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近根據“信息自由法案”,發(fā)現英國在冊的殺人懸案案件數為1143件,其中最古老的未破殺人案件發(fā)生在1866年。
BBC向50個警局提出獲取這方面信息的要求,除了兩個地區(qū)的警局未提供數據外,其余均予以答復。其中,只有6家警局說,他們手上沒有長達一年還未偵破的殺人案。
不出所料,倫敦警局的未破殺人案件數最高,為341件,而且這還是從1996年之后統(tǒng)計的結果。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1月,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殺人案件數為651起,這聽上去似乎很多,不過遠低于美國的謀殺率。
2008至2009年期間,英格蘭和威爾士被“偵破”的殺人案件比例為92%,“偵破”的定義在此為有人被定罪或者被起訴隨后被證明無罪。
懸案去向
那么,這些懸案會被怎么處理呢?尤其是150年前最老的命案。
偵探們通常不會結束未解的命案,而是寄望著有朝一日,真想會大白天下,甚至是找到兇手。
如果某個兇殺案的調查真的走進死胡同,沒有了任何線索。高級警官就需要做出決定,是否需要將案件束之高閣。
即便做出這個決定,也不意味著這個案件就此塵封了。英國的規(guī)定是每兩年需要對這些案件進行重審。為什么是兩年的期間呢?警方是希望這期間內的科學能取得進步,提供更好更先進的手段,或者是發(fā)現了新的證據,比如DNA什么的,來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懸案。
調查兇案
退役警官威爾·奧萊利(Will oReilly)曾擔任倫敦警署的兇殺案刑偵組負責人。他解釋了調查兇殺案的程序。
奧萊利說,面對兇殺案,警方的假設通常是,這不會是陌生人所為。他說:“多數的兇殺案中。受害人通常與兇手認識。如果能回答是什么讓兇手在那個時間出現的問題,就有了初步的線索?!?/p>
奧萊利還說,時間是偵破兇殺案的關鍵,“黃金時間段”通常是發(fā)生案件后的24至48小時。
對很多人來說,腦海里的兇案調查似乎就是好萊塢大片里描述的那樣——發(fā)現尸體后,警方開車來到現場,封鎖現場后,一兩名魁梧高大的警察進入現場調查,這一兩名警察不出意外的話,就是該片的男主角。
奧萊利說,現實生活中的命案調查絕非如此,前往現場偵查的不是一兩名警察,而是多多益善,因為,人越多,發(fā)現線索的機會就越大。奧萊利說,接到命案后,他通常會帶領30名警官前往現場,要他們從各個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考慮,盡量發(fā)現所有疑點。
海外星云 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