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霞
魯迅自幼就喜愛猜謎。他在《自言自語》一文中深情回憶:“水村的夏夜,搖著大芭蕉扇,在大樹下乘涼,是一件極舒服的事。男女都談些閑天,說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謎語的猜謎語?!笔赂?0年后,他在《長命燈》里留下了他兒時有記憶的唯一一條謎語:“白篷船,紅劃楫,搖到對岸歇一歇,點心吃一些,戲文唱一出?!?/p>
他的許多書籍命名,就運用了燈謎形式。如《且介亭雜文》中“且介”,取“租界”一半之意,“且介亭”即是租界的亭子間,這是傳統(tǒng)的增損拆字謎。
魯迅先生的140多個筆名,含謎的不少,如“華圉”暗隱當時的中國(華)是個大監(jiān)獄(圉);“莫朕”隱蘊“黑暗之兆”;“豐之渝”意為“封建之余孽”的縮寫諧音。1930年,國民黨通緝“墮落文人魯迅”,魯迅立即針鋒相對,采用了傳統(tǒng)燈謎中的“亥豕格”的方法,為自己取筆名為“隋洛文”“洛文”“樂雯”等燈謎化的筆名來嘲諷國民黨當局。
魯迅小說中人物的取名上,也常運用燈謎的方式。比如小說《藥》中的主人公“華老栓”和 “夏瑜”,這里取“華”“夏”二姓,就有暗示都是“華夏”子孫之意。另外“夏瑜”還隱指鑒湖女俠秋瑾。魯迅巧妙地將“夏”對隱“秋”(燈謎中的“遙對格”),將“瑜”會意隱“瑾”(三國時周瑜表字公瑾)。用這種隱諱的手法,體現(xiàn)出魯迅在血雨腥風中的戰(zhàn)斗智慧。
魯迅還常將燈謎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一次,他在寫給錢玄同的信中,用了“鮮蒼載”一詞,并加了書名號。顯然,這是一本書,但是誰也沒有聽說過。原來,這是魯迅運用“分扣法”制作的一則燈謎?!磅r”扣“新”,“蒼”扣“青”,“載”扣“年”?!鄂r蒼載》者,《新青年》也。
1933年6月20日夜,魯迅在致林語堂的信中寫道:“不準人開一開口,則《論語》雖專談‘蟲二,恐亦難,蓋‘蟲二亦有談得討厭與否之別也?!边@里的“蟲二”就是一則有趣的燈謎,暗隱“ 風月無邊”。魯迅借這燈謎,來諷刺林語堂編的《論語》里只有談“風月”的無聊小品文。
魯迅為瞿秋白編《海上述林》的譯文集,他還用燈謎“諸夏懷霜社”的名義出版?!八笔乔锇椎脑?“諸夏懷霜”用的是會意手法,意即全中國都懷念瞿秋白。
可見,謎語這種文藝形式,幾乎伴隨了魯迅的一生。由于謎語本身要運用“隱”“曲”的手法,因此,它又始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洋溢著無窮的情趣。從這些謎語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魯迅先生的智慧和幽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