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奎
渝利鐵路御臨河雙線特大橋中心里程為DK 28+836,橋梁全長 1684.73m,孔跨布置為:2-24m+2-32m簡支梁 +(44+2×80+44)m連續(xù)梁 +40-32 m簡支梁。其中 5號,6號,7號為水中主墩,為 16根 φ2.0m樁基礎(chǔ),樁長 11m~14m;承臺長 16.1m,寬19.4m。
御臨河為江北區(qū)與渝北區(qū)的分界,常年流水,枯水季節(jié)水深1.5m~2.5m,河面沿線路方向?qū)?120m,6號墩位于御臨河河道正中間,墩中心距兩岸均為 60m。地層巖性:上覆第四系沖洪積層,下伏泥巖夾砂巖、砂巖,河床裸露,無泥沙覆蓋層。施工期間水面平均標高 164.3,河床底標高 162.5。每年 9月至次年 4月份蓄水期間水深 11m~14m,6月~8月份受夏季雨水影響,水位變化也有 2m~4m(164~168)。
鋼板樁圍堰:河底為泥巖夾砂巖,質(zhì)地較硬,且?guī)r層裸露無泥沙覆蓋層,鋼板樁不能打入巖層中,所以不能選擇鋼板樁圍堰。
水中鋼圍堰:由于鋼圍堰的設(shè)計加工需要2個月,鋼圍堰拼裝的施工時間在5月底,這時御臨河水面平均標高164.3,水深1m~2m,不能滿足大型船只通行和浮吊的施工作業(yè)要求,鋼圍堰的運輸必須考慮棧橋至墩位處;由于設(shè)計承臺低于河床巖面以下,鋼圍堰定位、勘巖須筑島;為保證鋼圍堰刃腳不被破壞,承臺開挖必須進行淺孔小臺階控制爆破;鋼圍堰的接高必定給出碴帶來難度,降低工效。進入9月份后還需考慮大型水中作業(yè)設(shè)備,施工準備工作多,成本巨大。
鋼筋混凝土圍堰:除接高采用模筑混凝土外,與鋼圍堰類似也需要鋪設(shè)棧橋、筑島、淺孔爆破、鋪設(shè)作業(yè)平臺等工序,工序較多、施工準備時間長、施工成本高,所以也不合理。
編織袋土圍堰:施工時在圍堰的內(nèi)外側(cè)堆碼沙袋,內(nèi)填粘土。減少施工工序,有效利用枯水期進行承臺開挖和樁基礎(chǔ)施工,滿足安全和速度要求的同時也滿足環(huán)保的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鉆孔:從工期角度:假如配備 4臺鉆機,鉆孔5d,清孔以及澆筑混凝土1d,移鉆機并作準備工作1d,即 7d一個循環(huán),共4個循環(huán)28d;從場地角度:4臺鉆機最少需要蓄漿池2個,沉淀池1個,場地布置困難,泥漿處理需要成本大。
挖孔:從工期角度:16個孔全部同時開挖,24h循環(huán)作業(yè),成孔80cm/d,11m樁長共需14d,能有效縮短樁基施工時間。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認為可以采用人工筑島、承臺整體爆破、樁基人工開挖方案,搶在6月份暴雨前完成了承臺混凝土澆筑。
在選定了基礎(chǔ)施工方案后,對御臨河大橋6號墩基礎(chǔ)施工所需完成工程量進行計算,并按工程量進行了工期倒排。
準備階段從 2009年 3月10日開始,至5月31日前完成承臺混凝土澆筑,工程進度推進時間表見表1。
表1 工程進度推進時間表
考慮到河床寬度,筑島后過水斷面及土圍堰堰體穩(wěn)定,棧橋設(shè)計鋼管樁基礎(chǔ),5跨共57m長、寬 4m,標高取 166.8(施工期間水面平均標高164.3),高出水面2.5m。為方便現(xiàn)場施工墩位處搭設(shè)鋼管腳手架簡易施工平臺,鋼管樁基礎(chǔ)采用 6根 φ20鋼管,20工字鋼做墊梁,3根40工字鋼做縱梁,汽車吊、裝載機配合,2009年 3月 12日開始施工,3月 31日完成棧橋拼裝(見圖1)。
共6.3萬個編織袋,裝載機運輸,本環(huán)節(jié)以草袋堆碼為主控因素(見圖2),合理的人員配備及安排成為圍堰施工的主控點,既要滿足施工的要求,也要防止人員堆積造成浪費。圍堰施工于4月 1日開始施工,4月20日完成圍堰施工。
御臨河雙線特大橋 6號墩承臺長 19.4m,寬 16.1m;河底巖層面至承臺基坑底面最深 5.2m,最淺 4.3m,承臺基坑采用潛孔鉆一次整體爆破,內(nèi)部沿承臺寬度方向按 2m間距共布置 7排炮眼;沿長度方向按 3 m間距布置炮眼,且錯位布置;承臺邊線按1m間距布置;孔徑 110mm,孔深 5.3m~6.5m。在承臺小里程右側(cè)布置一個 2m×5m大小集水井,方便承臺及樁基施工時抽水且不干擾基坑內(nèi)部正常作業(yè)。
起爆順序:如圖3所示,爆破分別采用 1段、5段及 9段導(dǎo)爆管分段控制爆破?;硬捎脙膳_ 320挖機清理,其中一臺下至基坑內(nèi)倒運石方至圍堰邊,另一臺挖機位于圍堰上裝車,采用拉土車運送至棄碴場。本環(huán)節(jié)于 2009年 4月 23日開始施工,于 2009年5月 5日完成整體爆破,于 2009年 5月 10日完成基坑清理。
6號墩位于河道內(nèi),基礎(chǔ)范圍內(nèi)巖石裸露,質(zhì)地堅硬,施工過程中為解決樁基爆破有效進尺的問題,采用淺孔鉆機在各樁中間預(yù)先施鉆 φ110mm孔至樁底,其他炮眼圍繞布置。實踐證明此方法極大提高了爆破的有效進尺,原本鉆眼 1.2m,有效進尺僅40cm~50cm提高到 80cm以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 16根樁基同時開挖,樁頂?shù)陀趪唔?7 m,現(xiàn)場施工中采用 5副簡易扒桿解決開挖石方轉(zhuǎn)運問題,一臺挖掘機和 25 t吊車解決開挖石方的垂直提升問題。本環(huán)節(jié) 2009年 5月11日開始挖孔,于 2009年 5月 28日完成所有樁基挖孔作業(yè)。
樁基混凝土采用水下灌注,汽車泵泵送入倉。樁基混凝土灌注時根據(jù)樁基開挖完畢的先后順序,避開爆破工序,利用出渣時間進行樁基混凝土灌注。這樣在最后樁基開挖完畢時,16根樁基僅 3根未灌注,為基礎(chǔ)早日出水面壓縮了時間。
承臺鋼筋由上至下分為四層,底層鋼筋施作完畢后,搭鋼管架至上層鋼筋網(wǎng)位置,調(diào)整水平定位鋼管的高度,使頂層鋼筋位置在允許偏差之內(nèi),全部鋼筋綁扎完畢后拆除部分鋼管,未拆除部分作為循環(huán)水管加以利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對堰體周圍滲水處要不間斷抽水,混凝土緩凝時間在 12h以上,由滲水量較小處向較大處分層澆筑,于 2009年 6月 10日 ~16日完成混凝土澆筑。
1)充分掌握河道水文資料,了解當?shù)貧夂驐l件是制定水中墩施工方案的關(guān)鍵。渝利鐵路2009年年初上場時御臨河橋位處水深 10m,設(shè)計為鋼圍堰基礎(chǔ)施工方案,由于三峽大壩是第一年進行試驗性蓄水,當進入 3月份后,水位就已提前兩個月降至 165左右,我部根據(jù)從三峽樞紐建設(shè)運行管理局了解到蓄水方案后果斷對原設(shè)計方案進行了優(yōu)化,是本橋施工的關(guān)鍵。
2)圍堰內(nèi)填土施工要連續(xù),受天氣影響停頓后要將端頭受沖刷部分挖除,避免細顆粒沖走后,形成滲漏帶。
3)本橋 6號墩基礎(chǔ)承臺采用潛孔鉆一次爆破開挖,樁基利用潛孔鉆鉆孔后形成的臨空面提高爆破有效進尺,縮短了施工時間,為方案成功實施提供了保證。
4)為保證河道有效過水斷面,鋼棧橋和堰體高度定位在 166.8,進入 6月份降雨后洪水漲幅在 2m~4m,在進行承臺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洪水會超過堰體,6號墩承臺施工就是在樁基混凝土澆筑后,避開兩次洪峰后進行的施工。
5)整個 6號墩基礎(chǔ)施工強調(diào)工序時間受控,這對項目管理人員現(xiàn)場經(jīng)驗、施工人員熟練程度有一定要求。
[1] 趙 斌.陡坡裸巖河床水下橋梁基礎(chǔ)施工[J].山西建筑,2009,35(1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