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妍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的爆炸性噴發(fā),堪稱歐洲多年來破壞力最大的天災。英國自由攝影師約翰·比蒂以及冰島攝影師羅格納·西古德森,分別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火山災區(qū),通過影像記錄下了這場200 年不遇的火山大噴發(fā)。
冰島,還是火島?
1783年冰島南部拉基火山的大爆發(fā),奪去了近萬名冰島人的生命,而當時冰島全國總人口不過5萬人;歐洲其他國家也有數萬人死亡,同時相繼導致創(chuàng)300年紀錄的酷暑和創(chuàng)250年紀錄的寒冬。
最近這一輪攪亂世界的冰島火山噴發(fā),第一次其實是在2010年3月20日。當天午夜,位于冰島南部的第五大冰川埃亞菲亞德拉冰川附近的一座火山率先噴發(fā),迫使附近約500名居民撤離,冰島民航局也對國內航班進行了管制。
4月14日,蟄伏在埃亞菲亞德拉冰川下方、沉寂近200年的火山突然發(fā)作,火山灰沖上1.1萬米高空,隨后向東南方飄移,逐漸籠罩了大半個歐洲。火山灰對飛行安全的威脅導致歐洲機場紛紛關閉,大約10萬個航班被取消,全球上千萬人滯留機場,整個歐洲的航空業(yè)陷入癱瘓。
英國派出“皇家方舟”號航母接海外滯留公民回國,被稱為第二次“敦刻爾克大撤退”。德國總理默克爾于4月15日結束訪美后,經歷了長達3天的陸空輾轉,直到18日才返回柏林。
這一切都是冰島火山噴發(fā)惹的禍。有人聯想到災難大片,有人回憶起末日預言。
造成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是位于冰島南部的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這座原本不為人知、名稱非常拗口的火山,在經歷了一月內兩次噴發(fā)后,在全球已經“臭名昭著”。4月14日凌晨的爆炸性噴發(fā)過后,火山口源源不斷地噴出煙塵,在7000米以上高空形成火山灰云團,并隨風迅速飄往歐洲大陸。
住在冰川腳下的400多個居民,當天在接到疏散通知后,紛紛離家逃難。在離冰川20公里遠的努珀爾農場,人們困守家中,無奈地望著窗外那個蒙上了一層灰黑色的世界。他們的果園牧場看不見了,道路被火山灰掩埋,果樹的禿枝也變黑了,天氣的陰晴誰都看不清。
專程赴冰島拍攝火山第一次噴發(fā)的英國自由攝影師約翰·比蒂說,這次拍攝經歷仿佛是“在地獄中歷練”。兩度前往噴發(fā)現場的冰島攝影師羅格納·西古德森則興奮地說,這是他拍攝火山30多年來見過的最非同尋常的火山噴發(fā)。
“鮮紅巖漿從我雙腳中流過”
3月21日,比蒂接到好友、冰島導游喬恩·馬格努從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打來的電話:“約翰,快過來吧——這里發(fā)生了百年一遇的火山噴發(fā),火焰將整個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你一定要來看看!”
比蒂興奮地掛上電話。接下來的幾天,他必須抓緊備齊裝備,應付那個“冰火兩重天”的世界?!拔翌A計到行走在冰蓋上的極端寒冷,以及置身火山熔巖四周的極度酷熱,所以選擇了超厚實的3層防水夾克,連拉鏈接縫都是防水的,外加滑雪褲、橡膠鞋?!?/p>
4月12日,比蒂與馬格努驅車趕往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當時的氣溫為零下5℃。兩人在冰川上搭了一個帳篷后,他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抬頭一看,一股橙紅色巖漿被噴射到約150米的空中,石塊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砸在四周的地上。
比蒂趕忙戴上口罩,操起相機向火山進發(fā)。盡管帳篷距噴發(fā)處只有800米,但比蒂卻舉步維艱。在距巖漿裂縫150米處,比蒂拍下了噴發(fā)的瞬間。他估計當時的山口溫度能達到1000℃。
隨后發(fā)生的一次輕微地震,使地表裂縫重新合攏,熔巖開始冷卻?!斑@完全是個灼熱的地獄,我在冷卻的火山灰和碎石間跋涉,那些被炸得松軟的石頭咔咔作響……我的靴子深陷在巖漿山地里?!?/p>
有一次,比蒂抓住機會前進到離熔巖只有3米的地方,周圍滿是煮沸的發(fā)出響聲的巖漿。他站在一條狹長裂縫中間,一道正在冷卻的鮮紅色巖漿從他的雙腳中穿過,膠鞋立馬變得滾燙。他分不清空氣中飄散的到底是硫磺的氣味,還是橡膠鞋的焦味。
“盡管我知道這有多危險,但我依舊一步步往前探尋。我感覺自己正在接觸地球激烈跳動的心臟。”比蒂回憶說,“接近巖漿時,我感到舌根涌上一股強烈的苦味,這說明空氣里有毒。所以,我們每次沖進去只停留10分鐘。如果時間再長一點兒,就會因為缺氧而倒下?!?/p>
比蒂和朋友在火山邊拍攝了兩天。白天,比蒂登山拍照,并在臨時帳篷內躲避嚴寒和強風;夜晚,他們在離火山不遠處找到一座小木屋。經受過嚴酷的自然考驗后,破舊的小木屋讓他們感覺像天堂一樣。
第三天清晨,一陣劇烈的搖晃把比蒂震醒。后來比蒂得知,當地發(fā)生了里氏3.9級地震。它使火山停止噴發(fā),一切又恢復了沉寂。當天,比蒂返回了倫敦。
“30年頭一次見到這樣的噴發(fā)”
冰島火山灰云導致歐洲空中交通連日停擺后,美國《國家地理》《紐約時報》等報刊紛紛在自家網站貼出“征稿啟事”。冰島本土攝影師西古德森的3張“帶閃電的火山灰”被《紐約時報》下屬專業(yè)攝影博客Lens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西古德森的家距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只有1小時車程。作為冰島最知名的野外攝影師之一,他常年輾轉各地拍攝火山、冰川以及極光。這一次,家門口出了奇景,自然不容錯過。3月21日和4月17日,他兩次趕赴火山現場。
“我跟蹤拍攝火山已經30多年了?!蔽鞴诺律f,他第一次拍火山是在1975年,地點是冰島北部的克拉弗拉火山?!巴ǔC?年就會有一次大規(guī)?;鹕絿姲l(fā),但最近這兩次極為不尋常。3月的那次,有異常絢麗的巖漿噴涌而出,人們可以非常近距離地拍攝。我們圈內人稱那次是‘觀賞型噴發(fā)。4月那次噴發(fā)則更難得,來自冰川底部。它導致大量積雪融化,洪水泛濫。巖漿一接觸洪水,會產生劇烈爆炸,由此產生大量火山灰。這一次就沒人能接近噴發(fā)地點了,因為上空的火山灰塵實在太龐大了?!?/p>
西古德森最得意的作品,除了奇形怪狀的火山灰、蘑菇云之外,還有在夜空中拍到的夾雜閃電的火山煙云。他解釋說,這種畫面很難得,“只有源自冰川底部的噴發(fā),才會出現閃電效果。它出現的概率少之又少。”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碰到。
盡管火山噴發(fā)導致冰川附近的農戶遭受損失,但包括首都雷克雅未克在內的城市基本上還是空氣清新。西古德森說,火山爆發(fā)未必全是壞事,因為火山灰富含養(yǎng)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風向使冰島火山灰都飄往歐洲大陸,冰島本國的災情反而不嚴重。為此,歐洲鄰居送給冰島一頂新頭銜:災難出口國。冰島外長則回應,這是天災而非人禍,“我該說什么呢?難道說我們錯了?”
西古德森也不掩飾身為冰島人的驕傲:“我熱愛火山,熱愛北極光。我非常高興自己能住在這里,即便我們破了產。因為我們貧窮但美麗著。”
(摘自《外灘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