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專,蔣曉雙
(韶關市坪石發(fā)電廠有限公司(B廠),廣東 韶關 512229)
鍋爐引風機是火力發(fā)電機組的重要輔機,它的出力直接影響整個機組的負荷。為此韶關市坪石發(fā)電廠有限公司(B廠)的技術人員和調試、安裝技術人員就引風機搶風升不起負荷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對煙囪入口水平煙道的改造,解決了問題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該電廠三期工程為新建2臺DG1025/17.45-II 17 型亞臨界參數(shù),純國產化循環(huán)流化床汽包爐。它采用自然循環(huán)、單爐膛、一次再熱、平衡通風、露天布置、鋼架雙排柱懸吊結構、燃煤、固態(tài)排渣。該鍋爐配有2臺AN26e6型,流量1 018 800 m3/h,轉速995 r/min的靜葉可調軸流式引風機。
該廠4號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吹管結束后, 機組整組起動緩慢升負荷到150 MW,隨著B二次風機消除缺陷和1臺汽動給水泵加入運行升負荷到200 MW后,準備起動B引風機并列運行,升負荷至滿負荷300 MW,進行168 h試運行。在程控起動B引風機,開啟入口靜葉到13 %時,風門過力矩卡死。在手動搖開風門到18 %時,機殼出現(xiàn)振動,響聲加大,于是停止B側引風機運行。經風機廠現(xiàn)場服務工程師分析,認為在冷態(tài)和熱態(tài)下?lián)u動風門全程均無卡阻,說明引風機出口堵風,只要將負荷降到100 MW后就可以起動風機并列運行。而其它技術人員認為風門卡,是由于風門執(zhí)行器力矩偏小造成,因為執(zhí)行器在供貨時力矩由6 000 N改為4 000 N。最后經過各方技術人員的協(xié)商,決定按風機廠服務工程師的意見并風機。
在負荷降到150 MW時,如繼續(xù)降負荷到100 MW,屏式過熱器易出現(xiàn)管壁超溫現(xiàn)象。于是在150 MW負荷下起動引風機,此時引風機能正常并列運行。但在隨后升負荷到240MW時,引風機均出現(xiàn)振動增大,B側引風機電流上升到正常值200 A后,A側引風機電流卻下降至133A,隨后A側風機電流上升至約200 A,B側風機電流卻下降至約133 A,風機電流出現(xiàn)交替上升和下降情況。無論怎樣調節(jié)風門開度,風機出力均不能增加,負荷只能在240 MW左右,于是機組降負荷到200MW后停下B側引風機運行。
在專題會上經多方技術人員討論后認為:風機出力不足—搶風(堵風),是由于A,B引風機出口水平混凝土煙道內兩股煙氣流垂直相撞,造成相互壓制。即A側煙氣流在受到B側煙氣流阻擋后,動能減少,勢 (壓力) 能上升,當壓力上升到能夠克服A側阻力后,出力增加,卻又壓制了B側風機出力,從而出現(xiàn)風機出力(電流)交替增加和減少,機組負荷不能帶滿的情況。
針對上述原因,必須盡快改造煙道。為解決A,B煙氣流相互干擾,則必須將兩側煙氣流分開。均勻分隔氣流,最常用的方法為加導流板,將導流板伸入煙囪自身通風力的“0”點即可。因用鋼筋混凝土型導流板來分隔煙氣的施工期太長,加鋼制導流板工期最短,因此加鋼制導流板成為最佳方案。
該廠2臺300 MW機組合用1個煙囪,經電廠技術人員查閱煙囪設計資料,煙囪的自身通風力和煙囪煙氣流動阻力均為500 Pa,即引風機后煙道的壓力“0”點約在煙囪的入口處。技術人員采用煙氣等截面積流通方法,將煙囪入口水平煙道分為A,B側,煙氣通過各自的煙氣通道,離開原垂直交匯點后再匯合。此處因受煙氣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影響,水平煙道不能伸入太長。導流板施工圖見圖1。
經火電安裝人員的緊張施工,一周后機組起動,逐漸帶滿負荷,風機都能正常運行,并經過168 h試運和調峰加減負荷考驗(負荷有時達150 MW)。隨著運行人員調節(jié)風機技能的熟練, 引風機均未出現(xiàn)搶風(堵風)現(xiàn)象,解決了因引風機搶風(堵風)而造成的機組帶不起滿負荷、風機振動、調節(jié)門卡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