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特 杜伯納
想象你去參加一位朋友家里舉行的派對,他家離你家只有1英里遠,你在派對上玩得很盡興,也許是因為你喝了4杯紅酒?,F(xiàn)在派對曲終人散了,你一邊喝掉最后一杯酒,一邊掏出你的汽車鑰匙,突然間,你決定不該這么做,因為你現(xiàn)在的狀況不適合開車回家。
過去數(shù)十年,我們被嚴格教育有關于酒后駕車的危險性,酒后駕車的肇事率比清醒駕車高出13倍??墒蔷坪篑{車的人仍舊很多,在美國,所有重大車禍事故中,有超過30%涉及酒后開車。在飲酒最盛的夜間時段,這個比率高達近60%。總的來說,平均每140英里行車路程中,就有1英里路程是酒后開車,相當于每年有210億英里的酒后駕車。
話說回頭,你在朋友家的派對結束時,決定不開車,改而走路回家,反正只有1英里路嘛。你找到你的朋友,感謝他舉辦的這場派對,并告訴他你打算走路回家,他十分贊成你的明智判斷。
可是,他應該贊成嗎?我們都知道酒后駕車有多危險,但酒醉后走路呢?這個決定真的那么容易嗎?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數(shù)字。每年有超過1000名喝醉的行人死于交通意外,他們偏離人行道,走上城市街道;他們躺在鄉(xiāng)間道路上休息;他們搖晃莽撞地奔跑穿越車水馬龍的公路。相較于每年跟酒醉相關的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shù)(約1.3萬人),死于交通意外的酒醉行人數(shù)目相當少,不過,當你選擇酒醉走路或駕車時,要看的并不是這些總數(shù)。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以平均每英里來看,到底是酒醉駕車比較危險,還是酒醉走路比較危險?
平均每位美國人每天在住家或工作場所以外的地方先走約半英里路,16歲以上的美國人約2.37億人,所以,算一算,可駕車年齡的美國人每年在外行走430億英里。若我們假設這些行走里程中,平均每140英里中有1英里是酒醉走路(相同于酒駕的里程比例),這相當于每年有3.07億英里的酒醉走路。
用這些數(shù)字來算一算,你會發(fā)現(xiàn),若以平均每英里來看,酒醉行人因交通事故致死的幾率。比酒駕者因交通事故致死的幾率高出8倍。
還有一項重要警告:酒醉行人通常只會導致自身受傷或死亡,不會導致他人受傷或死亡,但酒駕者就不同了,在涉及酒精的死亡車禍中,36%的受害人是乘客、行人或其他駕駛人。不過,就算把那些無辜死亡者排除在外,以平均每英里來看,酒醉行人因交通事故致死者,仍是酒駕肇事致死者的5倍。
憑此數(shù)據(jù),在離開朋友家的派對時,你的決定應該很明顯:開車比走路安全。(當然啦,少喝點,或是叫輛出租車,會更安全。)
海外星云 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