴就會手拉著手,興奮而愉快地瞄著穿戴嶄新的新媳婦,幾個腦袋湊在一起,議論上幾句就嬉笑著推選出一個能說會道的上前與新媳婦討要東西,“天上白茫茫,我要新媳婦的一包紅沙糖……”這樣做不為別的,就是渴望新娘子能給一小包紅沙糖潤潤喉,解解饞,遇到日子能過得去的家庭可以如愿,不然就得舔著干裂的嘴唇一步三回頭的往回走。
在跟隨迎親隊伍的步伐中不覺間自己已漸漸長大。到了已婚年齡的我在母親悲喜交加的目光中定了婚。結婚前,伙伴們都來為我準備嫁妝,一個納鞋底。一個做鞋幫,不出幾天就做出了嶄新的五雙新鞋。兩雙是自己的,一雙給丈夫,另外的就是公公婆婆各一雙。為了給我準備新衣服,哥哥到處找借布票為我購買布料。沒有枕套,哥哥又托人到曲靖帶了一對鴛鴦枕套,娘嫌一對太少,又把有花色的舊床單剪下來,用花線繡成栩栩如生的花枕套,還為我準備了一床棉絮。看著哥哥和娘省吃儉用為自己的嫁妝而忙碌。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既有一絲做新人的喜悅嬌羞又為舍不得離開哥哥和娘而憂。出嫁那天,娘的娘家人送來了一對七八十分高的獨凳和兩個四五十分高的矮板凳;嫂嫂特意到縣城給我買了一個花瓶;一個在縣城的親戚給我送來了一床紅色的氈子,伙伴們輕輕撫摸著這鮮紅而綿綿的氈子,眼睛里充滿了艷羨的神情。當時由于割資本主義尾巴,不能私自宰豬,可這么大的喜事,婆家還是夜半三更的偷偷用木棍敲死了一頭七八十斤重的豬刮白洗凈后送來。為了不讓人發(fā)現(xiàn),里三層外三層,等梧著抬到我家時,那新鮮的豬肉也已經(jīng)生出了一股異味。雖然這樣,但是在廚房師傅的精心制作下??粗H朋好友津津有味地吃著桌上的菜肴不免心生喜悅。飯后,客人們你一元、我兩元的給我送了禮錢,這樣一來,幫我還清了娘和哥哥準備嫁妝時向左鄰右舍找借的錢。第二天一大早,在娘和哥哥的淚眼中,我做上了迎親的小馬車風風光光地來到了婆家。
在婆家埋頭精心經(jīng)營家庭生活的我,猛然問發(fā)現(xiàn)女兒已長大,她自己也找到了心儀的對象。我和丈夫商量著怎么樣才能給女兒操辦一個喜慶的婚禮時,女兒卻叫我們別為她操心了,需要什么她自己會買的,畢竟她已有了工作,每個月也能領到二三百元的工資??勺鳛槟赣H的我,怎么能說不管就不管呢!改革的春風,讓我們得到了不少的實惠。不但可以大膽的養(yǎng)豬,還能種上各種經(jīng)濟作物。幾年下來,我們家在村里也算得上是“萬元戶”了。有了錢,女兒出嫁我們怎么能不管呢!和丈夫商量后,拿出兩仟元給女兒,叫她喜歡什么就買什么,人的一生,結婚就這么一次,別怕花錢。她婆婆家也給了他們一仟五佰元。女兒和女婿不僅為雙方父母各準備了一套新衣服。還為他們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準備了新衣服和稀罕的軟枕頭,撫摸著這軟綿綿的枕頭,老人們樂開了懷。不僅如此,女兒和女婿還準備了好多結婚那天晚上“鬧洞房”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在我們這兒,結婚那天晚上,夜幕剛降臨就得在火塘里生起火,讓新媳婦和新姑爺用木棍橫穿著抬起一口盛滿水的鑼鍋在火上燒水,有些好事者就會瞅準此機會,在火塘里添加松毛或干草,讓火猛然間燎起,把新媳婦和新姑爺燒得驚跳起來,這時就會引來一陣哄堂大笑。水沸后放入紅糖便成了鬧房必須的紅糖水。然后在堂屋正中支上一張四方桌子,新媳婦和新姑爺站立下席,用茶盤托著幾杯糖水,鬧房者坐于上席,其他的就緊圍在周圍,一般是小叔子最先來鬧,“七是七,八是八,想要大哥大嫂的呢絨襪……墩頭摞墩頭,我想要大哥大嫂的一對花枕頭?!毙∈遄郁[完后。其他的人就可以輪番上陣了,“天上藍盈盈,我要新媳婦的一塊小手巾……”這些即興而出的順口溜是一個接著一個,順口溜說得好,盡管新媳婦再如何的不情愿,但在眾人的喝彩聲中不得不進入新房翻箱搗柜給想辦法拿出來。有要錢的,要吃的,要穿的,有的什么也不要,就為逗逗這時新人,讓新姑爺和新媳婦過獨木橋(用一長條板凳,讓新媳婦和新姑爺同時相向而行,其間腳不能沾著地。)等游戲,這樣一直要鬧到技窮方肯作罷。我結婚那會兒,雖說有這一習俗,可沒有什么東西給鬧房者,只能讓他們喝兩口糖水就算過去了。我擔心女兒他們準備不周到,到時技窮途盡,就來到他們布置在單位上的新房里把把關??邕M那個小屋,雖說是單位上的房子,可經(jīng)過一番裝飾后,透出了無盡的溫馨。里間,擺放著一張長一米八、寬一米五的大床,床上擺滿了各種花色的被褥;一個乳白色的四門柜里擺放著幾套新衣服。外間,一個折角尺樣的平柜上擺著一臺二十一英寸的彩電,與那幾個皮子沙發(fā)形成一個正方形。家雖小,可透出無盡的喜氣,讓我這作母親的也增添了不少喜悅心情。結婚那天,女兒在她朋友的陪同下提前到理發(fā)店做了一個新娘的發(fā)型,配上新娘妝,突然間變了模樣,清秀中透出艷麗,樸實中多出了幾分楚楚動人的樣子。正當我欣賞著自己女兒的時候,一曲曲清新悅耳的嗩吶聲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一輛窗玻璃上貼著大紅喜字、正前方掛著一朵用紅布扎成的大紅花的雙排座微型車在我家門前戛然而止。在一陣猜拳過后,女婿把女兒背上了車。女兒出嫁了,我心里不免生出失落感,盡管女兒的單位離我們不遠,我也能經(jīng)常見到她,可就是免不了傷感,畢竟她是我“貼心的小棉襖”嘛!現(xiàn)在好了,女兒女婿都換了工作,也蓋起了這么一大幢房子,看著成天忙碌的他們,我承擔起了照顧外孫的責任,一天就是接送孩子上學,煮煮早晚兩頓,空閑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每當這時。我總喜歡抬個凳子坐到陽臺上,看著外面的一切熱鬧場面,有時會生出絲絲生不逢時的
感嘆,要是自己生在這個年代,哪能吃著變味的豬肉還樂滋滋的出嫁呢!想想上個星期去參加的一個孫子的婚禮,更是感慨萬千。作為老人的我,被提前就請了去,看著停在新房門前裝扮得靚麗養(yǎng)眼的六輛不同品牌的小轎車組成的迎親隊伍時,我才發(fā)覺,現(xiàn)在的婚禮中迎親隊伍已特別的現(xiàn)代化了;就連稱呼也改了,新姑爺變成了新郎,新媳婦變成了新娘;不僅如此,家居擺設更是現(xiàn)代化。我一走進新房,那擺設讓我瞠目結舌:電腦、電視、家庭影院、冰箱、電磁爐、微波爐、洗碗機、洗衣機(水洗干洗各一臺)……更讓我吃驚的是客廳里竟然還設有“吧臺”。不僅能品酒還能喝茶,簡直就是一個悠閑養(yǎng)生所。這新房的設計是一個復式樓,下面是客廳、廚房,還有一個大院心;上面有主臥、客臥、書房、健身房。在房屋的恰當角落里擺有盆景、根雕,現(xiàn)代化中透出典雅、大方,我走上走下,總也閑不下來??纯催@、瞅瞅那,撫摸著掛在墻上的巨大掛歷,仔細辨認半天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新郎和新娘用自己的照片制作而成的??粗殷@嘆的表情,女兒對我說:“媽,這沒什么的,等明天您來看,他們把結婚的全過程都用攝錄機全程跟蹤拍攝下來,就像電視一樣。”是呀,我怎么能不驚嘆呢!婚禮上,沒有以前那種下跪請安、處處都要畢恭畢敬的程序。整個婚禮有專門的主持人主持,隨時輕松搞笑,讓客人們都樂開了懷。誰家操辦喜事也沒有以前那么費勁了。不像以前每逢結婚,都要請鄉(xiāng)鄰到家中大吃三天,小吃五天,為了盡量做到周全,主人家跑前忙后,吃不下睡不著,拖得個精疲力盡,有時還得背上幾年的債?,F(xiàn)在,大多農(nóng)村人結婚都到城里包餐,主人家清閑而喜笑顏開地立于飯店門口迎接客人。遇到長時間不見的拉著手熱情地聊上一陣也不會影響婚宴的正常進行。
看看現(xiàn)在的婚禮,想想女兒的和我的婚禮,我不禁感慨萬千,感嘆這些年輕人是一代比一代幸福。此時,電視里正在播放著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好日子》:“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涂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是呀,從這小小的婚禮中折射出中國6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可以自豪地說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在這一天天的好日子中婚禮在變,家鄉(xiāng)在變,祖國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