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中央芭蕾舞團在剛剛落成的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首演了新創(chuàng)作的中國版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開啟了中芭與北大長達10年的友好合作。光陰如梭,過去幾年中,許多當年看過中芭多部經(jīng)典劇目的學生已經(jīng)離校,中芭的演員也不斷在更迭之中。應廣大師生的要求,也為紀念中芭與北大的友好合作,中芭決定復排一批當年在北大首演的芭蕾精品,其中分別于2001年和2005年在北大首演的丹麥學派經(jīng)典芭蕾《練習曲》和羅蘭·佩蒂大師的杰作《卡門》作為首選劇目將于2010年4月初在北大講堂公演。
法國芭蕾編導大師羅蘭·佩蒂是北大師生非常熟悉世界級芭蕾編導的大師。2005年11月,耄耋之年的佩蒂大師親臨北京,為中芭排演了他的代表作《卡門》《阿萊城姑娘》和《年輕人與死亡》,2006年夏,又排演了他的《平克·弗洛伊德芭蕾》(俗稱“搖滾芭蕾”),這些作品的首演都安排在北大講堂,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在20世紀世界芭蕾史上,羅蘭·佩蒂是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傳奇式人物之一,年輕時他就是一位杰出的芭蕾演員,但是他創(chuàng)作熱情并不亞于其表演天賦。1949年2月在英國倫敦,當時還是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主要演員年僅25歲的羅蘭·佩蒂便根據(jù)法國19世紀偉大作曲家喬治·比才同名歌劇創(chuàng)作出芭蕾舞劇《卡門》,并與他的妻子、芭蕾明星琪琪·讓梅爾共同領銜首演,轟動一時,并且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