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窗邊喝茶看報紙,讀到一則消息:一個高中女生為情跳樓自盡,第二天,她的男友從橋上跳入河心,也自殺了。
這時候,一只小黃蜂從窗外飛了進來,在室內(nèi)繞了兩圈,再回到原來的窗戶,竟然就飛不出去了。
可憐小黃蜂不知道世上竟有“玻璃”這種東西,明明看見屋外的山,卻飛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響。
忙了一陣子,眼看無路可走了,它停在玻璃上踱步,好像在思考一樣,想了半天,小黃蜂突然飛起來,繞了一圈,從它闖進來的紗窗縫隙飛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黃蜂的舉動使我感到驚奇,原來黃蜂是會思考的,在無路可出之際,它會往后回旋,尋找出路。
對照起來,人的癡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對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闖入一個房子的小黃蜂,等到要飛出時已找不到進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與生活中的情感玻璃使我們陷入絕境呢?隔著玻璃看見的山水和沒有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樣的,但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
在這樣的絕境,為什么人不會像小黃蜂一樣退回原來的位置,繞室一圈,來尋找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黃蜂還要沖動?
是不是由于人的結(jié)構(gòu)更細密,所以失去了像小黃蜂那種單純的思維?
是不是一只小黃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
對這一層一層涌起的問題,我也無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絕境時,更應該懂得靜心,懂得冷靜地思考。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時,更要退后一步,觀照全局。或者,就在靜心與觀照時,生命的出路就顯現(xiàn)出來了。
昨日當我們年輕時,在情感受到挫折的時候,都會想了結(jié)生命,以解脫一切的苦痛與糾葛。
但是今日回觀,并沒有必死之理,那是因為情感的發(fā)展只是一個過程接一個過程,乃是因緣的幻滅,如果情愛受挫就要自盡,這世上的人類早就滅絕了。
何況,活著,或者死去,世界并不會有什么改變,情感也不會變得更深刻,反而失去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展的生機,豈不可惜復可憐?
正如一只山上飛來的黃蜂,如果剛剛撞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變呢?現(xiàn)在它飛走了,整個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飛或者不飛,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許多選擇,它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比死亡更生動而有趣呀!
第一次情感失敗沒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沒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許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難的人,如果有體驗,一定會更觸及靈性的深度。
我這樣想著,但是,我并不譴責那些殉情的人,而是感到遺憾,他們自己斬斷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來生,可以了卻他們的愛戀癡心。
可嘆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隨時可以創(chuàng)造的,而來生,誰能知道呢?
(旭日升摘自《中學生閱讀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