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檔案局
館庫建設是檔案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徐州市檔案局(館)緊扣“推進檔案事業(yè)科學發(fā)展”這一主題,按照省局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徐州地區(qū)實際和區(qū)位特點,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設計,加快推進市檔案館建設。新館建設從破土到竣工歷時兩年,于2009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今年5月,館藏檔案資料搬遷工作完成,正式對社會各界開放,為推動檔案事業(yè)科學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檔案館的規(guī)模和標準,是謀劃新館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國家綜合檔案館是檔案事業(yè)的主體,是地區(qū)經濟文化發(fā)展的標志之一,實現檔案事業(yè)與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檔案館工作必須先行。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檔案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又是衡量一個地區(qū)檔案工作水平的重要標準。徐州是江蘇省重點規(guī)劃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要求新館建設必須與城市地位相符合;徐州是淮海經濟區(qū)中心城市,城市輻射力達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周邊地區(qū),要求新館建設不僅能體現徐州市檔案工作水平,也是彰顯江蘇檔案工作水平的標志之一。為此,經過廣泛調研討論,我們把新館定位于“全國一流、全省領先、淮海經濟區(qū)第一”的目標,自加壓力,自樹標桿,勇當區(qū)域排頭兵。徐州市檔案新館毗鄰市行政辦公中心和市民廣場,既方便機關部門利用,又利于市民百姓查詢,具備較為理想的區(qū)位優(yōu)勢。新館建筑面積2.2萬余平方米,建筑風格沉穩(wěn)大氣,內部結構合理,設施完備,且配備了現代化的檔案管理設施,體現了新型公共檔案館社會性、開放性、文化性、標志性,為徐州檔案事業(yè)提供了充裕的發(fā)展空間和新的發(fā)展平臺。
新館建設,領導重視和部門支持是關鍵。我們從建館工作開始,狠抓不放,成立班子,專人負責,全程跟蹤,全面介入,開展了大量的協(xié)調和爭取工作,保證了建館工作的順利進展和圓滿完成。一是積極爭取領導支持。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落實了建設方式和資金來源;經三易其址,選定了較為理想的位置;新館建設列入了2007年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市委成立了“市檔案館檔案史料陳列布覽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組長。二是積極爭取建設部門的支持。按實際要求,經反復協(xié)商,先后變更優(yōu)化了50多個項目,不斷完善內部結構,完善功能配置,完善強弱電配備;通過爭取,將精密空調、消防設施、監(jiān)控設備、機房機柜等硬件配備納入建設工程一攬子計劃,避免了資金投入上的扯皮。三是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市財政根據新館建設工作需要,在年度部門預算之外,2008年增撥檔案史料布展經費900萬元,2009年增撥新館密集架購置經費190萬元、購置辦公家具經費100多萬元,2010年增撥服務器和存貯器購置經費47萬元;新館實行社會化服務,統(tǒng)一納入市機關綜合管理范圍,較好地解決了物管、維修、安保等后勤保障問題,解除了檔案部門存在的管理上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后顧之憂。
針對新館建設采用“交鑰匙”工程的代建模式,我們制定了“全面調研、全力配合、全方參與、全程跟蹤”的工作原則,確保新館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方便使用。一是提前準備,調研學習。多次組織人員前往省內外十余家新建和在建的檔案館學習、考察,匯集眾家之長,逐步形成優(yōu)化新館功能結構的理念。二是事前介入,優(yōu)化設計。在初步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多次召開會議,組織局中層干部及相關處室人員反復討論,根據公共檔案館的建設要求,多次向市政府領導和設計、承建單位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在閱檔大廳位置、展覽面積增加、業(yè)務用房布局及消防設備、弱電系統(tǒng)配置等多個方面得到了完善。三是事中跟進,現場調度。在土建工程施工開始之際,即選派專人進駐現場,了解工程進展,監(jiān)督工程變更,留存建設資料,并協(xié)調土建與布展基礎裝修同步開展。四是事后跟蹤,拾遺補缺。新館投入試運行后,進行全面排查,對各種設施設備在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fā)現,及時解決;對未配備到位的設施設備,繼續(xù)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xié)調溝通,盡快解決。尤其是對庫房安全設施進行了細致的檢測,敦促有關部門對消防系統(tǒng)進行整改驗收,確保庫房盡快投入使用。
在新館建設土建施工之時,我們即著手考慮新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在市檔案新館依托檔案、史料舉辦全面展示徐州歷史文化展覽的決策部署,在市布展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我們全力以赴,精心組織,按照序時計劃,開展了六項工作。一是抽調精干力量,成立了陳列布展工作小組,明確一名副局長具體負責。二是聘請教授、專家分別組成了文史專家顧問組和陳列布展專家顧問組。另外還聘請一名專職藝術總監(jiān),全程參與布展設計工作。三是對國內近20個檔案館和大型展覽場館、10家布展公司進行了專題考察。四是集中人力撰寫、修改了布展文本。市委宣傳部長親自主持,召開10多次省內外專家座談會,對布展方案進行了討論、論證,先后修改27稿,在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和布展公司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徐州歷史文化館策展書》和《徐州歷史文化館布展大綱》,兩個材料專門報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閱示,得到了認可。五是認真組織設計和施工公開招標工作。六是積極開展展品收集工作,布展大綱中涉及的展品、史料725組,通過排查、考證、復制基本落實400多組。在積極籌建“徐州歷史文化展”的同時,在展區(qū)中劃出600平方米的面積,籌辦“徐州珍檔薈萃”檔案史料展覽,目前布展方案已基本確定,即將進入布展施工階段,計劃9月20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