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作為一個復雜多變的運動項目,需要運動員能夠靈活地運用綜合性各項技、戰(zhàn)術,這就是意識,被稱為籃球運動的靈魂。想贏球靠防守,籃球的防守意識在比賽中非常重要,防守意識的培養(yǎng)須要長期訓練、比賽的積累,而青少年正是培養(yǎng)籃球防守意識的黃金時期,但目前少年運動員,尤其是學校業(yè)余運動員的初級訓練,往往重技術,輕意識;重結果,輕過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會發(fā)現(xiàn)個人的技術不錯,卻不能互相配合、發(fā)揮整體戰(zhàn)斗力。此時再予以糾正和培養(yǎng),已為時以晚了。
關鍵詞:青少年;籃球運動;防守意識;培養(yǎng)與訓練
一、青少年籃球防守意識的分析
1.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的影響
青少年一般十五、六歲,活潑好動,好勝心強,對防守的意義了解不深刻,而且對籃球都是從進攻技術開始學習的。喜歡進攻,消極防守,防守時不全力以付,喜歡表現(xiàn)。
2.防守意識差
在進行防守時,一味的跟隨進攻方后退,而沒有攻擊性,缺乏主動性,隊員一開始接受的技術就是進攻,即使練習防守也沒有強調防守的重要性,訓練中進攻接觸的多,防守練的少,強化了進攻意識,而忽略了防守意識培養(yǎng)。
3.防守的站立姿勢不正確
防守時,重心應放在前腳掌上,屈膝降臀(屈膝的角度是關鍵,關系到重心的降低,腿部的發(fā)力,最好的角度是130°)。兩腳距離比肩寬,腳后跟稍微抬起,對手臂的要求是兩臂曲肘高于腰。同時頭要正,上體較直,微前傾。但不少運動員在防守時兩腿較直,兩腳間距過大或過小,并且在防守部分進攻者要根據(jù)其特點來調整防守的腳步站立,不要只采取一種防守姿勢站立,很容易造成防守的漏洞或防守的犯規(guī)。
4.防守時身體重心的平衡
身體平衡是防守技術的關鍵,在快速移動中的突然變向時能否保持身體平衡取決于腳步的移動,手臂與頭的動作。在訓練中不應該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移動,而應該在大幅度的移動中保持身體平衡,這樣才能擴大防守動作的幅度,提高大面積防守的運動技能。
5.防守時的手臂動作
有些隊員在防守時手臂下垂,放在胸前,或手臂抬起放在身體兩側,手部沒有干擾球的動作。防守時手臂揚起,兩手上下的擺動,要用手臂干擾對方的觀察,趁機打掉對方的球,因此手臂的擺動有很大作用。
二、提高個人防守能力途徑
1.防守有球隊員
(1)防守姿勢
對于持球隊員,必須逼緊防守,在精神上給對方以壓力。防守人的臂彎曲在胸前以能觸摸到對手的球為距,重心降下來,落在前腳掌上,保持身體的平衡。
(2)防傳球
阻止進攻隊員任意傳球,用手臂干擾設法使他改變傳球位置和傳球方式,封住傳球路線,破壞傳球落點,盡量使他傳不到配合點上。
(3)防投籃
盡全力不讓對手到他習慣的投籃點投籃,迫使他改變習慣的投籃點,習慣的投籃方式和出手速度及弧度,迫使他勉強出手,特別是用同側手對進攻隊員進行封蓋,這樣能有效的防止對手投突結合的動作。當對手處于投籃距離和位置時,應靠近防守并積極干擾,阻礙其起跳投籃,如對方起跳也應隨之起跳干擾封蓋,以影響其命中率。進攻隊員一旦在內線持球,則應進行圍搶和夾擊破壞其投籃,迫使外傳造成失誤。
(4)防突破
在防運球,防突破時,應該快速搶先移動腳步保持防守距離,不斷調整防守位置,及時在對手移動的路線上搶占合法有利位置,用身體堵住對手突破路線,并借以造成對方撞人犯規(guī)。當對手運球后停球,要直體靠近防守,揮臂干擾,迫使其傳反彈或高吊球,控制重心,以免被造犯規(guī)。
(5)在外圍要于一側的防守持球隊員(錯位防守)
根據(jù)對手的特點,只準對方向即定的方向移動,即可迫使其向內側移動,利用同伴的防守、或迫使其向外側移動,阻攔其突破路線和造成停球夾擊。
2.防守不持球隊員
(1)防守不持球隊員的目的
防守不持球隊員的目的,首先是防接球,其次是阻截其突切路線和破壞掩護配合,在限制區(qū)內干擾進攻隊員的移動。外線防守則要積極移動,迫使進攻隊員退出習慣的攻擊點。要積極搶占的點或面,卡住對方,使其改變原來的移動路線。
(2)位置的選擇
防守位置的選擇,應該根據(jù)“球—我—他”的原則使自己的防守位置處在與自己防守的對手之間的有利位置上,即球、我、他三者形成三角形。其主要目的是破壞對手的傳、接球路線,不讓對手接球或伺機斷球。
(3)在有球側45度地區(qū)防無球人時
要大膽的靠近對手,不讓對手輕易接球,當對手從無球狀態(tài)獲球的一剎那,應立即調整防守位置和變換腳步動作,從防無球變防有球,阻撓其持球攻擊,并注意進攻隊員的掩護意圖及時破壞及掩護配合。
(4)球在異側防無球人時
應堵在對手前面,防其空切;在遠離球的弱側防守,可大膽遠離對手,向籃下,向有球側靠攏,保護籃下,加強協(xié)防低線防無球人時,應堵住其移動的路線,不讓對手在底線隨意的穿插。
(5)在限制區(qū)一帶防守無球人時
應采取側前防守,合理運用身體,搶先卡住移動路線,堵截對手的橫向切入,始終保持“球—我—他”的合理位置,阻止對手在限制區(qū)內接球,加強對球的爭奪。特別注意加強擋搶籃板球的意識,積極搶位防守。
3.培養(yǎng)運動員防守的意識
現(xiàn)代籃球運動的發(fā)展,球隊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提高防守技術已日益被重視。要讓隊員隨時注意場上的變化,觀察同伴防守位置和意圖,以使自己能夠及時協(xié)防和進行配合行動。在激烈比賽中,經常要求隊員頭腦要清晰,冷靜。教練員要強調某些細節(jié)動作的訓練,在移動中,防守者始終要使自己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便于快速移動,防守對方距離要適中,并且要掌握對方的移動節(jié)奏,從而在此基礎上控制其隨意移動。在搶、打、斷球中,搶球時要注意搶球的時機,一般在離持球者較近,對方剛拿到球或轉身將球暴露等不在意時,快而狠、果斷地將球搶過來。打運球者的球時,一般在把握其運球節(jié)奏后,賜機靠近運球者運球手一側,看準時機,短促而快速地在球反彈中將球打掉。還有在集體配合的防守中要與同伴形成共識,統(tǒng)一行動,進行封堵、夾擊、搶斷等。同時要制造出使對方慌亂的聲勢,如形成夾擊時,口中要不斷“夾、夾、夾”等,給對方心理上施加各種壓力等等。
4.不斷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提高防守能力的重要條件。所謂身體素質的指標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組成。想提高身體素質也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力量是指機體某部分肌肉的爆發(fā)力;柔韌是指人體關節(jié)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肌腱、肌肉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運動時克服疲勞的能力。由于三者相互關聯(lián),任何一種機能下降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身體素質,鍛煉時要特別注意三者相結合,缺一不可。進行這三種鍛煉的總原則是:一、因人而異。選擇鍛煉的內容、方法時,鍛煉者應根據(jù)性別、年齡及身體狀況等來確定。二、持之以恒。人體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
的。若長期不鍛煉,器官機能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衰弱。為了堅持鍛煉,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鍛煉時間,形成習慣。三、循序漸進。鍛煉者不要急于求成,應合理地提高鍛煉目標。在訓練中,教練員要重視隊員全面身體和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使隊員移動更快速,動作更敏捷。
5.培養(yǎng)運動員良好的防守心理品質
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是防守技術發(fā)揮的保證。隊員作風培養(yǎng)應貫穿在訓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各種復雜條件下堅持高標準,高要求自己。培養(yǎng)隊員防守時的責任心和自豪感以及堅強的信心,使隊員無論遇到多么困難的比賽,都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良好的注意力,堅強的意志,取得防守成功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以及不受干擾的富有自制力的心理品質,在順利中毫不松懈,在失利中永不氣餒,在相持中不急不躁不緊張,不斷提高隊員對比賽場上的各種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
三、防守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1.防守要保持平衡
指場上人數(shù)分布相對均勻,各個區(qū)域內的攻守人數(shù)對等。保持平衡還包括以大防大,以小防小,這樣的與進攻對員相對稱的情況。
2.重視協(xié)防的配合時間及選位
也就是必須掌握協(xié)同防守的配合時機,及時強占協(xié)防的良好位置。
3.重視防守姿勢的訓練
防守姿勢是快速移動的前提條件。正確的防守姿勢能提高運動員的防守移動的速度,抑制對方的進攻,因此教練員應重視對隊員防守姿勢的訓練,使隊員養(yǎng)成良好的防守習慣。
4.注意防守腳步和選位訓練
防持球隊員要正面面對持球者,距持球人一步,準備讓持球者向哪一側運球則那一側腳在后。這種站法也是與同伴默契配合的信號,告訴同伴協(xié)防。防持球人一般要靠上去,迫使他向外線,邊線運球,積極堵住他向籃下突破。防守者還要首先判斷清楚持球者哪支手運球強,以便堵強手一側,放其弱手一側。在半場防守中,也可采用“放中堵邊”的策略。
防守無球人的原則是:“球—我—他”,防守者、球、所防無球對手。作到對手向前跑堵在前,對手被球跑防其后,破壞對手接球,在移動堵截中,始終保持“球—我—他”的有利位置。
5.訓練隊員正當?shù)睦密|干和手腳的作用
防守時要會利用身體強占有利位置,去阻止進攻隊員移動。同時要充分發(fā)揮手的作用,防對方投籃、傳球和運球時手一定要張開,在一般情況下要屈肘自然的放在腰部。對持球人手要有威脅,用真假動作給持球人施加壓力,但做動作的手要象蛇吐舌頭吞食一樣迅速伸縮,而且要不停的伸縮。必須學會只動前臂而不伸出上臂,否則會破壞身體平衡。
6.要充分利用規(guī)則來增強自己的防守能力
積極防守制造對方違例,如利用緊逼防守逼對手擲界外球5秒違例,在球剛到達中線時進行夾擊逼迫對方球回后場違例等等。要使隊員養(yǎng)成見球就夾擊的意識和習慣,充分利用有利位置造成對方失誤和創(chuàng)造斷球機會。
7.重視比賽臨近結束的防守訓練
隨著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比賽日趨緊張激烈,各隊之間的比分也越來越接近,如何打好和防好比賽結束前最后幾十秒,十幾秒和幾秒鐘的比賽,已是許多世界強隊訓練的重點。在訓練中教練員應加強比賽結束前的防守訓練,模擬比賽時本隊在領先一至三分時或在落后一至三分時的全隊防守戰(zhàn)術。在訓練中使隊員清楚明白在什么情況下堅持集體協(xié)防,打破對方進攻戰(zhàn)術,在什么情況下寧可犯規(guī)來爭取進攻機會,以達到比賽的最后勝利。
四、結論和建議
1.結論
對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防守能力進行研究,從影響青少年防守能力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性格特征,防守意識,防守的站立姿勢,防守時身體重心的平衡,防守時的手臂動作進行分析,對提高青少年防守能力的途徑進行探討,并從防守有球隊員和防守無球隊員兩大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以及在防守中應注意的問題。
2.建議
防守要保持平衡,重視協(xié)防的配合時間及選位,重視防守姿勢的訓練,注意防守腳步和選位訓練,訓練隊員正當?shù)睦密|干和手腳作用,充分利用規(guī)則來增強自己的防守能力,重視比賽臨近結束的防守訓練。
參考文獻:
[1]楊樺:論現(xiàn)代籃球戰(zhàn)術意識[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
[2]萬新民:對籃球防守訓練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05期,29-30
[3]張立新:論籃球防守觀念的演變歷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1年03期;29-55
[4]張漢清:“淺談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防守意識的培養(yǎng)”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6,10
[5]張俊青:籃球運動防守戰(zhàn)術發(fā)展的歷史回顧[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年01期;58-59
[6]陳章云:籃球意識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