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玲
語文新課標中強調“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的和諧發(fā)展?!弊魑慕虒W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也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途徑。我在作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機地滲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審題中,確定德育導向
審題是作文的關鍵,學生是否正確審題,決定作文的成敗。審題正確,寫出的文章就扣題,反之,就離題。在審題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的要求,弄清楚為什么寫,即寫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贊揚一種精神,或是說明一個道理,或是吸取一個教訓,或是給人一種啟迪,等等。教師在指導中的堅定態(tài)度。就體現(xiàn)了社會對學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導向作用。因此,在指導學生審時要抓住題目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目的。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容易從直觀的角度去審視題目的具體意義,而對題目的含蓄、隱蔽、深刻的本質,往往不善于作深入的分析,不能準確地把握題目中重點詞語的內涵和外延。他們年齡小,社會閱歷少,知識經驗貧乏,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如不加以正確引導,往往會出現(xiàn)思維的片面性和膚淺性,偏離題目要求,當然也不會寫出中心明確的作文來。所以,我在指導學生審題中,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目的。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家鄉(xiāng)一處你喜愛的景物時,要抓住景物特點細致描寫”這次習作中,我首先讓學生思考,提出幾點要求?學生思考后回答:“這次作文要求可分為三點:1、寫家鄉(xiāng)一處景物;2、要抓住景物特點細致描寫;3、這處景物必須是你喜愛的?!笨梢妼W生從“寫什么、怎樣寫、為什么寫”三個方面較為正確地理解了題意。
二、在選材中,把握德育契機
葉圣陶先生一再強調作文要練習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小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們也都是社會中的人,社會上各種思潮在他們的思想上或習作中必然會有種種反映。學生在作文選材中敢于說真話,寫真事,這就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機”。所以,我在指導學生選材時,鼓勵學生選擇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耳聞目睹的有真實材料,及時把握德育契機,把作文與育人統(tǒng)一起來,真正體現(xiàn)以“文為心聲,德為人本”。
如:我指導學生寫自己經歷過的一件事,為了真正做到寓教于文,以文悟道,我要求學生寫一件自己做過的錯事,我覺得這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批評、正確評價自己、明辨是非的極好機會。“是”和“非”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對“是”和“非”,有的孩子能分清。有的孩子分不清。如果“是非不分”,或把“是”寫成“非”,或把“非”寫成“是”,那樣文章的思想質量就無從談起。因此,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是寫好作文的首要問題。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學們明確了要求,解放了思想,紛紛動筆成文。于是一些鮮為人知的錯事使一件件躍然紙上了。有的學生寫:自己為了玩電子游戲機、上網,撒謊向媽媽要了錢?,F(xiàn)在想起來真慚愧,對不起媽媽,悔不該當初干這樣的事。有的學生寫自己和父母頂嘴,有的學生寫自己考試作弊,有的學生寫自己欺負同學,甚至有的學生寫出自己作文時抄襲范文等。全班六十多人,雖然都寫錯事,但選材無一相同。從一篇篇字里行間洋溢著真情實感的作文中,我看到一顆顆誠實的種子正埋入他們的心田。孩子們在作文面前的反思,在選材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求真求實際,正說明了他們在作文中逐步學會了識別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正在不斷增強抵制錯誤思想影響。弘揚正確思想的能力。
三、在評改中,強化德育效果
新課標中指出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和他人交換修改?!睂W生“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用的?!迸囵B(yǎng)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實際上是培養(yǎng)學生評論、鑒賞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一篇文章無論寫得好與壞,它總要反映作者對某件事、某個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評論一篇作文,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小作者的道德品質、行為表現(xiàn)、認識能力、褒是貶非、揚善抑惡、愛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評論過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通過評改作文,讓學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熏陶,產生強化意識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強化德育效果,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如作文訓練《xxx 我想對你說》,讓我們看到老師的應試教育、留守兒童孤獨、獨生子女家庭嬌慣、社會不良風氣等。這個作文題和學生的生活、思想實際密切相關,他們覺得有話可說。作文時,我要求學生要選擇真實、具體的事例來對自己最想傾吐心聲的人說。作文后,我開始組織學生評改。如有一個學生寫道:我已經十多歲了,可是在父母眼里我總是小孩。他們什么事也不讓我自己做,我?guī)缀踹^著一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生活,我要對父母們說:我長大了,我能行!!”這位同學讀完作文后,其他同學立刻從選材、立意、構思、語言等幾個方面進行評論,
通過互評互改,孩子們的心靈在互相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互相啟迪中得到升華。文章的字里行間洋溢著真情實感,表現(xiàn)了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不良風氣的抨擊。為了把“作文與做人”進一步統(tǒng)一起來,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家長聽,而要求家長把孩子在家的真實表現(xiàn)反饋給老師,以便我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強化德育效果。
實踐中我體會到,作文教學為德育工作、教書育人提供了基礎,以文悟道、相互滲透又推動了作文教學,寓德育于作文教學之中的確能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