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螟屬鱗翅目,螟蛾科。俗稱玉米鉆心蟲,箭桿蟲。是玉米主要害蟲,正常年份玉米受害株率高達30%左右,減產(chǎn)10%,嚴重發(fā)生時,被害株率高達90%,減產(chǎn)30%左右。近年來,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一、玉米螟為害加重原因
1、氣候條件有利于玉米螟的發(fā)生。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今年冬季氣溫上升,春季回暖早,使幼蟲滯育時間短,不經(jīng)過長期寒冷的冬季,提前解除滯育狀態(tài),死亡率大大降低。冬季平均氣溫提高1℃,幼蟲死亡率就降低0.8%。玉米螟各蟲態(tài)發(fā)生的適宜溫度為15~30℃,相對濕度在60%以上。雨量和濕度對玉米螟的影響最大。相對濕度越大,產(chǎn)卵量越大,當相對濕度達80%時產(chǎn)卵量達到高峰。6~8月份雨水充足,也有利于玉米螟的發(fā)生。
2、玉米種植面積和種植密度增大,秸稈轉(zhuǎn)化率低,蟲源基數(shù)增多。玉米種植密度由4.2萬株/公頃提高到5~5.5萬株,公頃,由于密度增大,導(dǎo)致田間濕度增大,為玉米螟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使其成活率隨之提高,蟲源基數(shù)也隨之增多。
3、長期以來農(nóng)民不重視防治。每年5月用白僵菌封垛后,我縣農(nóng)民自己對玉米螟基本不防治。95%的農(nóng)戶沒有意識到玉米螟為害的嚴重性和防治的可行性,也不懂得防治玉米螟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再者,玉米螟在玉米心葉為害時,常規(guī)的噴藥方法對其仿效降低,因此2代玉米螟發(fā)生往往較重。
二、防治措施
1、農(nóng)業(yè)防治。(1)選用抗蟲品種。玉米品種間在抗玉米螟方面有差異,選擇高抗蟲害玉米品種,能有效地防治玉米螟的發(fā)生。
(2)消滅越冬蟲源。在春季玉米螟蛹羽化之前,將上一年的秸稈完全處理干凈,把玉米秸稈及穗軸當燃料燒掉、粉碎還田或漚制堆肥等,未處理的可用藥劑封垛等??捎行Ы档拖x口密度,減輕田間螟等。
(3)人工去雄。玉米螟危害嚴重的地塊,在玉米抽雄初期,玉米螟多集中在即將抽出的雄穗上危害,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可消滅一部分幼蟲。
2、白僵菌防治。(1)封垛時間:玉米螟化蛹前15~20天,大約在5月10~20日。也可每天對玉米秸稈垛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有越冬幼蟲爬出洞口活動,即可實施封垛。
(2)噴粉法:將每克含孢子量300億的白僵菌粉按每立方米玉米秸稈7克,兌滑石粉0.25公斤混合后,在玉米秸桿垛(或茬垛)的茬口側(cè)面每平方米一個點,用木棍向垛內(nèi)搗洞50~70厘米,將機動噴粉器的噴管插入洞中,插動手把,均勻噴在垛內(nèi),直至垛面飛出菌粉為止。這是我縣主要的防治玉米螟方法。在5月中下旬越冬代玉米螟幼蟲開始復(fù)蘇活動前,把白僵菌噴施在玉米秸稈垛中,殺蟲效果可達80%左右。
(3)噴液法:一般每立方米玉米秸稈用含量為300億孢子/克的白僵菌7克,兌水0.5公斤,每立方米一個噴液點,保證秸稈均勻沾上菌液。
(4)撒施顆粒劑。需首先配制顆粒劑然后田間使用。
取白僵菌菌粉0.75公斤(每公頃用量),然后再拌入90公斤細沙中,充分混拌均勻,制成白僵菌顆粒劑。在6月末到7月初撒在玉米心葉內(nèi)即可。
3、化學(xué)防治。(1)顆粒劑灌心。可用50%辛硫磷10毫升,兌水少許,均勻噴拌在8公斤的細煤渣或細砂上,配制0.1%辛硫磷毒渣,每株玉米施1克左右;或每畝用1%殺螟靈顆粒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250克均勻拌入4~5公斤細河砂;或用25%殺蟲雙水劑200克,拌細土5公斤,制成毒土;或用0.1%或0.15%氟氯氰顆粒劑,拌10~15倍煤渣顆粒,每株用量1.5克,顆粒劑灌心。
(2)藥液灌心。在玉米心葉末期,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心,每株灌10毫升。或用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每株10毫升灌心。玉米露雄時,用502%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氰戊菊脂乳油或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液灌注雄穗。或噴灑在雌穗頂端的花絲基部,使藥液滲入花絲,殺死在穗頂危害的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