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奉行素食的時代,有一部分歐美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奉行起“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飲食”。
弗拉德·阿韋爾布赫,29歲,是美國紐約網(wǎng)站管理員。在午餐時間,記者看見他身穿燙得筆挺的灰色西褲、黑色皮鞋從位于下曼哈頓的一座寫字樓里走出來。這時,他和我們熟悉的任何一個白領沒什么不同,但很快,他的“異處”顯現(xiàn)即出來:他挑了一處腳手架做起了引體向上,動作輕盈,接著又開始倒立。
“我喜歡在吃東西前先鍛煉。”阿韋爾布赫說,“飲食和鍛煉并舉,這是我們祖先的生活習慣?!蔽绮蜁r,他面對記者吃起血淋淋的生牛肉。
許多人對“舊石器時代飲食”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這是一種倒退。不過,我倒認為,我們可以在深入了解“舊石器時代飲食”的現(xiàn)實意義之后,再做評判。
舊石器時代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與狼相似:以肉食為主,不吃糧食,不喝牛奶;沒有烹調(diào),全面生食。
“舊石器時代飲食”理論由美國健康學家洛倫·科丹教授提出。他提倡人們像1萬年前的祖先那樣,多吃應季水果、瘦肉和魚類,不吃或少吃經(jīng)過加工的食品,比如糖、面包及奶制品,從而避免患上癌癥、肥胖等現(xiàn)代疾病。鑒于上班族吃飯不規(guī)律、吃飯速度快、經(jīng)常窩在一處不動等特點,科丹把上班族稱作“現(xiàn)代穴居人”,提倡他們以更親近自然的方式生活,把去健身房跑步、練肌肉的熱情用于到野外攀巖、跳躍、扔石頭和赤足跑。其實,這正是現(xiàn)代總結(jié)出來的“舊石器時代飲食”的精華之處。
不過,有些“舊石器時代飲食”的狂熱崇拜者顯然忽視了這種精華,而推出一些驚人的觀點,認為奉行“舊石器時代飲食”就是要徹底“回到”1萬年前。比如,認為糧食不適合人吃。而營養(yǎng)學家瑪麗薩·利珀特對此的評價是,“舊石器時代飲食”很有趣,但或許有些不足,因為“它遺忘了人類文明史上一些‘偉大的谷類’和有益身體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編者注:“茹毛飲血”的飲食方式是遠古時代的產(chǎn)物,現(xiàn)在情況和當時已有天壤之別,食用的畜禽多為人工飼養(yǎng),且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有毒物質(zhì)的排放和污染,很多動物體內(nèi)含有寄生蟲和有毒物質(zhì)。盲目地仿效過去“茹毛飲血”式的生活是危險的。)
“舊石器時代飲食”特點
1.吃飯時不需要刀叉,但需要紙巾。
2.多吃應季水果、瘦肉和魚類,不吃或少吃經(jīng)過加工的食品,比如糖、面包及奶制品。
3.多進行野外攀巖、跳躍、扔石頭和赤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