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康
在新疆荒旱的沙漠、戈壁旅行,常常會看到一座座盛證在地平線上的“城堡”、一列列待發(fā)的“艦船”、一條條蜷伏的“巨龍”、一尊尊奇特的“雕塑”,真是鬼斧神工,千姿百態(tài)。在新疆,人們將其統(tǒng)稱為“魔鬼城”,即依靠“魔鬼的神力”創(chuàng)造的景觀。
“魔鬼城”景觀不僅僅出現(xiàn)在新疆,在世界許多的干旱沙漠區(qū)都廣有分布。在中國,其最大的分布區(qū)并不在新疆,而是在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然而,最美的“魔鬼城”景觀卻是在新疆。2005年,在多位專家參與的“選美中國”活動中,選出的中國最美的三大“魔鬼城”,全部都在新疆,依次為克拉瑪依的烏爾禾、羅布泊的白龍堆和三隴沙。不過,在評選中,“魔鬼城”的俗名被地貌的專用名詞“雅丹”所取代。
“雅丹”之名出自羅布泊地區(qū)。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批批國內外探險家考察羅布荒原時,發(fā)現(xiàn)許多大面積隆起的土丘,遂向當?shù)氐南驅г儐柕孛?,向導誤以為是詢問這種土丘的當?shù)胤Q呼,便回答為“雅爾當”,維吾爾語即“險峻的土丘”之意。這一回答后來就成了這種奇特地貌的代名詞,不過是從維吾爾語的“雅爾當”變成了“雅丹”。以后,類似的地貌形態(tài),科學家們統(tǒng)稱為“雅丹”,即“風蝕地貌”。而克拉瑪依烏爾禾的雅丹,被過往的牧民發(fā)現(xiàn)后,疑為魔鬼所為,遂稱之為“魔鬼城”。這樣,“魔鬼城”與“雅丹”,一為俗名,一為學名,均被接受。而從成因上,稱其為“風城”更為恰當,因為,風才是這種地貌的真正建造師。
在新疆,這種風蝕地貌相當廣泛,因為新疆是一個多風的區(qū)域,其地形特點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相擁,人們將其比喻成“三山夾兩盆”。所謂“三山”,指的是北部的阿爾泰山、南部的昆侖山和中部的天山。“兩盆”指的是南部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準噶爾盆地。由于環(huán)繞盆地的山脈形成的山谷成為氣流通道,因狹管效應產生強大的風力,使新疆形成九大風區(qū)、四大風口。風,給新疆送來了水汽,也送來了塑造山川地貌的動力。
風是怎樣塑造出各式各樣的“魔鬼城”呢?
其實,地球表面是由各種巖石構成的,巖石構成了地球外層四大圈層之一的巖石圈。這些巖石,有的非常堅硬,如花崗巖;有的特別松軟,如砂巖、泥巖。地表出露的基巖如果是由不同的巖石一層層相間而成,在強大風力的長期作用下,比較松軟的部分被吹蝕,比較堅硬的部分則保留了下來,便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形狀。巖石性狀與風力,是形成“魔鬼城”的必備條件。在很多情況下,水的沖蝕,也可取代風力,如羅布泊地區(qū)的白龍堆雅丹、克拉瑪依的烏爾禾風城等,在成因上都少不了水的功勞。
新疆的干旱環(huán)境,始自于中生代的白堊紀,距今有一億多年的歷史。而白堊紀的巖層,以砂巖、泥巖為主,其中砂巖松軟,泥巖稍硬,廣布的白堊紀巖層,加上風、水的長期侵蝕,就形成了眾多的雅丹地貌,即各式各樣的“魔鬼城”。
在中國三大最美的雅丹景觀中位居首位的烏爾禾風城,位于著名的油城克拉瑪依市的烏爾禾鎮(zhèn)以北,這是一片城堡型的雅丹群,方圓十平方公里。蒙古語稱烏爾禾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語則稱之為“沙依坦克爾西”,稱呼不同,意思都一樣,即“魔鬼出沒的地方”。蒙古族、哈薩克族牧民發(fā)現(xiàn)此地后,都對亙古荒原上的這座“城堡”十分敬畏,沙的狂揚、風的巨嘯,更令人感到陰森恐怖,遂給予此地“魔鬼城”之名,其意一是“魔鬼居住的城”,二是“魔鬼建造的城”。城中,樓臺亭榭、市井小巷,應有盡有;石柱、石蘑、石筍、石獸、石鳥,不一而足。這里距新疆四大風口之一的托里老風口不遠,又處于佳木斯河下游,間歇性洪水和季節(jié)性強風,對赭紅與灰綠相間的白堊紀水平砂巖、泥巖輪番作用,共同打造了這座聞名中外的“魔鬼城”。
羅布泊地區(qū)是中國雅丹的第二大分布區(qū),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雅丹的類型也十分豐富,包括被列為中國最美的雅丹第二名的白龍堆雅丹和第三名的三垅沙雅丹。此外,還有孔雀河下游雅丹、阿奇克谷地雅丹群、樓蘭雅丹等。
白龍堆雅丹主要發(fā)育在灰白色砂泥巖夾石膏層的基礎上,土丘高10~20米、長200~500米,從空中看去,猶如蜷伏在大漠中的一條條白色巨龍,故獲此名。北魏酈道元在其撰寫的《水經注》中所指的“龍城雅丹”,即指白龍堆雅丹。他這樣描繪白龍堆雅丹:“龍城故姜賴之墟,胡之大國也。蒲昌海溢,蕩覆其國。城基尚存而至大,晨發(fā)西門,暮達東門。澮其崖岸,余溜風吹,稍作龍形,西面向海,因名龍城?!蔽闹星鞍攵螌⒋苏`作古代一大國之址有些牽強附會,而后半段描繪的雅丹成因還是準確的,即先有水的蕩蝕,后有風的吹蝕,其形才似龍。
而三垅沙雅丹的特色在于氣勢恢宏,該處雅丹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土丘為淺棕色泥巖和砂巖互層,丘體高大,高為10~20米,長為200~300米不等,成行列式整齊排列,遠遠望去,既如海灣中停泊待航的巨大艦隊,又似鱗次櫛比的高樓市巷,蔚為壯觀。曾經考察過羅布泊的科考隊隊員們戲稱此地為“小上?!?,足見三垅沙雅丹所呈現(xiàn)的魅力。
那么,大風把這些高大的雅丹間的砂吹向了何處呢?吳承恩的《西游記》中的“八百里流沙河”,即由此形成;而中國的黃土高原也多少獲益于由羅布泊區(qū)域吹飚來的砂礫的淀積。
此外,羅布泊東部阿奇克谷地的雅丹群,雖然各自散布、孤零,但形態(tài)多樣,共同構成了荒漠的另一種美。
奇臺“魔鬼城”距奇臺縣城110公里,交通不便,行人罕至,但它的景觀毫不遜于烏爾禾風城。從面積上看,奇臺“魔鬼城”大過烏爾禾風城許多;從形成時間上看,它也早過烏爾禾風城許多,可上溯至侏羅紀,比后者早了幾千萬年;從地層巖性上看,除砂巖、泥巖外,還多了砂礫巖;在色彩上更為豐富,包含紅、黃、綠、灰白等色及組合成的紫色、黃綠、灰綠、姜黃等復色,這表明當?shù)氐貙又械V物質元素的種類十分豐富。奇臺“魔鬼城”人“城”的標志性雅丹,是聳立在山坡上類似塔形的殘余形態(tài),如清真寺的“諾敏塔”,因此,又有人將奇臺“魔鬼城”稱為“諾敏風城”,雅丹地貌就集中分布于“諾敏塔”周圍。那里的巖壁和地面,似乎克隆了地球上所有的名勝,諸如布達拉宮、吳哥窟、羅馬斗獸場、富士山、石林等等,惟妙惟肖的造型,讓游人目不暇接。
新疆的雅丹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名氣大的還有:東準噶爾盆地的火燒山、五彩灣,那里為侏羅紀出露地層,經風、水侵蝕而成的雅丹地貌,僅從名稱上就可知它們色彩的艷麗和豐富。還有哈密五堡“魔鬼城”,在哈密市五堡鄉(xiāng)南20余公里處,集中分布了九處典型的雅丹。其中一處異常高聳的雅丹,人們稱之為“布達拉宮”?;趾甑母魃诺は嘟Y合,構成了奇異的夢幻景觀。
魔鬼是恐怖的,“魔鬼城”卻是美麗的。如今,新疆的一處處“魔鬼城”被開辟成旅游景區(qū),吸引了眾多的關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