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很奇特的朝代,夾在兩個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朝代之間,它從元朝手里奪得了天下,又亡給了清朝。
從革莽中走出的真龍?zhí)熳印鞒_國皇帝也是一個引人關注的歷史人物。著名明史學者吳晗專作《朱元璋傳》,民間流傳著評書《明英烈傳》,今人朱蘇進寫了《朱元璋》,既是長篇小說,又是電視劇本。人大教授、博士生導師毛佩奇在央視“百家講臺”宣講朱元璋,并出了書。朱元璋傳奇的身世、奇特的個性、獨特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以及馭人治國之術都令人驚奇,引人關注。清代史學家趙翼所說:“蓋明祖一人,圣賢、豪杰、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者也?!焙罋夂头藲夤泊?,仁義和詭詐并用。歷史上毀譽參半,但他畢竟從一介貧民,登上了人間最高權力的寶座,開創(chuàng)了歷經(jīng)277年的大明王朝,對中國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朱元璋與早他1700年的劉邦勉強可以攀上同鄉(xiāng)。在歷史上創(chuàng)建大一統(tǒng)帝國的開國皇帝,基本都是豪門世族起家,只有這兩個人是平民出身。應該說朱元璋更加卑微,身世更加凄慘,劉邦好歹還做過芝麻綠豆般的鄉(xiāng)村級基層干部,朱元璋則真的是一貧如洗,為了混口飯吃,不得不去當了和尚。出身相似,他們行為處事也確有相同之處。
苦難童年
朱元璋的祖先幾經(jīng)逃荒流浪,到他父親一代方落腳在濠州鐘離(即今鳳陽)東鄉(xiāng),公元1328年朱元璋便出生在這里。父母靠租種別人田地為生,他是家里第六個孩子,上面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取名重八,又名興宗,后才自己改名元璋,字國瑞。因家境艱難,沒讀什么書,小小年紀就去地主家做了放牛娃。
朱元璋放牛傳說中還有個小故事。說是幾個一起放牛的孩子從來吃過牛肉,想嘗嘗鮮,朱元璋眼珠一轉,出了個絕招。他們七手八腳把一頭小牛犢殺了,美美地大吃了一頓。朱元璋卻把牛尾巴上綁了一根棍子,埋到地里,并把周圍的地踩得結結實實,說是小牛突然鉆到地上裂開的一個洞里去了,大家力氣小再也拉不出來去蒙地主。最后朱元璋被痛打一頓丟了差事完事。這種“有肉大家吃,有事一身當”的江湖義氣,不僅說明朱元璋從小聰明調皮,而且天生具有仗義及反叛的性格。
公元1344年,朱元璋16歲時、淮河流域災害頻發(fā),旱災、蝗實、瘟疫接踵而至。半月之間朱元璋家即遭滅頂之災,父母雙親、大哥相繼去世,大嫂帶著孩子回了娘家?;钕聛淼亩绾椭煸吧頍o分文,沒有棺材,沒有墓地,求爺爺告奶奶,門板破席草草埋了親人。這段辛酸往事,直到朱元璋當了皇帝,每觸及此事,還會號啕痛哭。
家里粒米難尋,二哥無奈出外逃荒,兄弟各奔東西,分別之時“泣斷心腸”。朱元璋年紀小無路可走,為混口飯吃,好心的鄰居汪媽媽出了份香火錢,把他送到村子附近的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伞熬游磧稍拢轮鞣鈧},各為生計,云水飄揚。”十六七歲的大小孩,在廟里什么還沒學到呢。真所謂“百無所長”,也不得不云游四海,沿門托缽,飽一頓饑一頓地化緣度日。他自述“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痹绯靠吹接袩焽杳盁煹娜思遥慵奔泵γs過去期望討上一口飯,晚了就沒吃的了。夕陽歸鴉,看見有個古廟就踉蹌而進,以為躲風避雨之所?!吧砣缗钪痫L而不止,心滾滾乎若沸湯”,身如飄蓬,心如油煎,身同乞丐,歷盡艱辛。前后歷時三年有余,朱元璋“南歷金斗,西抵光息、北至穎州”,包括今皖北、豫東、蘇北這一帶廣大地區(qū)。這時他已20歲出頭了,三年浪跡江湖,遍歷名山大川,名都大邑,開闊了視野,了解了社會,增添了閱歷,在逆境中磨礪了生存的本領,豐富了人生的經(jīng)驗,為他未來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災荒漸漸過去,朱元璋想到重回故鄉(xiāng),再返皇覺寺。人也大了,“始知立志勤學”,開始讀佛經(jīng),覽群書,青燈黃卷,聊度生活。佛門號稱清凈之地,但與大千世界也脫不了干系。外面太平有飯吃,一旦入亂無粥喝,都會影響到寺內生活。此時也,廟外已經(jīng)大亂了。(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