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在哈軍工求學的日子

        2010-06-09 01:22:12郭德遜
        黨史博覽 2010年9期
        關鍵詞:哈軍工陳賡院長

        ○郭德遜

        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有這么一顆燦爛的明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 (因校址在哈爾濱而被人們稱為哈軍工)。她從1953年創(chuàng)建到1966年改制共辦學13年,畢業(yè)的學員雖說只有1.1萬名,但卻出現了許多棟梁之才。

        1960年我從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高中畢業(yè),報考志愿是北京大學文學系。高考之前,學校突然通知,要保送我到北京一個大學的留蘇預備班學習。8月初,學校黨委書記又突然告知我,全國所有留蘇預備班全部停止招生,現在改為保送到哈爾濱一所軍隊學校讀書。部隊的招生干部已經查看了我高中三年的全部學習成績,審查了我的政治思想表現和身體狀況,還查了我家三代的歷史。那時盡管我對這所軍校一無所知,但是當時我們所受的教育是“一切聽從黨安排”,“黨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就這樣,我被保送到了哈軍工。

        一晃50年過去了,回憶起在哈軍工學習的經歷總使我心潮澎湃。在那里,我的世界觀得到了真正的鍛造,哈軍工影響了我的一生。

        初到哈軍工,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對于我們這些剛從地方中學畢業(yè)的學員來說,初到哈軍工,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切都感到新奇與驚訝。

        一進學校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幾百畝大的廣場和四周聳立著的幾棟覆有宮殿式大屋頂的教學大樓。每棟大樓高高的屋脊兩端各蹲著一只老虎模型,四角挑檐上是一排武器設備的小模型。每棟大樓的武器模型都不一樣,有飛機、大炮、艦艇、坦克等。早晨6點鐘起床號聲一落,轉瞬之間偌大的操場立刻變成口令震天、歌聲嘹亮的海洋,全院人員列隊跑步進入大操場,從而開始了緊張的一天。上課的軍號聲一旦響起,整個校區(qū)就立即變得鴉雀無聲,空若無人。出操、上課、就餐、就寢,似乎這里的空氣起伏也都以軍號為令。

        剛來軍校,我們對軍銜知之甚少,只能憑著領章上黃杠杠和五角星的多少來判定著裝者“官”的大小。有一天,一位領章是兩條杠杠、四顆星星的“大官”來到我們宿舍與我們談心。突然,一位領章上只有一顆五角星的人出現在宿舍門口,四星軍官立即起立,向這位一顆星的來者敬禮。原來是一位學院的將軍來了解我們這些新學員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他看到我們每個人床上的被子疊得五花八門,笑了,說:“不要緊,沒有經過訓練嘛,可以原諒,再過幾天還是這樣可就不行了?!彼终f:“同學們,你們來到這個學校就已經是陳賡院長的學生了,你們可要嚴格要求自己啊!”

        進入哈軍工后,新學員首先要接受為期兩個月的軍事訓練。區(qū)隊長以上干部均由現役軍官擔任,正、副班長則由學員自己推選。我被推選為副班長。訓練的課目,從單兵的立正、稍息等基本訓練,到營、團的指揮,還有一些輕武器的實彈射擊。對于我們這些剛從地方中學來的學員來說,軍營的生活的確十分緊張,開始時很難適應。

        那時的生活都是掐著點過的。早晨6點10分到6點40分是出操時間。6點40分到7點是整理內務時間。這20分鐘時間除了洗漱之外,還要把宿舍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切擺設必須整齊劃一:被子要疊得像刀切的豆腐塊兒一樣有棱有角,全宿舍床底下的臉盆、鞋子必須整齊擺在一條線上,就連放在茶缸里的牙刷也必須向一個方向傾斜。無論是出操、上課還是進食堂,都必須集合、列隊行走。即使是上街,我們也必須“兩人成伍,三人成行,四人成方”。因此,三四個哈軍工學員一起上街時,就會成為街上的一景。

        一日三餐之前,我們都要整齊地坐好,班長喊“開始”后才能端碗舉筷。就餐時,誰也不許講話。每晚都要點名,清點人數,進行一天的講評。記得有一天傍晚講評,有一位同學臉上被蚊子叮著了,他用手去打蚊子,立刻被教官叫出隊列,問他為什么隨便動作。那位學員說是有蚊子叮臉上了,教官嚴厲地說,就是被蛇咬著了也不許動!教官的話說得我們目瞪口呆。教官又耐心地說,這是軍隊的紀律,一個沒有嚴格紀律的軍隊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學院還規(guī)定:任何物品的擺放都必須整齊;全院人員不準留長發(fā)、蓄胡須;領扣、衣扣和褲扣要釘得整齊;在任何場合都要做到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不準抄手、背手或相互攀肩搭背;出入校門一律憑出入證。據我所知,有一個學員因出入證丟失而半年沒能出校門。

        我所在區(qū)隊的區(qū)隊長是一位多次立功的英雄,態(tài)度非常嚴肅。對于違反學院規(guī)定者,第一次予以提醒,第二次就要在當晚進行批評。他說:“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軍人的天職,同時也是我們哈軍工的傳家寶?!彼o大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哈軍工籌建時,斯大林簽署命令,委派以蘇軍瓦·依·奧列霍夫中將為首席顧問的顧問團(100多人)前來我院。奧列霍夫中將是一位十分嚴厲的軍人。一天上午,他帶領各系的蘇聯顧問,在一位副教育長和幾位干部的陪同下,來學員大隊檢查內務衛(wèi)生。

        奧列霍夫中將先到一個學員宿舍,在室內掃視一周,立即挑出了毛?。骸斑@幾個被子疊得沒有棱角。那兩張床單鋪得不平。洗臉毛巾掛得不齊……”然后,他當著大家的面,單腿跪在地上,俯下身子,仔細查看放在床下的臉盆和茶缸、牙刷。臉盆里面雖然沒有臟衣服、臭襪子,但他還是發(fā)現了問題:“臉盆放得不整齊,沒有擺成一條線。唔,牙刷的手柄沒有朝上,傾斜的方向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改正?!闭f完,他就動手作示范,把臉盆、茶缸、牙刷擺放得整整齊齊。大概是跪得太久,他扶了一下床沿兒才站了起來。

        接著,奧列霍夫中將用洪亮的聲音說:“我們是一個高級軍事技術學校。入校的學員首先應當是個兵,要先學好必要的軍事課目,然后再去學專業(yè)知識。在為期五年的專業(yè)知識教學過程中,你們一時一刻也不能忘記自己是個兵。要把一個青年學生、一個老百姓變成一個兵,培養(yǎng)成一個合乎標準的軍人,不嚴格要求,不養(yǎng)成集體主義思想和一絲不茍、步調一致的優(yōu)良作風,是不行的。你們今后要當一名軍事工程師。如果讓你設計一個精密零部件,你制圖時差了零點幾毫米,就會使之裝配不到整機上,即使勉強裝上也會出故障,甚至發(fā)生危險。你們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你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作風?!?/p>

        “我們面前的任何敵人和困難,只會更加激發(fā)我們沖向前去戰(zhàn)勝它的激情”

        接受了基本的軍事訓練后,我們接到一個“戰(zhàn)斗任務”——消滅阿城(距哈爾濱20多公里)的一處“敵人據點”。行軍時,每人除了要背鋼盔、背包(里面有被子、褥子、鞋子、換洗的衣服)、水壺、牙具、餐具之外,至少還要背工兵鍬1把、五四式手槍1支、沖鋒槍(或半自動步槍、輕機槍)1支(挺)、子彈(教練彈)數百發(fā)、手榴彈(或蘇制手雷)5枚,總重量有30多公斤。背著這些物品,開始時感覺不算太重,但時間一長就重如千斤了。

        第一天,我們急行軍十幾公里。途中,我們班的一名學員氣喘吁吁,一瘸一拐,怎么也跟不上隊伍。他對我說:“副班長,我的腳上打泡了?!?/p>

        “敵人已經追到你的屁股后邊了,快跟上!”我走到他跟前,命令道。

        “不對!”站在我旁邊的區(qū)隊長立即糾正我的話,“敵人就在前邊,遲到就會貽誤戰(zhàn)機!多一名戰(zhàn)士,就多一份勝利?!比缓螅舆^那名學員的槍,背到了自己身上,說:“快走! ”

        區(qū)隊長一邊快步行走,一邊對我說:“你剛才說‘敵人已經追到你的屁股后邊了’,難道我們是逃兵嗎?我們哈軍工的每一名軍人,在任何敵人和困難面前都不會當逃兵,也不允許當逃兵,懂嗎?我們面前的任何敵人和困難,只會更加激發(fā)我們沖向前去戰(zhàn)勝它的激情,只能沖鋒在前!”

        完成野營拉練的一系列課目之后,我們從阿城返回學院途中還進行了一次投擲蘇制手雷的實彈練習。大家挖好掩體后,區(qū)隊長給我們講了投擲要領。由于拔掉保險插銷的手雷離開手幾秒鐘后就會爆炸,所以實彈投擲時,區(qū)隊長一直站在投彈者身邊,生怕有一點兒失誤。

        輪到一名女學員投彈了,但她還沒走進掩體腿就開始打哆嗦。區(qū)隊長一邊鼓勵她,一邊反復向她講授操作要領。過了好大一會兒,女學員才將手雷舉了起來,但握手雷的手卻哆嗦得厲害??膳碌氖虑榻K于發(fā)生了,女學員不僅沒有將手雷投擲到掩體的前邊,反而使之落在了掩體后邊2米多遠的地方。區(qū)隊長一個箭步沖過去,將女學員壓在了身體下。一聲巨響過后,大家一齊擁到了掩體里,女學員安然無恙,區(qū)隊長的背上卻已經滲出了鮮血。

        除了陳賡院長外,哈軍工還有四位兵團級干部和許多老紅軍、老八路、老英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并不高,但都經過戰(zhàn)火洗禮,軍容嚴整,作風樸素,既是我們的領導,又是我們最忠實的“服務員”。例如,導彈工程系負責行政工作的王俊所領導的幾個食堂,一直是全院學員食堂中的模范單位。一次,周恩來總理來學院,還特地委托鄧穎超視察了幾個學員食堂。參觀后,鄧穎超很高興,表揚了王俊,還囑咐陪同的院領導:要把伙食搞好,注意衛(wèi)生,保證學員能夠吃飽吃好。這些老干部,有時坐在我們教室后排座位上和我們一起聽課,有時來學員食堂與我們一起就餐,或者到學員宿舍與我們促膝談心。

        陳賡院長把這些英模和老干部稱為建設好哈軍工的一根“臺柱子”。他說:“我們知道,興辦一所軍校,不管是指揮性質的還是技術性質的,由于其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學員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軍人,其次才是指揮官或工程師。在完成這個任務中,老干部,也就是軍事指揮干部和管理干部,發(fā)揮著重要的‘臺柱子’作用。沒有這根‘臺柱子’,哈軍工的辦學宗旨就無法貫徹;沒有這根‘臺柱子’,學員就無法成為合格的軍人;沒有這根‘臺柱子’,學員也就無法成為懂得戰(zhàn)術的軍官……”

        陳賡院長將“八角帽”和“四角帽”、“二萬五”和“十年寒窗苦”相提并論

        我們一入校,就領到了作業(yè)本、筆、繪圖儀甚至演草紙,唯獨沒有課本。發(fā)給我們的教材,幾乎都是臨時印制的。就連高等數學、外語、機械制圖這些基礎課的教材,也大多是一個或幾個章節(jié),連個封面也沒有。據說,這些教材都是由學院教授會編寫、學院印刷廠印刷。哈軍工之所以自己編印教材,不僅是因為許多專業(yè)在地方大學甚至國外大學都沒有設置,更重要的是為了以更高的目標、更嚴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我深深感到,許多教授講的課,不僅是在傳授高深的理論知識,那工整的板書,流暢的字體,通俗幽默的言語,更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促進了哈軍工的繁榮。為了把學員培養(yǎng)成設計、制造工程師,學院加強了學科建設、專業(yè)建設和課程建設。課程建設突出反映在基礎課上。1961年前后,學院出版的一些教材,其深度與廣度的把握,科學性與教育性的結合,都可以與那些名牌大學編的教材相媲美。在學科建設和專業(yè)建設方面,學院的新專業(yè)如雨后春筍。其中,原子彈專業(yè)、導彈專業(yè)、無線電專業(yè),都是在國內首先開設的。后來,學院又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建了國內少有的計算機專業(yè)。這些新專業(yè)的建立與高質量人才不斷走向軍隊和社會,使得哈軍工聲名鵲起。

        為了達到對學員的培養(yǎng)目標,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哈軍工的教員開創(chuàng)性地進行了許多項國防科研工作,如馬明德教授設計并建成的風洞工程、東風113工程,顧懋祥教授領導的氣墊船工程,慈云桂教授領導的441-B艦載計算機項目等。這些科研成果在國內外都具有領先水平,推動了哈軍工的整體建設。1962年前后,哈軍工進入了鼎盛時期,在軍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哈軍工校園占地面積很大,教員往往要走很長路才能到達教室,但他們上課從未遲到過。有一次,一位專業(yè)基礎課教員生病了,臉色蒼白,咳嗽不止,還不時用手帕捂著嘴,但他還是堅持講完了這堂課,令學員們感動不已。當時,像他這樣抱病堅持工作的教員很多。

        據我所知,哈軍工教員的工作熱情如此之高,是與陳賡院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指導思想分不開的。當時,學院教授會的許多教授,都是周恩來總理直接從全國各名牌大學調來的,有些則是陳賡院長請周總理“特批”的。有一次,陳賡院長去找周總理,恰逢周總理正在開會。于是,陳賡院長就在門外等候,乘周總理入廁之際追到廁所里請總理審批。周總理批示同意后,說道:“這可是你陳賡的一大發(fā)明,可以寫到你的自傳里去。”

        建院之初,陳賡院長自己住在簡陋的小平房里,把條件好的樓房讓給老教師們住。他禮賢下士,接見每一批前來哈軍工工作的教授,為他們的學習、工作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他關心老教師們的政治生命,處處設法保護他們。當反“右派”運動來臨時,他指示學院組織老教師去外地參觀,有意讓他們免受沖擊,從而保護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科技人才。針對一些老干部一提起老教師就想到資產階級,陳賡院長說:“你戴過 ‘八角帽’(即紅軍帽),他戴過‘四角帽’(即博士帽)。我們既要承認二萬五(即長征),也要承認十年寒窗苦。你是老資格,他在科學技術上奮斗了幾十年,也是老資格……老資格光榮,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就更光榮?!痹诋敃r的歷史條件下,陳賡院長敢于把“八角帽”和“四角帽”、“二萬五”和“十年寒窗苦”相提并論,不能不令許多人感到吃驚。

        老教師們得到陳賡院長如此厚愛,怎能不拼命工作呢?他們認為哈軍工不同于一般的大學,所以都能以高度的責任感為學員白天上大課,晚上上小課,或進行輔導、補課。

        陳賡院長把老教師比做建設學院的另一根 “臺柱子”,在三年內組建起一支擁有2000多名高水平教師的師資隊伍,并把他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干部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一位老干部至今回憶起此事仍連聲贊嘆:“當時我們對陳院長都不理解。今天看來,他真是高瞻遠矚,遠見卓識呀!”

        哈軍工之所以能形成一個為黨、為軍隊獻身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育人環(huán)境,就是因為有了老教師和老干部這兩根“臺柱子”,而這兩根“臺柱子”的基石就是陳賡院長。

        陳賡院長曾多次對哈軍工的干部們說:“我們辦軍工靠‘兩根柱子’:老干部和老教師。軍工就好比一個飯?zhí)?,學員是來吃飯的,教師是上灶的大師傅,我們這些人都是端盤子的?!睂τ谏鲜觥皟筛印?,陳賡院長都提出了要求:所有的老教師要教好書,就像食堂的廚師一樣為學員做出香甜可口的飯菜來;所有的黨政干部要為學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而做好思想和物質方面的保障工作?!岸限k院”的真正含義,就是要以學員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為國家培養(yǎng)出大批技術過硬、品德優(yōu)秀、身體健康的人才。

        蘇聯顧問感嘆:“在譚國玉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戰(zhàn)無不勝的?!?/h2>

        我喜歡看書,無論到哪里,只要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到了哈軍工,圖書館自然是我常去的地方。

        當時,哈軍工的圖書館設在一座三進式庭院里。庭院坐北朝南,大門上方鐫刻著“文廟”兩個大字,兩側楹聯的字跡已模糊不清。院內的大成殿紅墻黃瓦,雕梁畫棟,飛檐高聳。這座文廟始建于1926年,是東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堪稱東北一景。高年級的學員給我們講述了有關文廟的故事:

        1952年底,哈軍工尚在籌建時,陳賡院長帶著幾個同志視察大院的地形。當大家來到文廟正門時,陳賡院長和大家開玩笑說:“請同志們注意軍容風紀喲!這可是我們大成至圣先師孔夫子的地盤兒,我們可不能失敬?。 弊哌M大院,他審視一番后又說:“我們選擇文廟街作為院區(qū),真的選對了。這座文廟多好哇!我看可以利用這個大院子作為我們的圖書館。這個大成殿嘛,高大亮堂,就當閱覽室吧。孔夫子不會反對吧?”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見。

        走到一座高大的石碑前,陳賡院長又停了下來,用手摸了摸馱碑的赑屃說:“咱們辦的是亦文亦武的軍事技術大學。在文廟里靜心讀書,能讓我們的教員和學員常常想到孔夫子教導門生的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很喜歡這座文廟,我們軍工占了一塊風水寶地呀!”

        我所就讀的第五系三科,有一位名叫譚國玉的老大哥學員,他的事跡讓我終身難忘。

        譚國玉是哈爾濱人,1947年參軍,多次立功,在遼沈戰(zhàn)役中擔任“老虎連”的指導員。1950年部隊開展“掃文盲,學文化”運動時,他達到了初中文化程度。1953年,他被保送到哈軍工學習。開學時,他在班里的會議上表決心:“我人在陣地在,一定要像消滅敵人一樣戰(zhàn)勝學習中的困難?!比欢谌雽W文化程度摸底考試中,他的5門功課一共只得了7分(當時實行的是5分制)。蘇聯顧問說:“譚這個學生是怎么混進來的?這里是高等學府,趕快讓他回原部隊,從小學文化學起。”老師和同學們也都為他著急。譚國玉只得向區(qū)隊長遞交了退學報告。

        從新生大隊領導的匯報中了解到譚國玉的情況后,陳賡院長便找譚國玉談話,對他進行了耐心的教育,鼓勵他發(fā)揚“老虎連”敢打敢拼的革命精神,堅決完成黨中央、毛主席交給的攀登軍事科學技術高峰的任務。陳賡院長的諄諄教誨令譚國玉深受感動。他說:“院長,你放心,我不要求退學了。既然你把學習當成陣地交給我,我死也要死在陣地上。”第二天,譚國玉就撤回了退學報告。

        此后,譚國玉以“人在陣地在”的精神,拼命學習,每天的睡眠不足兩個小時。由于苦讀,他體質下降、明顯消瘦,多次暈倒在鍋爐房里。經過5個月的努力,他補習完了高中的數、理、化課程。此時,陳賡院長決定,把譚國玉當做典型,千方百計把他培養(yǎng)成才,讓這位文化基礎較差的解放軍基層干部登上軍事科學的圣殿。

        盡管如此,在1953年7月20日進行的一期學員文化補習教育結業(yè)考試中,譚國玉除數學外,物理、化學都不及格。按學院的規(guī)定,一門不及格還可以勉強作為試讀生入系試讀一年,兩門不及格就要退學了。正當譚國玉收拾東西準備離校返回原部隊時,突然接到讓他去陳賡院長家吃午飯的通知。吃飯時,陳賡院長針對譚國玉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地對他進行開導、激勵,并告訴他:“院黨委已經研究過了,決定破格把你分到五系試讀一年。”譚國玉喜出望外,當即向陳賡院長保證:“謝謝院首長!我一定能學好,絕不會再掉隊!”

        后來,陳賡院長又兩次找譚國玉談話,主要是提醒他注意改進學習方法,不能總是通宵達旦地苦讀,要多向成績好的尖子學員學習。同時,系主任唐凱將軍也經常找譚國玉談話,鼓勵他戒驕戒躁,再接再厲……

        在實踐中,譚國玉逐漸摸到了學習的門路,學習起來也更加爭分奪秒、認真刻苦。第一學年上學期只有個別功課不及格,下學期全部及格,從而摘掉了試讀生帽子,轉為正式生。第二學年,他的考試成績在上學期出現了4分,下學期出現了5分。

        從第三學年開始,每逢期末考試,系、科首長和教員都要坐在一起看譚國玉回答問題。譚國玉得了一個5分,他們就再抽一張試題卡片讓他回答,結果還是5分。下學期,譚國玉的考試成績全都是5分,并從此在自己的成績單上消滅了4分。然而,蘇聯顧問團對譚國玉的成績仍抱有懷疑。首席顧問奧列霍夫中將指示五系主任顧問克拉辛柯夫教授,到考場觀察和監(jiān)督譚國玉的考試。在事實面前,克拉辛柯夫服氣了,蹺起大拇指對譚國玉說:“很好!”他還說:“在譚國玉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戰(zhàn)無不勝的?!?/p>

        事后,譚國玉獲得了在軍旗前照相的榮譽,他的故事還被學員自編自演成獨幕話劇《譚國玉》。作為哈軍工的一位刻苦學習的標兵,譚國玉后來成為我軍的高級將領,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13年里,平均每個月都會有一位上將軍銜以上的部隊首長或地方的省部級以上領導來哈軍工視察

        1960年我進入哈軍工學習時,正值國民經濟困難時期。這年冬天的一個星期天,我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看望一位高中同學。那位同學告訴我,由于糧食和蔬菜不足,許多人營養(yǎng)不良,得了浮腫病,他們學校已經停課好幾天了。

        1961年春節(jié),我把從每月7元的津貼中節(jié)約下來的20元錢寄到了家里。父親給我回信說:“家里用你寄來的20元錢買了3斤胡蘿卜,很解決問題?!碑敃r,我對家中生活困難的情況一點兒都不了解,至于這3斤胡蘿卜究竟怎么“很解決問題”就更不知道了。

        由于當時食品匱乏,許多學校都取消了體育課。為此,我們曾詢問體育老師:“我們的體育課是否也要取消?”這位老師是一名國家級運動員,20世紀30年代曾參加過在德國舉行的世界體育比賽。體育課上,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當年西方國家把我們看做“東亞病夫”的屈辱歷史。針對地方院校取消體育課的情況,他說:“這是國家經濟暫時困難時期為保護學生體力而采取的臨時措施。而我們呢,情況則不同。黨中央、毛主席、中央軍委十分關心大家,給我們從新疆、青海調撥來了兩個車皮的干牛羊肉,從甘肅調撥來了一個車皮野馬肉,從白城子軍馬場調撥來了數千斤豬肉。武漢市和河南省許昌市將群眾過年的羊肉支援了我們近百噸;黑龍江調撥給我們咸魚干幾萬斤,還每月供給我們白糖一萬斤……此外,學院還給大家購買了大量的雞蛋、蔬菜。大家吃的大蘋果,原來是為抵償所欠‘老大哥’債務的,可人家用套圈一套,說直徑不夠,就全給退回來了。人民群眾舍不得吃,就送給了我們。大家每天早餐有牛奶、水果,晚餐和午餐都是三菜一湯。我可以告訴大家,經過科學計算,咱們學員每天吃的食物可產生3000千卡以上的熱量,完全可以滿足大家學習和鍛煉的需要。我希望大家練好身體,學好技術,以備將來報效祖國!”老師的這番話,令我們在場的每一個學員都激動不已。

        1960年11月15日,賀龍元帥在學員食堂與學員們一同吃面條時說:“你們學員的生活不錯嘛!這是黨對你們的關懷,是毛主席對你們的關懷。你們要學好本領,練好身體,將來為國防建設服務,為祖國作貢獻?!?/p>

        從1953年至1966年,每年都有不少黨和國家、軍隊的領導同志前來哈軍工視察。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楊尚昆、彭真、彭德懷、林彪、劉伯承、陳毅、葉劍英、羅榮桓、賀龍以及科技界泰斗都曾來哈軍工視察過,而且?guī)缀醵家綄W員的宿舍、食堂看看。我曾作過統(tǒng)計,在這13年里,平均每個月都會有一位上將軍銜以上的部隊首長或地方的省部級以上領導來哈軍工視察。

        然而,哈軍工的學員并非只是沉浸在幸福之中。由于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民族振興的使命,所以個個都像在體育賽場上競技的運動員那樣頑強拼搏,奮力奪取優(yōu)異的成績。

        報國、拼搏、求實、創(chuàng)新的哈軍工精神

        哈軍工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對學員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所設置的課程中,既有技術課,又有政治、軍事、體育課,并注意妥善處理各種課程的主次、輕重和前后銜接的關系。在哈軍工的五年制教育計劃中,各種課程的課時占總課時的百分比分別是:技術課 (含外語)為80.4%,政治課為10.6%,軍事課為6%,體育課為3%。這樣的課時安排,既體現了學院以技術教育為主的原則,也體現了政治課的重要地位,同時還能滿足學員掌握軍事、體育基本理論的需要。

        二、在政治上,把培養(yǎng)學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求學員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獻身國防事業(yè)。在業(yè)務上,根據教學計劃(技術課的總學時比清華大學還要多,數學課的總學時比北京大學數學系還要多100多個),要求學員熟練地掌握所需的軍事科學技術,具有獨立的工作能力。在作風上,要求學員發(fā)揚延安抗大“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確立具有哈軍工特點的校風、校紀并視之為校魂,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學風,將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發(fā)揚光大,形成獨具特色的哈軍工精神。

        三、強調加強“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和“六嚴”(即嚴肅的教學態(tài)度、嚴密的教學組織、嚴格的教學管理、嚴謹的教學作風、嚴整的教學秩序、嚴明的教學紀律)作風的培養(yǎng)。高年級學員的考試如同“三堂會審”,考官中既有主考、陪考、科(系)領導,還有蘇聯專家。所有考題都寫在卡片上,學員通過現場抽簽的方式回答問題。另外,教員還不時提出各種問題讓學員回答。

        四、執(zhí)行嚴格的淘汰制。不及格的學員,該留級的留級,該退學的退學。低年級學員,考試成績一門不及格者留級,兩門不及格者退學。由于學員的考試相當嚴格,所以學員留級、退學是經常的事,有時淘汰率將近50%。僅在1963年夏季,就有333名學員(其中包括十幾名高級干部的子女)因此退學。然而,當時哈軍工的各級領導不是擔心學員不用功,而是擔心學員的身體會累垮;基層干部不是督促學員加緊學習,而是督促學員好好休息。每逢期末考試,學員食堂都要變著花樣做各種好吃的飯菜,但學員們面對滿桌子的美味佳肴卻無人動筷。隊長、指導員急得團團轉,和顏悅色地勸學員多吃點。

        五、高級干部的子女到哈軍工學習,必須經過“三關”:苛刻的考試關(入學考試錄取標準一律平等)、嚴格的平民思想教育關 (對干部子弟和工農子弟一視同仁,防止干部子弟搞特殊化)、近乎殘酷的淘汰關。

        在陳賡院長所創(chuàng)建的哈軍工,終生不渝的報國精神,志存高遠的拼搏精神,科學嚴謹的求實精神,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奠定了這萬余名學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猜你喜歡
        哈軍工陳賡院長
        哈軍工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承路徑研究
        ——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例
        哈軍工紀念館:不能忘卻的紀念
        新青年(2021年2期)2021-04-12 03:19:59
        肩負育人使命 傳承軍工精神
        不忘“哈軍工”的紅色使命
        奮斗(2019年4期)2019-06-11 06:46:55
        傳奇名將陳賡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院長的春節(jié)
        福利中國(2017年1期)2017-02-06 01:23:20
        青年陳賡革命生涯中的幾段往事
        文史春秋(2016年3期)2016-12-01 05:42:12
        院長究竟該拿多少錢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av|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青青草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凹凸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熟女俱乐部|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av|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50p| 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片| 亚洲AV永久天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综合| 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老熟女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熟女少妇不卡|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亚洲天堂av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资源| 亚洲色欲色欲www成人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亚洲|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不卡|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 aaaaaa级特色特黄的毛片| 果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