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雄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知道,誰是中國的第一個網民。
我們只知道,1996年1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全國骨干網建成并正式開通,全國范圍的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絡開始提供服務,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中國普通百姓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網民,隨著互聯網的誕生而誕生。今天,他們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角色?;ヂ摼W不僅僅是他們獲得無所不包的信息的通道,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正在通過這個幾乎沒有任何門檻的言論平臺,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立場,行使這個社會位居立法、行政、司法、媒體之后的“第五種權力”。
“屠夫”的千里之旅
“超級低俗屠夫”吳淦,因以網民的身份“千里奔襲”鄧玉嬌案事發(fā)地而驟然成名。在網民眼里,他是一個行動者;而在鄧玉嬌事件發(fā)生的地方,他是一名讓眾官員頭疼不已的“危機制造者”。
在轟動全國的鄧玉嬌事件中,“屠夫”吳淦以網友的名義橫空出世,卻用真實身份前往鄧玉嬌案事發(fā)地巴東。這次“千里奔襲”讓他驟然成名,也讓當地官員頭疼不已。
鄧玉嬌刺死官員的事件發(fā)生后不久,吳淦宣布要用行動“幫助這個用修腳刀捍衛(wèi)尊嚴的姐妹”。他公開前往湖北巴東,不但幫鄧玉嬌母女請了律師,還成為第一個進入醫(yī)院見到鄧玉嬌本人的網友。
他在網上獨家公布事態(tài)的最新進展,無數網民認識了他。網友們通過他的帖子、博客越來越多地了解著事件的真相,也通過對他的帖子的評論,發(fā)表著對事件的看法。
“屠夫”的行動和無數網友的言論,讓當地官場著實感受到了一場來自網絡的輿論風暴。當地一度“風聲鶴唳”。湖北省公安廳調查組進入巴東,巴東籍副縣級官員皆趕回縣城,公安部也派員前來督察……
事件的過程中,“屠夫”受到了很多攻擊,也頂著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對他集資問題的質疑最為集中。
2009年5月14日下午,“屠夫”公布了自己接收捐款的賬號,隨后前往北京聯系律師,15日出發(fā)前往武漢,輾轉來到巴東。到鄧玉嬌被釋放當天停止接受捐款,其賬戶共收到人民幣四萬多元。但由于吳淦只提供粗略的總賬,網上指責其“騙錢”的聲音一直未斷。
還有人發(fā)短信威脅他女兒。在電話里騙他,想讓他上當,四處調查他的背景。
對于這一切,“屠夫”坦然面對。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發(fā)表博文《都出來吧!還有什么惡招!》,列舉了自己的遭遇,言辭激烈。
鄧玉嬌案宣判的結果,“屠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無數網友也認為是可以接受的。應該說,這一切,與“屠夫”和網友們的行為與呼喊,關系極大。
事件結束之后,已經有人從具體的案件中跳脫出來,總結和分析“屠夫現象”的經驗與教訓?!巴婪颥F象,某種意義上還是互聯網現象,生于網絡長于真實世界?!本W友老葉在帖子《屠夫現象與“屠屠夫現象”》里寫道,網絡低成本的信息傳播和聚會、動員功能,信息快速傳播和網民虛擬聚集形成的亞集團力量,對從網上進入現實的維權者有一定的保護功能,都有利于“屠夫現象”的增長。它所引起的巨大社會反響,證明了“屠夫現象”在當下中國的巨大社會需求。
王帥:在春天里遭遇冬天
咼中校和吳淦從互聯網上“出世”的時候,是以一種相對強勢的力量出現。與之相比,網民王帥被關注之初,就相對弱勢得多了。
王帥是河南省靈寶市大王鎮(zhèn)南陽村人,大學畢業(yè)后在上海工作。2008年下半年的一天,王帥在電話上聽父親說,當地政府以建設五帝工業(yè)聚集區(qū)為名,“租”用了大王鎮(zhèn)的大片土地,以三十年為限,三萬余農民將因此失去土地。部分村民先后到鄭州等地上訪,但沒有結果。
王帥覺得這種“租地”行為明顯違法。他打電話向省、市舉報,但一直沒有結果。他又通過網絡舉報,并留下自己的真實電話,但仍然沒有消息。
后來,王帥的父親打來電話說,政府開始清理土地了,有的農民已經開始砍果樹。當時正值全國大力抗旱之際,而老家的地里,卻一片荒涼。王帥打電話給堂哥,請他拍一些照片傳給自己。
2009年2月,正是春風欲度的時候,王帥在網上發(fā)出“河南靈寶老農的抗旱絕招”的帖子。帖子圖文并茂,用全國抗旱拯救農田的情景,和老家的莊稼地里羊吃小麥的場景進行對比,用來影射當地政府征用土地的事情。
帖子很快驚動了當地有關部門。王帥的堂哥被公安局帶走了。幾天之后,遠在上海的王帥在公司里被兩名便衣男子帶走。他見到了靈寶市的警察。
之后,王帥被羈押在上海市第二看守所。警察讓他寫悔過書承認誹謗靈寶市政府,又讓他承認照片是移花接木的,王帥不肯。
這個春天,王帥在看守所里度過了人生中最難熬的冬天。八天后,終因“證據不足”,“誹謗罪”不能成立,王帥被取保候審。
2009年4月,靈寶市委、市政府向人民網等媒體發(fā)函,承認公安機關執(zhí)法有過錯,市委、市政府負有領導責任,并對相關征地的補償辦法進行了調整。次日,靈寶市公安局局長赴上海向王帥道歉,對這起案件的責任者進行了處理。隨后,靈寶市公安局長親手將國家賠償款交給了王帥……
實際上,“我為伊狂”咼中校、“超級低俗屠夫”吳淦和王帥,只是中國互聯網無數網民中的代表而已。在他們背后,無數網友正凝視著電腦屏幕,凝視著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切。
無數事件真相的披露、問題的解決都與網民的聲音與行動息息相關。
固然,網友在網上所表現出來的素質讓人喜憂參半,但是,網民的權重在國民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的聲音,在中國社會中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完全有理由認為,今天的網民,正在構建著一種新型的網絡公民身份。集合起來的他們,所扮演的這種角色,其重要性可能不亞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些“大人物”所扮演的角色。
(格永泉摘自《名人傳記》
2010年第5期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