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慰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詩中講的就是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huán)。
楊貴妃之所以冰肌玉骨、貌美如花,除了因為她“天生麗質(zhì)”之外,還與她善于運用各種養(yǎng)顏術(shù)不無關(guān)系。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于以她為名的美容秘方“楊太真紅玉膏”,而紅玉膏的主要成分就是杏仁。
杏仁蜂蜜水敷臉。在溫水中加放一勺杏仁油、一勺蜂蜜,拌勻,放入柔軟棉質(zhì)的小毛巾,讓它吸滿水分后,趁溫熱敷在臉上,直到濕度降低,重復浸溫水、敷臉的步驟數(shù)次,讓皮膚做到簡單的桑拿。杏仁油和蜂蜜能使皮膚軟化,變得柔滑,溫熱感有助于舒緩皮膚,以便讓皮膚更好地吸收后用的護膚品。
楊玉環(huán),“紅玉膏”能使楊貴妃容顏不老,而泡“香湯”(也就是溫泉浴)則是楊貴妃全身肌膚冰肌玉骨的美容秘方。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而且是一個活了81歲的長壽女皇,武則天非常講究保養(yǎng),其中最常用的是“益母草澤面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益母草是婦科良藥,既可內(nèi)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可以美白膚色、祛斑、除皺;內(nèi)服有調(diào)經(jīng)、治痛經(jīng)的功效。
慈禧太后擅用珍珠粉養(yǎng)生保健,她設(shè)立了專門研究珍珠藥效的機構(gòu),配備御醫(yī)研制珍珠粉,十年如一日定時定量服用,可以說慈禧太后充沛的精力和歷久不衰的年輕面容是靠長年服用珍珠粉來維持的。珍珠粉不但能美容護膚,還有定驚安眠之效。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稱皇最早的一位。
在楚漢相爭時期,呂后的日子雖然不好過,但她經(jīng)常吃銀耳(又名白木耳)。劉邦一統(tǒng)天下后,呂后卻依然喜歡食用銀耳,她每天起床都以銀耳羹作為早膳。
“銀耳”又稱“平民燕窩”。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zhì),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并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
她在農(nóng)歷三月三采桃花,陰干研細末;七月初取烏骨雞血,與桃花末調(diào)和成糊狀,用時取適量敷面及其他部位。此方是她用來美容的面藥,不僅可以滋養(yǎng)皮膚,促進其新陳代謝而令“面白脫如雪,身光白如素”,而且還能防治某些皮膚病(如白癜風等)。
永和公主,是唐肅宗的女兒,有“美容大王”之稱。她一心研究美容養(yǎng)顏,并給后世留下了兩個護膚的秘方。
第一個是洗面的,第二個是洗澡的。收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里。
洗面的。用雞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莢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研磨篩盡,去筋去皮,制成藥粉。洗臉時當潔面粉用,早晚各用一次。皂莢、豆粉、瓜萎仁可以清潔皮膚,除角質(zhì);川芎、白芷都有活血功用,也有美白效果;雞骨香也是植物,又叫木沉香,也是祛風活絡(luò)的,還可以除濕,消除臉上的水腫,同時也是洗面藥里添加的香料。
洗澡的。把米泔水 (淘米水或舀一碗米用清水浸泡幾天)煮沸,放入鹿角膠讓其融化,再加入糯米熬成粥,則成半透明固體(很像香皂),將這“香皂”曬干,待用。再取桃仁、杏仁、黑豆、白芷、白蘞、白及、白術(shù)、白茯苓、沉香、皂角及少許麝香,全部研成粉沫,洗澡時用“香皂”蘸藥粉涂抹全身,可以使皮膚幼滑白嫩,身體芳香不散。
唐玄宗李隆基之女永樂公主,雖然生在宮廷,生活條件極為優(yōu)越,但自幼瘦弱多病、面容干癟無光。經(jīng)一民間醫(yī)生指點,永樂公主以當?shù)禺a(chǎn)的一種蒺藜研碎泡茶飲服,身體逐漸好起來,后來竟出落得如花似玉,異常健美。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久服(蒺藜)長肌肉,明目輕身?!崩顣r珍則稱其可“補腎,治虛損勞乏”。
中藥上用的蒺藜叫做“硬蒺藜”;是否適合,未做過化學分析。再者這種蒺藜是干旱區(qū)的特產(chǎn)植物,長江以南地區(qū)(雨量豐沛區(qū))少見。在中國北方有“蒺藜秧路邊長,身上癢癢喝二兩”(隨手拔兩顆,洗凈,切碎,熬水喝)的民間諺語,對不明原因的皮膚過敏有奇效。
唐代名伶龐三娘,直到中年仍神采飛揚,豐姿不減,如同妙齡少女一般。她的美容秘方是以珍珠粉、云母石粉、綠豆粉、麝香、冰片與蜂蜜調(diào)配為面膏,用以搽面。珍珠粉、云母石粉和綠豆粉的比例為 1:3:5,四季均加冰片少許。珍珠為美容要藥,李時珍《本草綱目》云:用珍珠粉“涂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凡用作美容的珍珠,以新取為好。
珍珠粉的制法是取新鮮珍珠洗好,用細棉白布包好,放沙鍋中加水與豆腐同煮兩小時,取出珍珠后搗為細末,再加水研磨,干燥后就可以使用。云母石粉可用滑石粉完全代替(也可以說云母石粉就是滑石粉)。麝香可以不加,它僅起調(diào)香作用,有條件的可以加自己喜歡的精油調(diào)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