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勝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6)
張峰水庫位于晉城市沁水縣張峰村沁河干流上,是一座以城市生活、工業(yè)用水和農村人畜飲水為主,兼顧防洪、發(fā)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0.05 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5 s,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張峰水庫輸水工程原設計方案由總干、一干、大陽聯(lián)接段、二干和三干組成,主要建筑物有倒虹吸、渡槽、隧洞、明渠、輸水管道、調節(jié)水池和揚水站等。
原方案總干始于張峰水庫供水發(fā)電洞出口,至晉城市澤州縣東大陽村西北的調壓水池,長50.05 km;后經由聯(lián)接段至大陽鎮(zhèn)東1 km處的二、三干分水口,長3.254 km。
根據(jù)水利部《關于山西省張峰水庫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復》中的有關內容,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對輸水總干渠后半段煤(鐵)礦采空區(qū)及壓煤問題進行了專題性研究,提出了《山西省張峰水庫輸水工程采空區(qū)調查報告》,全面調查了工程區(qū)煤礦采空區(qū)的分布,分析研究了煤礦采空沉陷變形的危害及其影響程度。為了輸水工程的運行安全,工程中調蓄水池、隧洞等建筑物應盡量避開采空區(qū),壓力管道通過采空區(qū)時,在設計上應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通過對煤礦采空區(qū)的進一步調查分析,其初設方案總干線路未能完全避開采空區(qū)。為此,提出了總干輸水線路變更方案,并對輸水總干后半段線路布置進行了多方案比選。
根據(jù)2007年1月11日總干輸水線路比選咨詢會專家意見,在掌握的采空區(qū)分布情況和地質資料基礎上提出6個設計比選方案,以滿足輸水線路初步方案的比選要求。通過比選,推薦的壓力管線輸水方案具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是可行的方案。備用方案是對原初步設計方案線路布置進行優(yōu)化,盡量避開采空區(qū),對無法避開采空區(qū)隧洞段采取工程處理。
通過多個方案反復論證,最終選定壓力管線方案,該方案總干輸水工程從渠首至高平市南韓莊總干末端調蓄水池,全長63 km。其中總干前25 km(渠首至沁水縣端氏鎮(zhèn)金峰村20號隧洞出口)仍為原線路設計方案;總干后38 km(沁水縣端氏鎮(zhèn)金峰村20號隧洞出口至高平市南韓莊總干末端調蓄水池)主要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壓力管道輸水接20號隧洞出口后,穿固縣河,經胡底村、樊莊村、交河村、原村、陳莊村、掌里村,至南韓莊村東南總干末端調蓄水池。
線路涉及的地層巖性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洪沖積(Q4pal)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偶見漂石,局部夾低液限黏土、含礫低液限黏土透鏡體,礫、卵石主要成份為砂巖,呈次棱角狀,顏色為紅、淡黃、灰綠色。在河漫灘地段,地表普遍覆蓋一層厚約1 m的人工造田形成的人工堆積低液限黏土,呈淡黃色,濕,可塑性高。
樁號0+924.77~14+000地段,胡底河谷底寬一般300 m左右,線路多位于河漫灘,局部地段穿過河床,地面高程641~888 m,河谷兩岸多為第四系中更新統(tǒng)(Q2pl)低液限黏土岸坡,局部地段裸露二疊系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P2s)泥巖,基巖強風化帶厚2~5 m。
混合土卵石層實測錐貫錘擊數(shù)3~50擊,平均值16.22擊,鉆桿長度修正后,錐貫錘擊數(shù)2.67~40.5擊,平均值13.01擊,共錐貫69點次。低液限黏土層實測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5~11擊,平均值8.83擊,修正后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4.58~10.48擊,平均值8.10擊,標貫6點次。
混合土卵石層的漂卵石含量33.1%~63.0%,平均值56.3%;礫石含量18.6%~36.7%,平均值26.7%;砂含量11.7%~28.9%,平均值16.1%;粉黏粒含量0.2%~2%,平均值0.9%;不均勻系數(shù)68.1~420.9,平均值142.5;曲率系數(shù) 0.1~7.8,平均值 2.7。
混合土卵石層滲透系數(shù)9~23m/d,平均值15.0m/d,大值平均值19.5 m/d。鉆孔注水試驗統(tǒng)計結果見表1。
表1 樁號0+0+924.77~14+000地段鉆孔注水試驗成果
地基承載力建議值:混合土卵石300~400 kPa,低液限黏土、含礫低液限黏土80~100 kPa?;优R時開挖邊坡:混合土卵石水上 1∶1.0~1∶1.25,水下 1∶1.25~1∶1.5,低液限黏土、含礫低液限黏土 1∶0.75。
該段地下水位埋深一般0~5m。其中樁號0+924.77~6+582.50地段壓力管線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接近地下水位。樁號6+582.50~14+000地段壓力管線多位于地下水位水上,或接近地下水位。混合土卵石層滲透系數(shù)大,屬強透水地層,存在基坑涌水問題,基坑開挖時需采取排水和抗沖刷措施。
此外,局部地段地形地質條件比較特殊,應引起注意。其中在樁號5+050~5+127地段,線路位于胡底河左岸陡坎邊緣,地面高程705 m左右,該陡坎地層巖性為含礫低液限黏土,管線左側為一電站,施工場地不夠寬闊。在樁號5+869.18~6+138.10地段附近,存在含礫低液限黏土透鏡體,埋深約3 m,厚0~1.5 m。在樁號 7+917.15~7+971.50 地段,地表為生活垃圾,厚0~2 m,其下為混合土卵石。在樁號 10+846.87~12+220.33地段及樁號 12+944.58~13+959.752地段,通過玉溪村、王回村一帶胡底河右岸灘地,分布有含礫低液限黏土地層,埋深 3~3.5 m,厚 0~2.2 m。
樁號14+000~17+653.2地段位于沁水縣樊莊村西至河北村西的胡底河谷中,河谷底寬50~100 m,線路地面高程887~970 m。溝底常年有水,地下水位埋深0~3 m,局部地段穿過河床。
線路涉及的基巖地層巖性為二疊系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P2s),以綠黃色泥質砂巖為主,夾紫紅色泥巖、鈣質砂巖、礫巖等,強風化帶厚2~4 m。其中樁號14+448.52~15+063.16地段,分布有低液限黏土透鏡體,埋深 4~6 m,厚 0~4 m。
混合土卵石層漂卵石含量58.9%~65.0%,平均值61.7%;礫石含量23.4%~27.0%,平均值25.4%;砂含量10.6%~14.3%,平均值12.2%;粉黏粒含量0.2%~1.1%,平均值0.7%;不均勻系數(shù)92.7~133.1,平均值111.6;曲率系數(shù) 2.6~6.1,平均值 3.8。
混合土卵石層實測錐貫錘擊數(shù)2~14擊,平均值7.38擊,修正后錐貫錘擊數(shù)1.92~12.37擊,平均值5.54擊,共錐貫29點次。
地基承載力建議值:混合土卵石200~300 kPa,低液限黏土、含礫低液限黏土80~100 kPa?;旌贤谅咽瘜踊优R時開挖邊坡:水上 1∶1.0~1∶1.25,水下 1∶1.25~1∶1.5,低液限黏土、含礫低液限黏土 1∶0.75。
混合土卵石層滲透系數(shù)為19.5 m/d,屬強透水地層,存在基坑涌水問題,開挖時需采取排水措施。
張峰水庫輸水工程總干位于呂梁—太行斷塊、沁水塊坳的沾尚武鄉(xiāng)—陽城北北東向褶帶的南部。工程區(qū)內地質構造簡單,主要構造形跡為褶皺,無活動性斷裂。輸水線路沿線無滑坡或潛在不穩(wěn)定邊坡存在,場地穩(wěn)定性好。
輸水線路壓力管道主要從第四系松散覆蓋層通過,在交河以前地段管線涉及的地層巖性以混合土卵石、卵石混合土為主,局部地段為低液限黏土,線路多位于河床或河漫灘,存在防洪抗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