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美
(安溪縣林業(yè)局,福建 安溪 362400)
桉樹撫育間伐強度效應(yīng)分析
高集美
(安溪縣林業(yè)局,福建 安溪 362400)
通過對安溪縣參內(nèi)林場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3a生林分,采取不同強度的下層疏伐法間伐,3a后調(diào)查計算林分胸徑、樹高、單株材積、蓄積量指標,分析不同間伐強度對林分生長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不同的間伐強度對桉樹林分的胸徑、單株材積、林分蓄積量影響差異顯著,對桉樹林分樹高生長影響差異不顯著。
桉樹;間伐強度;生長量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樹屬(Eucalyptus)的總稱,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被譽為世界四大速生樹種之一。具有適應(yīng)性強、生長快、易繁殖、培育周期短、木材產(chǎn)量高、用途廣等優(yōu)點,成為廣泛引種和推廣的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主要造林樹種[1]。安溪縣2004年3月份從福建省林業(yè)試驗中心苗圃引種栽培并適度規(guī)模發(fā)展。
試驗地位于安溪縣參內(nèi)林場,003林班03大班5小班,面積 20hm2,地處東經(jīng) 118°14′30″,北緯 25°06′30″,立地類型屬于低山地貌,海拔高度250~350m,坡度18~25°;氣候為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干濕分明。年平均溫度21.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4.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30.4℃,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9℃,極端最低溫度-1℃,大于10℃的活動積溫天數(shù)338d,無霜期350d。年平均降水量1635.9mm,5~6月最多,10月至次年2月最少;年蒸發(fā)量1456mm,年平均相對濕度69%。全年日照時數(shù)1515.3h。土壤為砂巖和坡積母質(zhì)發(fā)育而成的紅壤,土層較厚表土層質(zhì)地較為疏松。試驗地區(qū)域氣候溫和濕潤,林地肥沃,是桉樹發(fā)展的適宜區(qū)。
造林前地類為杉木采伐跡地,采取全面劈雜煉山清雜堆燒,穴狀整地,挖明穴回表土,株行距2.5m×2.5m,造林密度1605株/hm2,施基肥N15%P2O515%K2O515%復(fù)合肥356.25kg/hm2,2004年3月造林,造林后連續(xù)劈草撫育施肥3a,造林保存率90%,保存株數(shù)1445株/hm2。
2007年3月,3a生林分中選擇生長比較一致的地段,沿著等高線隨機排列組合,按間伐株數(shù)比例設(shè)置間伐強度35%、間伐強度25%、間伐強度15%及不間伐(CK)4個處理,3個重復(fù),邊長為 25.82m×25.82m,面積 0.0667hm2的固定樣地12個,采取下層疏伐法進行間伐[2、3],2009年12月在各個固定樣地進行每木檢尺,調(diào)查樹高、胸徑及保存株數(shù)。
分別徑階選擇標準木測定樹高即:中間徑階測定3~5株,中間相鄰徑階測2~3株,其它徑階測1~2株,樹高測定誤差不超過5%或0.5m。用方格紙,根據(jù)樹高測定值繪制樹高曲線,根據(jù)平均胸徑從樹高曲線中查出平均樹高。
根據(jù)平均胸徑和平均樹高,采用桉樹二元立木材積公式[5]V=0.00003546D1.782514957H1.256710514計算平均單株立木材積乘以標準地立木株數(shù),得出標準地的立木蓄積量。
間伐前林分保存株數(shù)1445株/hm2,平均樹高9.5m,平均胸徑8.6cm,平均單株立木材積0.0278m3,林分蓄積量40.171m3/hm2。2009年12月調(diào)查:間伐強度35%,保存株數(shù)939株/hm2,平均樹高17.0m,平均胸徑16.6cm,平均單株立木材積0.1800m3,林分蓄積量169.1m3/hm2;間伐強度25%,保存株數(shù)1084株/hm2,平均樹高17.1m,平均胸徑16.0cm,平均單株立木材積 0.1791m3,林分蓄積量194.2m3/hm2;間伐強度 15%,保存株數(shù) 1228 株/hm2,平均樹高17.3m,平均胸徑14.7cm,平均單株立木材積0.1535m3,林分蓄積量188.4m3/hm2;不間伐,保存株數(shù)1445株/hm2,平均樹高17.0m,平均胸徑13.1cm,平均單株立木材積0.1232m3,林分蓄積量178.0m3/hm2(詳見表1)。
3.2.1 不同間伐強度對桉樹胸徑生長量的影響分析 從表1上看,桉樹平均胸徑生長量隨著間伐強度的加大而逐漸增大。間伐強度15%比不間伐的平均胸徑生長量增加12.2%,間伐強度25%比不間伐的平均胸徑生長量增加22.1%,間伐強度35%比不間伐的平均胸徑生長量增加26.7%。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間伐強度對桉樹胸徑生長量有顯著的影響(表2)。
表1 桉樹不同間伐強度生長量
表2 桉樹不同間伐強度生長量方差分析
3.2.2 不同間伐強度對桉樹樹高生長量的影響分析 從表1上看,間伐強度對桉樹平均樹高生長量的影響,隨著間伐強度的加大平均樹高生長量變化不明顯。表2分析結(jié)果也表明,間伐強度對樹高平均生長量的影響也不顯著。
3.2.3 不同間伐強度對桉樹單株材積的影響分析 從表1上看,間伐強度對桉樹平均單株材積的影響,隨著間伐強度的加大而逐漸增大。間伐強度15%比不間伐的平均單株材積增加24.6%,間伐強度25%比不間伐的平均單株材積增加45.4%,間伐強度35%比不間伐的平均單株材積增加46.1%。表2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間伐強度對桉樹平均單株材積存在極顯著的影響。
3.2.4 不同間伐強度對桉樹林分蓄積量的影響分析 從表1上看,間伐強度15%比不間伐的林分蓄積量增加5.6%,間伐強度25%比不間伐的林分蓄積量增加9.1%,間伐強度35%比不間伐的林分蓄積量減少5.1%。
間伐強度對桉樹單株平均材積影響顯著。但從表2上看,間伐強度對桉樹林分蓄積量的影響差異不顯著。因為林分蓄積量與單株材積和株數(shù)成正比關(guān)系,通過間伐,單株材積生長量增大,但保留株數(shù)不合理時,也影響林分蓄積量。從表1看林分蓄積增長率間伐強度35%與不間伐的比較出現(xiàn)林分蓄積負增長。
(1)在同一立地類型、同一經(jīng)營措施的前提下,采取下層疏伐法進行間伐,間伐強度對桉樹胸徑平均生長量、單株平均蓄積影響極其顯著,在合理造林密度和合理的保留株數(shù)范圍內(nèi),胸徑平均生長量、單株平均材積隨著間伐強度的遞增而遞增。間伐強度對桉樹樹高、林分蓄積量的影響不顯著,但間伐后保留株數(shù)低于合理保留株數(shù)時,間伐強度對林分蓄積量影響差異逐漸顯著,主要影響因素是保留株數(shù)。
(2)選擇適宜的間伐強度,確定合理的保留株數(shù),以獲取林分蓄積量最大值,是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經(jīng)營培育的關(guān)鍵。
(3)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培育,造林初植密度1605株/hm2,造林保存率在90%,造林3a后,通過下層疏伐法進行間伐,間伐強度25%,間伐后保留株數(shù)1084株/hm2,主伐前單位面積的林分蓄積量最大,達194.2m3/hm2。因此,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培育,造林密度適宜選擇1430~1605株/hm2,株行距 2.5m×2.5m 或 2.5m×2.8m,主伐前保留株數(shù)在1050~1200株/hm2為宜。
[1]陳存及,陳火法.闊葉樹栽培技術(sh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132.
[2]洪偉.林業(yè)試驗設(shè)計與方法[M].北京: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
[3]沈維義,李麗婷.黃山松撫育間伐強度效應(yīng)試驗[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3,30(4):32-34.
[4]伐區(qū)調(diào)查設(shè)計技術(shù)規(guī)程[S].DB35/T88-1998.
[5]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豐產(chǎn)技術(shù)規(guī)程[S].DB35/T513-2003.
[6]楊虎,鐘波,劉瓊蓀.應(yīng)用數(shù)理統(tǒng)計[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6:123-128.
S792.39
A
1002-3356(2010)01-0020-02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