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普通的大蔥只能長1米多一點,而山東章丘縣的大蔥能長到近2米,比一個成年男子的身高還要高。人們起初認為這是品種問題,可是把章丘的大蔥引種到外地,長出來后卻和普通大蔥沒什么兩樣。然而,把外地的大蔥引種到章丘,卻也能長得碩肥無比,于是許多人認為是水土氣候原因使然。
事實果真如此嗎?有個農(nóng)學(xué)院的學(xué)生很較真,特地跑到章丘住了下來,觀察了一個完整的大蔥種植季節(jié),才揭開了其中的奧秘。選種、育苗、施肥、澆水、鋤草、捉蟲,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跟其他地方一樣,并沒有任何特殊之處。但是細心的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從大蔥破土萌發(fā)的那一天開始,這里的農(nóng)民就每天往大蔥植株上培土,大蔥長高一點,泥土就培高一點。只不過,每次培土的厚度只有幾毫米,剛好讓大蔥露出頭,又不至于因窒息而枯萎。大蔥要想獲取陽光和空氣,就必須卯足勁兒往上拔個。
泥土培得有多高,章丘的大蔥長得就有多高。直到植株上的土堆無法繼續(xù)壘高,大蔥方才停止了生長,而此時它們早就突破了自己的生長極限。
陽光和空氣是鼓勵,培土是壓力。相得益彰的鼓勵和壓力,才是章丘大蔥不斷拔高的法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