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梅
1897年9月21日,紐約的《太陽報》刊登了一封回函,這封信件成為史上被轉載次數(shù)最多的社論,它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引用在數(shù)不清的書籍、電影和其他社評中,甚至印制成海報及郵票。該篇社論的作者是Francis Pharcellus Church。
當年,一位8歲女孩兒的同學告訴她,世界上沒有圣誕老人。于是,她回家問了父親,父親回答她,何不寫信問問報社?因為報紙上刊登的是真實發(fā)生的新聞,如果報紙上說有,那就是真的有。所以這個名叫薇吉尼亞的小女孩兒寄信給《太陽報》,詢問:世界上有沒有圣誕老人?
她很快在報紙上看到了主編給她的回應,而這篇回應立刻傳遍全世界。每年的圣誕節(jié),很多人都將它視為一帖溫馨劑,于寒冷的冬天中,等待著圣誕老人的降臨。
主編在回函中是這么說的:
是你的朋友們錯了。他們被懷疑論者影響,除非親眼所見,他們無法相信任何事情。他們以為我們?nèi)祟惪梢匀娴乩斫馐篱g萬物。事實上,比起這個浩瀚的宇宙,人類是極其渺小的。
“是的,薇吉尼亞,這世界上有圣誕老人?!彼@么回答這個迷茫的小女孩兒。
他說,圣誕老人存在于我們的摯愛與慷慨、虔誠與熱情中。他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帶來了歡樂與美麗。如果這個世界缺少了圣誕老人,那將會多么沉悶與乏味——失去了童年的幻想,沒有詩歌,沒有浪漫的情懷;盈滿童年的永恒之光也將消失絕跡。
如果我們不相信圣誕老人,那么也不再相信天使與向導了吧?你可以請父親雇用所有的成人在圣誕夜里,守著世上的每一根煙囪,等著捕捉圣誕老人的身影。但即使他們沒有看到圣誕老人從煙囪爬下來,又能證明什么呢?沒有人見過圣誕老人,但也沒有任何的證明,確定他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最真實的事情是那些不論大人或孩子,都能用眼睛看到的。
你曾經(jīng)看到過天使在草地上飛舞嗎?當然沒有,但是也沒有證據(jù)顯示他們不在那兒。
你可以敲開嬰兒的玩具沙鈴,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制造響聲。但是,有一層面紗,輕罩在我們看不到的世界上,即使是世界上最強壯的人也無法揭開這層紗,只有信念、想象、詩歌、愛和浪漫的心,可以一窺這奇妙神圣的境地。
是的,薇吉尼亞,這世界上有圣誕老人。
100多年前的Francis,一個充滿詩情與愛心的作者,用這篇文字感動了許多人。
我喜歡圣誕節(jié),因為可以看到孩子的童真——他的心里蕩漾著興奮與不安,謹慎地提筆寫信給圣誕老公公,向他報告自己今年的行為與表現(xiàn),再委婉地請圣誕老公公送給自己一件小禮物。
我喜歡圣誕樹上閃閃的珠光,印著孩子們充滿期待的熱切眼神。
最讓人動心的是一股信念,憑著這股信念,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世界的邊緣中,享受童話故事,也置身于童話故事;孩子們可以在圣誕節(jié)的清晨,用一路小跑的速度沖到圣誕樹下,打開圣誕老人搭著雪橇、從遙遠的銀白世界送來的小小驚喜。
(晶晶亮摘自《聯(lián)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