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蘭 李雪蘭 季紅蘭
江蘇省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225321)
頭孢克洛片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膚組織感染以及中耳炎[1]等,該藥物對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都具有抗菌作用。本文采用了多種方法消除該藥物的抗菌活性,按要求將5株試驗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枯草芽孢桿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加入頭孢克洛片中。細菌采用離心沉淀加薄膜過濾法,霉菌、酵母菌采用常規(guī)法,控制菌宜采用離心沉淀、培養(yǎng)基稀釋加薄膜過濾法,對各試驗菌的回收率進行逐一驗證,從而建立了頭孢克洛片的微生物限度的檢查方法。
HTY-2000A型智能集菌儀(泵速設為160r/min)、HTY-K型培養(yǎng)器專用振蕩儀、HTY型反復使用全封閉集菌培養(yǎng)器 (杭州高得泰林生物技術設備有限公司)、LRH-250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索普儀器有限公司)、KA-1000型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試驗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均來源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傳種代數(shù)為第3代)。
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改良馬丁瓊脂培養(yǎng)基、改良馬丁液體培養(yǎng)基、4-甲基傘形酮葡萄糖苷酸培養(yǎng)基(均來源于北京三藥科技開發(fā)公司)、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輸液制劑車間配制);頭孢克洛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批號08052501、08053001、08053002規(guī)格:0.25g)。
將上述菌種按2005年版《中國藥典》二部 附錄Ⅺ J菌液制備方法制成所需濃度的菌懸液和孢子懸液。
取供試品5g,加入約45℃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保溫振搖使混勻,作為1∶20的供試液。
取1∶20的供試液10mL至離心管中,以500轉(zhuǎn)/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至另一離心管中,加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補至10mL,混勻,作為離心后1∶20的供試液。
2.3.1 細菌檢查方法的驗證
試驗組:取離心后1∶20的供試液,注入反復使用全封閉集菌培養(yǎng)器(含有100mL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中,振搖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300mL(50mL/次),在最后一次沖洗液中分別加入50~100cfu的菌懸液,取出濾膜,菌面朝上置相應的培養(yǎng)基貼膜培養(yǎng),置規(guī)定的溫度培養(yǎng)至規(guī)定的時間,逐日觀察結(jié)果,測定供試品本底菌數(shù)。
表1 微生物驗證方法試驗結(jié)果(回收率%)
表2 大腸埃希菌控制菌驗證方法試驗結(jié)果
菌液組:測定每一菌株所加的試驗菌數(shù)。
供試品對照組:照試驗組制備項下操作,不加菌懸液,作為供試品本底菌數(shù)。
稀釋劑對照組:取45℃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混勻,取10mL至離心管中,以500轉(zhuǎn)/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至另一離心管中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補至10mL,混勻,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300mL(50mL/次),在最后一次沖洗液中分別加入50~100cfu的菌懸液,取出濾膜,菌面朝上置相應的培養(yǎng)基貼膜培養(yǎng),置規(guī)定的溫度培養(yǎng)至規(guī)定的時間,逐日觀察結(jié)果。
2.3.2 霉菌和酵母菌檢查方法的驗證
試驗組:取1∶20的供試液各1mL,注入平皿中,在每個平皿中分別加入1mL菌懸液,立即傾注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15~20mL,混勻,凝固,于23~28℃倒置培養(yǎng),以72h點計菌落數(shù)。
菌液組:測定每一菌株所加的試驗菌數(shù)。
供試品對照組:照試驗組制備項下操作,不加菌懸液,作為供試品對照組。
將上述細菌培養(yǎng)皿置于30~35℃倒置培養(yǎng)48h;霉菌及酵母菌培養(yǎng)皿置于23~28℃倒置培養(yǎng)72h,分別點計菌落數(shù)并記錄。
供試液的制備:同“2.2”離心后1∶20的供試液。
試驗組:取離心后1∶20的供試液20mL,至250mL 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中,振搖過濾,然后用300mL 45℃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振蕩沖洗,每次50mL,在最后一次過濾液中加入10~100cfu的大腸埃希菌菌懸液,過濾后取出濾膜,置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約200mL的膽鹽乳糖增菌培養(yǎng)基,于35~37℃培養(yǎng)18~24h,必要時可延長至48h。
陰性菌對照組:取上述1∶20的離心供試液20mL,至100mL 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中,振搖過濾,然后用300mL 45℃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振蕩沖洗,每次50mL,在最后一次過濾液中加入10~100cfu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懸液,過濾后取出濾膜,置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約200mL的膽鹽乳糖增菌培養(yǎng)基,于35~37℃培養(yǎng)18~24h,必要時可延長至48h。
陽性對照試驗:取大腸埃希菌菌懸液1mL,置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約200mL的膽鹽乳糖增菌培養(yǎng)基,于35~37℃培養(yǎng)18~24h,必要時可延長至48h。
陰性對照試驗:取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20mL,置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約200mL的膽鹽乳糖增菌培養(yǎng)基,于35~37℃培養(yǎng)18~24h,必要時可延長至48h。
檢查:取上述試驗液的培養(yǎng)物各0.2mL,接種至含5mL MUG培養(yǎng)基的試管內(nèi),培養(yǎng),于5、24h在366nm紫外線下觀察,同時用未接種的MUG培養(yǎng)基作本底對照。
見表1和表2。
方法驗證所用菌株選擇的原則:選擇代表性、 普遍性、低或非致病性的標準菌株(或該藥品中常見的污染菌)。菌種的要求:傳代不得超過 5代,采用適宜的方法保存,應防止變異。菌液濃度也是影響方法驗證的一個重要因素,濃度應適中,控制在50~100cfu,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試驗用的50~100cfu菌液對溫度比較敏感,過高的溫度影響菌液的活性,造成菌回收率的不準確性,進而影響方法的確定。所以在操作中應采用當日新鮮制備的菌液,并注意周圍環(huán)境溫度的控制。
本品是具有強抗菌作用的抗生素,經(jīng)多次試驗,細菌宜采用離心沉淀加薄膜過濾法;霉菌、酵母菌采用常規(guī)法;控制菌宜采用離心沉淀、培養(yǎng)基稀釋加薄膜過濾法,以消除抑菌活性。薄膜過濾所用的沖洗量以200、300、400mL進行研究驗證,最后確定 300mL沖洗量可達完全消除抑菌活性的作用,菌回收率均可達標。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S].2005年版.化學藥和生物制品卷.
[2]李惠娥,張丹,由亞寧,等.14種化學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結(jié)果及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07,22(6):325-327.
[3]李惠娥,由亞寧,衷紅梅,等.復方頭孢克洛顆粒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的探討[J].藥物分析雜志,2007,27(7):1086-1088.
[4]中國藥典[S].2005年版.二部.附錄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