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秋 程龍春 楊春玲
(1、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 2、鳳城市愛陽林業(yè)水利工作站,遼寧 丹東 118112)
試驗選在沈陽市蘇家屯區(qū)林盛鎮(zhèn)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教學實習基地進行,東經(jīng)123°06'~47',北緯 41°27'~43'之間,屬遼河平原,地面平坦,土層厚,PH值6.0~7.0,有機質(zhì)含量1.0~1.3%。
本試驗為春季嫁接,在3月中上旬開始,選擇生長健壯、側(cè)芽飽滿的一年生中華金葉榆枝條作為接穗,貯藏于冷庫或地窖中待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開始嫁接。
以培養(yǎng)灌木型中華金葉榆進行試驗,選擇1~2年生,距地表3~6cm處,直徑為0.6~2cm的白榆苗為砧木進行嫁接。
(1)T芽接。選擇粗度為0.4cm以上的中華金葉榆接穗,在芽上、下0.6~1.2cm處切割并取下芽片。砧木在距地面3~6cm處,橫切割透半周皮層,在中間向下豎割約1.5cm的T型切口,插入芽片,用1~1.5cm寬塑料條緊密包綁,芽與葉柄外漏。(2)嵌芽接。選擇中華金葉榆接穗,在芽上方1~1.2cm處,刀斜下方削入木質(zhì),再在芽下方1~1.2cm處,刀斜上方切入木質(zhì),與上一刀口相交,取下帶木質(zhì)芽片。在砧木距地表4~6cm處切砧口,其形狀、長度、厚度同接穗削芽片后所留下的狀態(tài)。將芽片貼于砧木切口上,一側(cè)或兩側(cè)對齊,下端對齊。用塑料條緊密包扎,芽和葉柄外漏。(3)方塊芽接。在芽上下各1~1.2cm處、左右各0.2~0.3cm處切透皮層,掰下芽片。
在砧木距地表處橫割上下兩個切口,在中間豎割一刀,插入芽片,用真皮包蓋芽片,再用塑料條包扎接口。
(1)劈接。接穗長8~10cm,每穗留芽1~2個,上剪口距上芽1cm,在下芽下方1cm處向下削2個對稱偏楔型削面。砧木與接穗粗度盡量相同,在距地表6cm處斷砧,斷面正中下劈插入接穗,用塑料條包扎。(2)插皮接。在接穗穗上向下削一個4~5cm長平直馬耳型削面。砧木粗度是接穗粗度的2倍以上。砧木距地表6cm處平斷,將接穗削面朝里插入砧木皮層與木質(zhì)之間,用塑料條嚴密包扎。(3)雙舌接。穗長7~10cm,在接穗下部削5~6cm長平直馬耳形削面,在削面用刀向內(nèi)順木質(zhì)部切一個3~4cm長劈口。砧木距地表6cm處,向上斜削一個5~6cm削面,也在削面向內(nèi)劈一個3~4cm長切口。將砧穗削面對削面,相互向?qū)Ψ讲迦?,用塑料嚴密包扎接口?4)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一般在25~35天進行成活率檢查,待接口處充分愈合后,解除全部綁扎物,對砧木萌蘗條要及時去除,芽接樹木成活后,在接口處上方剪去砧木。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時松土、除草和灌溉,促進嫁接苗健康生長。
將一年生枝條剪成12~14cm長插穗,將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耐乙酸均配成100mg濃度的溶液,將插穗基部深蘸到上述溶液中浸蘸24h,插穗穗距15cm,入土深度以頂芽與地表平齊為度,插后澆透水,3天后覆地膜。
剪取粗度0.5cm以上半木質(zhì)化新梢,穗長6cm,頂端保留1~2個葉片,將插穗分成三部分,分別浸蘸濃度為25mg/L、50mg/L、100mg/L的IBA溶液24h。插穗按穗距10cm插入沙子基質(zhì)中,插深 4~6cm。
對表1數(shù)據(jù)進行反正弦轉(zhuǎn)換后,做F檢驗,結(jié)果表明各平均數(shù)間差異不顯著,但成活率都相當高。從表中看出,T芽接和嵌芽接都是適宜方法。
?
對表2嫁接成活率經(jīng)反正弦轉(zhuǎn)換和檢驗,各平均數(shù)間差異不顯著,但成活率都達到生產(chǎn)要求,其中前2種方法效果最好。
表2 不同枝接方法嫁接成活率與差異顯著性
果的影響
從表3看出:IBA25mg/L和50mg/L濃度處理插穗生根率都高于清水處理,說明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有一定作用。100mg/L處理生根率低于清水,說明濃度過大,對插穗造成傷害。但最好的生根率僅達到37.8%,說明中華金葉榆不宜用綠枝扦插法繁殖。
硬枝扦插生根率也很低,故未做對照分析。
?
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是決定嫁接成活率的基礎(chǔ),接穗與砧木的親和力越強,嫁接成活率越高,中華金葉榆是白榆變種,具有親緣關(guān)系,接穗與砧木具有極強的親和力,這樣的選擇不僅可以提高成活率,還可以使苗木生長鍵壯。同時,嫁接的時間、嫁接的方法是決定嫁接成活率關(guān)鍵因素,從上述試驗結(jié)果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嫁接繁殖應(yīng)該根據(jù)砧木本身的特性采用適合的嫁接方法,試驗表明,中華金葉榆嫁接以T芽接成活率最高,嵌芽接稍低,生產(chǎn)上這兩種方法都可采用。三種枝接方法以插皮接最高,劈接稍低,由于劈接操作更方便快捷、嫁接時間要求相對寬松,因此在生產(chǎn)實踐上常以劈接為主,當砧木過粗或者砧木處于離皮期,應(yīng)采用插皮接。
扦插成活率相對較低,故不宜用扦插法繁殖。
[1]陳慧敏.中華金葉榆育苗技術(shù)[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