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紅
2010年7月30日,享譽海內外的我國著名力學專家、應用數(shù)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辭世。他學貫中西,名震遐邇,德高望重。他一生勤奮學習,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懷,時刻將祖國利益放在心中。20世紀60年代,他被周恩來總理稱為科學家中卓有成就的“三錢”之一。他的青春歲月,大多是在留學海外如饑似渴地學習和科研中度過的。他雖然身在海外,心中卻一刻都未曾忘記祖國。學成后,他義無反顧回歸祖國。當年,在各方面條件都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他寧愿放棄國外的優(yōu)厚待遇,想方設法沖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建設奉獻終身,永不言悔。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他的行動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肅然起敬。
1912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于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鄉(xiāng)七房橋村。當?shù)赜芯渌渍Z:“十只黃狗九只雄,十個先生九個窮?!?0世紀初,中國正處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西學東漸,國學衰微之際。錢偉長就出生在這一時期一個具有國學功底、創(chuàng)辦新學的貧窮的詩書家庭。無錫毗鄰太湖,是個魚米之鄉(xiāng)。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當?shù)剡€延續(xù)著義莊制度。由于做私塾先生的祖父早逝,錢偉長的父親錢聲一(錢摯)和叔父錢賓四(錢穆)就是靠從錢家的義莊領取糧米,艱苦求學的。他們在家鄉(xiāng)七房橋辦起了第一座新式小學,又到其他小學任教。少年錢偉長有時就寄住在父親和叔父的老師宿舍里。錢偉長的父親上奉父母,下養(yǎng)妻子和兒女,還要教育四個弟弟,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他的母親王秀珍和善而勤勞,除操持家務外,還養(yǎng)蠶、挑金花菜、糊火柴盒貼補家用。清貧的幼年生活磨煉了幼小的錢偉長,母親的賢良品德幫助他在曲折的一生中造就了獨立支持的精神力量。他五六歲就開始幫助父母分擔部分生活擔子:挑金花菜、撈魚蝦、糊火柴盒……
7歲過后,錢偉長開始接受啟蒙教育。在小學堂,仍是邊讀書邊為家里干活。
小學畢業(yè)后,錢偉長雖然渴望像有錢人家的孩子一樣升學,可是畢竟家里太窮,他只得輟學做工。1925年,由于父親受聘的學校薪水高了些,錢偉長才有了繼續(xù)學習的機會。他先入了工商中學,又進了著名的學者唐文治所開辦的國學專修學校,又插班到了無錫縣立初中二年級。不久,又考入了叔父錢穆任教的蘇州中學高中部。
蘇州中學的數(shù)學老師嚴曉帆,西洋史老師楊人緶,中國史老師呂叔湘,地理老師陸侃輿,都給錢偉長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文學課則由他的叔父錢穆任教。他經常在嚴曉帆老師的宿舍里晚自修,在理科方面有了一些進步。在蘇州中學,他的文史成績名列前茅,數(shù)學、物理、生物、英語卻因以前沒有學過,成績很不好。面對困難,錢偉長沒有退縮,他白天聽老師講課,晚上熄燈后還自學兩三個小時。別的同學用一分的勁兒,他用十分的勁兒,整體成績終于趕上來了。
可是,父親猝然病逝,接著,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先后夭亡。給了錢偉長沉重的精神打擊,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生活。無奈,他只能依靠叔父的接濟繼續(xù)學習。
步入青年時期的錢偉長文史成績優(yōu)異,但他為了科學救國而棄文學理,自強不息,闖開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大門。19歲那年,中學畢業(yè)后的他以優(yōu)異的文學和歷史成績考取清華大學和上海吳蘊初的清寒獎學金。按照他的成績,學校準備分配他到中文系或歷史系學習。那時清華大學文學院有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陳寅恪、雷海宗、俞平伯、楊樹達等著名教授,而錢偉長對古文和歷史都有興趣,究竟是進中文系還是入歷史系?錢偉長最終選擇了學物理。這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在緊張的高考后,錢偉長散步在上海外灘上,來到公園門口,一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擋住了去路。他頓時感到自己的人格蒙受了極大的恥辱,一股憤恨涌上心頭,心中罵道:“不就是因為你們手中有飛機大炮,才敢在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嗎!”從那時起,他萌生了棄文學理、救國圖強的念頭。
清華大學畢業(yè)照
就在錢偉長入學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的東三省,蔣介石卻奉行不抵抗政策。一時間,全國青年學生紛紛舉行游行示威,呼吁抗日。當天,錢偉長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這個震驚中外的消息,科學救國的熱情進一步堅定了他棄文學理的決心。
對此,錢偉長始終記憶猶新:“我聽了這消息就火了。年輕嘛,沒飛機大炮,我們自己造!我下決心不學歷史了,要學造飛機大炮。有老同學告訴我,你進物理系吧。但是,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怎么也不肯收我?!币驗閰怯杏柨紤]到錢偉長的物理僅得18分,開始的時候堅決不答應。
但是,錢偉長鐵了心,矢志要學物理。為了轉專業(yè),他天天跑吳有訓辦公室,跑了一個星期。吳有訓八點鐘去上課,錢偉長七點三刻就到了。
吳有訓被這個年輕學生的熱情和執(zhí)著精神所打動了?!斑@樣吧,你那么堅決,給你試讀??捎幸粋€限制,因為現(xiàn)在想進物理系的學生太多了,在一年中,你普通化學、普通物理、高等數(shù)學這三門課必須都達到70分?!卞X偉長欣然接受了這個條件。吳有訓的通融,為日后造就一位人類工程物理天才提供了通道。
為此,錢偉長不得不拼命學習。他憑著刻苦精神,攻克了學習上的一道道難關。一個學年下來,他各門功課的成績均在70分以上。后來回憶起那段青春崢嶸歲月的求學歷程,錢偉長深情地說:“那時候跟我一樣拼命的有華羅庚。我是很用功的,每天早晨5點到科學館去背書,可是華羅庚已經背完了?!?/p>
那時,清華物理系有吳有訓、葉企孫、薩本棟、趙忠堯、周培源、任之恭等多名講課精彩且實驗投入的知名教授;系里又經常有研討會,還時有歐美著名學者(諸如玻爾、狄拉克、郎之萬等)來校訪問演講,讓他們有緣與大師交流,洞悉了物理學最前沿的景觀。在吳有訓、葉企孫等恩師的鼓勵下,錢偉長還選學了材料力學、工程熱力學、近世數(shù)學、化學分析諸學科,聆聽了信息論泰斗維納在電機系的演講和空氣動力學權威馮·卡門在航空系的短期講學;選學了熊慶來的《高等分析》,楊武之(楊振寧之父)的《近世代數(shù)》,黃子卿的《物理化學》和薩本棟的《有機化學》。作為一名物理系的學生,錢偉長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諸領域都廣泛涉獵,為日后建造學科“金字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錢偉長在物理系苦讀了四年,變成全班物理學得最好的學生。等他從清華大學畢業(yè)時,吳有訓教授已經非常器重這個有志氣的青年人了,還把他改為自己的研究生。
1939年8月1日,錢偉長與清華大學中文系同學孔祥瑛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結婚,吳有訓先生主持了簡單的婚禮。3周后,中英庚款會公布他和林家翹、段學復、傅承義、郭永懷等9位西南聯(lián)大同學考取了第七屆留英公費生。
1939年9月2日,中英庚款會第七屆留英學生22人抵達香港時,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所有赴英客輪扣作軍用,錢偉長等學生的留學計劃也被迫延期。
在返回昆明等候通知的時候,錢偉長從王竹溪那里借到拉夫著的《彈性力學的數(shù)學理論》,仔細研讀后發(fā)現(xiàn)當時國際學術界關于彈性板殼理論十分混亂,不僅板、殼分開,而且各種不同形狀的板殼有不同的方程。于是,錢偉長決心尋找一種統(tǒng)一的以三維彈性力學為基礎的內稟理論??嗫嗦袷讛?shù)月,他以高斯坐標張量表達的微分幾何來表示變形和應力分析之創(chuàng)新思想,居然獲得了前所未聞的統(tǒng)一內稟理論。
3個月后,當中英庚款會做好了所有準備時,他卻和同學們一起選擇了放棄。錢偉長回憶說:“因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還有不少名教授,都逃難到加拿大去了,所以讓我們改去加拿大留學,說是中英庚款會的負責人在上海英租界等你們。船到了,那是‘俄國皇后號’。早上8點上船了,中英庚款會的負責人就把護照發(fā)給我們。他倒是好意,說你們過日本的時候啊,息船3天,沒事,可以到橫濱去玩玩。一看簽證,我們就火了,日本占領我國領土,我們受了那么多苦,還簽證跑那里干什么?當場有留學生把護照扔進黃浦江里了,22人全下了船。結果負責中英庚款會的那位英國人承認自己錯了。他說我們不懂得你們中國人的愛國心,你們先回去再說?!?/p>
1940年8月初,庚款會再度將錢偉長等留學生召集于上海,坐“俄國皇后號”郵輪從上海起航赴加拿大。9月中旬終于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開始了艱辛的公費留學生涯。這也是多倫多大學首批接受中國研究生。
錢偉長和林家翹、郭永懷同時師承應用數(shù)學系的辛祺教授。師生第一次見面,辛祺教授就發(fā)現(xiàn)自己和錢偉長都在研究彈性板殼的統(tǒng)一內稟理論,只是導師宏觀、學生微觀而已。盡管當時所得到的結果還不能統(tǒng)一,但深信既是同一實質,必將能統(tǒng)一。也就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即決定師生分兩段寫成一篇論文,投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祝賀馮·卡門教授60歲誕辰。祝壽論文集于1941年夏季刊出,共24篇論文,作者均為“二戰(zhàn)”時集聚北美的知名學者,如愛因斯坦、馮·諾伊曼、鐵木辛柯、科朗等,錢偉長是唯一的中國青年學子。這一旗開得勝之舉增強了他的自信和中國留學生的知名度。經過一年努力,錢偉長打通了宏觀理論與微觀理論的通道,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錢偉長提出了 “錢偉長方程”,成為當時與愛因斯坦齊名的數(shù)學家,而他年僅28歲。
1941年6月,他獲得多倫多大學應用數(shù)學碩士學位;10月,又完成博士論文。因為學校規(guī)定須讀滿三年才能得到學位,所以錢偉長于1942年春季參加了加拿大國家研究會主持的應用數(shù)學特種委員會的工作。1942年底,錢偉長成為美國數(shù)學學會正式會員,并離開多倫多,轉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馮·卡門教授主持的噴射推進研究所工作。
多倫多大學博士照
加州大學的航空系也吸引了錢學森、林家翹、郭永懷等中國學子。錢偉長和錢學森等人朝夕相處,十幾年后這些人都成了中國航空事業(yè)的棟梁。
錢偉長在美國主要從事彈道計算和各種不同類型飛彈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他通過反復研究和計算,首次提出判明人造衛(wèi)星在天際運行的軌道由于能量消耗,每繞地球一周將降低多少高度的簡便計算方案,以及火箭彈道的微分修正等,在初期的人造衛(wèi)星軌道計算上作出了貢獻。他還完成了有關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彈型設計、高空氣象火箭研究。1944年夏,由于錢偉長在航空研究上的成就,他成為美國航空科學學會正式會員,并在得克薩斯州白沙試驗場進行下土式火箭發(fā)射實驗和液體火箭發(fā)射實驗。同年秋,他在美國航空工程學會上宣讀了《超音速對稱錐流的攝動理論》,這是國際上第一篇這方面的論文。這年美國應用數(shù)學季刊分三期連載了錢偉長的博士論文的基本部分。其中一個重要方程,還被稱為“錢偉長方程”。
錢偉長和林家翹、錢學森一道,為馮·卡門所看重,成為世界火箭、宇航工程的開拓者。他們以自己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作出了貢獻。二戰(zhàn)中法西斯德國野蠻轟炸英國,以后又以新制的V1、V2 型火箭相威脅。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美國求援,美軍方將此事交給噴射推進研究所。錢偉長和林家翹等對此加以分析,發(fā)現(xiàn)德國火箭是從歐洲西海岸向倫敦發(fā)射的,多數(shù)落在倫敦東區(qū),這便證明德國火箭已采用了最大射程攻擊倫敦。于是他們提出,只要在倫敦地面造成假象,好像市中心被多次擊中,以蒙蔽德國飛彈仍按原射程攻擊,倫敦市中心就可避免造成實質性破壞。英國軍方采用了這項建議。丘吉爾后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到此事,非常感激地說:“美國青年真厲害?!彼徊恢箓惗厥袇^(qū)免遭襲擊的其實是“中國青年”。
1943年至1946年期間,錢偉長主要從事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計算設計、火箭彈道計算研究、地球人造衛(wèi)星的軌道計算研究等,也參加了火箭現(xiàn)場發(fā)射試驗工作等。同時還在馮·卡門教授指導下,完成了變扭的扭轉和水輪機斜翼片的流動計算,以及超音速的錐流計算等重要研究課題。1946年,他與馮·卡門合作發(fā)表了《變扭率的扭轉》一文。馮·卡門曾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為經典的彈性力學論文。這幾年確實是錢偉長一生科研的多產期。
錢偉長、孔祥瑛夫婦
由于錢偉長在美國研究的是火箭、導彈技術,有關方面希望他能夠留下來。
科研越多產,錢偉長懷念祖國與親人的情思也越強烈。正當錢偉長的工作得心應手、卓有成就而在美國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祖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傳到了大洋彼岸,他的心早就飛回了祖國。他毅然地選擇了回祖國去。他多次向導師提出回國的請求,卻遭到了導師的拒絕。
該怎么辦呢?錢偉長苦思冥想。一天,他心中豁然開朗起來:看來直接如實說出返鄉(xiāng)救國的要求是無法讓導師接受的,那么,就得采取迂回變通的策略了。過了幾天,錢偉長用懇求的語氣對導師說:“您知道,我出國已經7年,我很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從未見過面的孩子,請給我一個探親假吧!”這個請示果然得到了馮·卡門的同情。他答應錢偉長回國探親,并一再叮囑他早日回來。
因為錢偉長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機密,美國軍方對他回國很不放心,于是他制造了短期探親的假象迷惑美方:輕裝簡從,將大量的書籍、資料留在了辦公室,還給住所預付了半年的房租,就連剛剛晉級增加的薪水也沒去動。
就這樣,錢偉長以“久離家園、懷念親人”為由,取得回國權。
1946年5月,錢偉長從洛杉磯搭貨輪返至上海;8月初,他又從上海搭輪船經秦皇島回到闊別8年的北京清華園。當時他才34歲。
隨即,錢偉長在母校清華大學當了一名普通教授?;貒蟮腻X偉長,立即投入了重建清華大學的工作中。9月,愛妻孔祥瑛自成都攜已6歲的兒子元凱赴京,錢偉長才第一次見到兒子。那年月物價飛漲,由于當時國家窮、薪水低,身為教授,錢偉長卻入不敷出,生活困難。到第二年冬季,長女開來又出生。為了生活,他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學講課,仍不得溫飽,只得向單身同事、老同學彭桓武等借錢度日。
一天,美方托人給錢偉長送來了護照,并承諾他全家赴美給予優(yōu)厚待遇的條件。一張薄薄的表格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 “若中美交戰(zhàn),你是否忠于美國?”選擇 “YES”,他便可以順利到達 “天堂”般的美國;選擇“N0”,便意味著將失去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仍在國內受窮受苦。錢偉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 “N0”。
后來,錢偉長深情地回憶:“1948年錢學森從美國回來了,他是回來結婚的。他來看我,看我很可憐。那時工資是15萬金圓券,只能
買兩個暖瓶,叫我怎么過日子?回國之前,我在美國的年收入是8萬美金。錢學森說,美國特區(qū)研究所(GPL)還希望我回去。我當然不想回去,可是那時的艱苦讓我的生活與科研都發(fā)生極大的困難。于是要到美國大使館簽證。問我你信什么教?我說我沒教。他說不行啊,沒教在美國人看來,你是無教之徒,是野蠻人。后來他說這樣,你填孔教。最后一條,我填不下去了,講中國和美國打仗的時候,您忠于中國還是美國?我當然忠于中國了,我是中國人,怎么能忠于美國?我就填了一個 ‘N0’。結果就因為這個,他們不讓我去了。”
“這一點是毫不猶豫的。我是忠于我的祖國的?!卞X偉長反復強調。
時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的錢偉長教授(前右),應邀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講課,并認真解答師生們提出的問題(資料照片)
為了生活,更為了實現(xiàn) “科學救國”的抱負,在新中國成立前,錢偉長幾乎 “承包”了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工學院三校的基礎課應用力學和材料力學,物理系的理論力學、彈性力學等課程,還擔任 《清華工程學報》主編等審稿工作。教學之余,錢偉長繼續(xù)在潤滑理論、圓薄板大撓度理論、錐流和水輪機曲線導板的水流離角計算等領域不懈科研,撰寫并發(fā)表了8篇有影響的論文。
1949年3月,清華大學成立了校務委員會,由葉企孫任主任,張奚若、吳晗任副主任,周培源為教務長兼常委,費孝通和錢偉長為副教務長兼常委,陳新民為總務長。1952年院系調整后,錢偉長被任命為純工科的清華大學教務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院士)。1956年錢偉長又被任命為清華大學副校長,仍兼教務長和力學教授。
繁忙的教學與科研之外,錢偉長還為北京各所高校培訓應用數(shù)學與力學的師資,1956年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1951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之初,錢偉長就兼任數(shù)學研究所力學研究室主任。錢學森回國后建立了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錢偉長又兼任了副所長。1955年中科院學部成立,錢偉長成了第一批被選聘的學部委員,并兼任中科院學術秘書。值得指出的是,1954年至1956年,錢偉長還花大量精力參與由周總理親自領導的制定我國自然科學12年規(guī)劃的工作,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也就是在規(guī)劃研討會上,周總理公開贊譽錢學森、錢三強和錢偉長為“三錢”。此外,1953年,錢偉長還參與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就是在忙得連喘氣都很緊張的情況下,錢偉長還是沒有打亂自己的科研節(jié)奏。憑著讓新中國科技早日騰飛的滿腔熱情,這幾年,他成績卓著,先后發(fā)表了20多篇科研論文,出版了 《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等專著。
錢偉長這樣的科學家,在那段非常歲月里,也苦度了26個春秋。
錢偉長是位很有主見的教育工作者。他主張:教學必須與科研相結合,教師除了必須結合生產實踐,還必須通過科研工作才能不斷擴大知識領域,掌握新知識,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而且要指導學生能了解這門學科所存在的問題和發(fā)展的方向,否則教師只能照本宣科,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大學教育應打好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工科學生要有理科基礎;大學專業(yè)不應分得過細,不能設想許多知識都要在學校里由教師一一講過,因為學生畢業(yè)后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是復雜多樣的,再說科技還在日新月異地發(fā)展、更新著,學生更需要有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錢偉長還認為工程師必然是在長期建設工作的實踐中鍛煉成長的,不可能在大學的“搖籃”里培養(yǎng)出來……
這些與當時蘇聯(lián)教育思想相悖的不合社會潮流的見解,竟在清華大學引發(fā)了一場歷時3個月的大辯論。
為了回答各方責難,錢偉長于1957年1月31日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高等工業(y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問題》一文。
始料未及的是,很正常的教育理念的論爭卻在當年6月的“反右”運動中,以政治結論而告終:錢偉長被錯誤地劃為“右派”,并由此撤銷一切職務,停止一切工作,僅保留教授職稱,從一級降為三級。家庭也遭牽連,兒子元凱盡管成績優(yōu)秀也與大學無緣……
1960年,錢偉長被摘掉了“右派”帽子,但并沒有恢復他的正常教學工作??釔劢虒W與科研的錢偉長只能轉入“地下”。一些懂行的專家請他開設各類講習班,諸如,為北京地區(qū)冶金學界講授“晶體彈性力學”,為航空學界講授“空氣彈性力學”,為力學界講授“顫振理論”,等等。聽講者少則數(shù)十人,多則數(shù)百人,而且都是系統(tǒng)講座,常常連續(xù)開講數(shù)月至半年,為我國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當年的聽講者中不少人已成了我國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甚至成了院士。
這是錢偉長(中,當時為清華大學教授)和教員們一起進行科學實驗(資料照片)
錢偉長除了“地下教學”與“地下科研”外,還頑強地進行“地下咨詢”。他曾代葉渚沛院士起草了加速推廣轉爐的建議書,設計了高爐加壓頂蓋機構和強度計算;在李四光的懇求下,錢偉長研究了測量地引力的初步設想措施,并推薦反右后流放到新疆的他的研究生潘立宙去從事該項研究;為國防部門建設防爆結構、穿甲試驗、潛艇龍骨計算提供咨詢;為人民大會堂眺臺邊緣工字梁的穩(wěn)定提出增強方案;為北京工人體育館屋頂網絡結構提出計算方法……
令錢偉長痛苦的是,1964年他總結十幾年的科研結晶所撰的創(chuàng)新論文——《關于彈性力學的廣義變分原理及其在板殼問題上的運用》竟被《力學學報》以“不宜發(fā)表”為由而退稿。4年后,日本學者鷲津久一郎在美國出版的《彈塑性力學中的變分原理》表達了相似的論點。
在十年動亂中,錢偉長的遭遇更是慘不忍睹了。除了皮肉受盡折磨,精神痛苦更是苦不堪言。書籍資料大都散失,科研教學根本無法進行。但是,錢偉長堅信:這都是暫時的,一個國家不可能這樣長期混亂下去,總有一天要恢復建設。他沒有喪失信心,沒有消極悲觀,只是春天盼秋天,今年盼明年,沒想到這一盼就是10年之久。
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錢偉長終于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1970年,錢偉長接受了接待國際友人的外交任務,相繼接待了荷蘭名導演伊文思、美國作家斯諾以及韓丁、英國記者格林等。1972年,錢偉長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訪,進行學術交流,他重返科研戰(zhàn)線出現(xiàn)轉機。
1979年夏,黨中央以文件形式對被錯劃為“右派”的55名黨外人士予以改正,并恢復名譽,錢偉長是其中還活著的七人之一。1983年1月12日,錢偉長調任上海工業(yè)大學校長,重新獲得了全心全意為黨和國家教育事業(yè)不懈奮斗的條件,成為人生新的起點。
到上海工業(yè)大學任校長后,錢偉長倡議 “拆掉四堵墻”:學校與社會之墻;校內各系科、各專業(yè)、各部門之墻;教育與科研之墻; “教”與 “學”之墻。為此,他抓師資隊伍建設,抓科學的學制建設,抓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抓學校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
1980年,錢偉長率團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國際中文計算機會議,并公開表示: “中文計算機將由中國人自己搞,我們自己將做出世界上最實用的、最優(yōu)化的中文計算機來?!被貒?,即組織了中文信息研究會。
由于錢偉長深厚的物理學基礎和漢文化根底,在1985年就獨創(chuàng)了宏觀字形編碼法,俗稱 “錢碼”。 “錢碼”以高速易學聞名于世,為IBM機所采用,并獲得1985年上??萍及l(fā)明獎。
1980年后,錢偉長的社會政治活動也日益增多,相繼被選為民盟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常委和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執(zhí)行會長、 《中國大百科全書》和 《辭海》副主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編審委員會委員等。這20多年,繁重的教學行政工作,多彩的政治社會活動,廣闊的學術天地,讓錢偉長的生活更富有意義。這位可敬的老人擔任上海大學校長,卻不拿學校一分錢薪金,在上海連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都沒有,常年住在學校條件很一般的招待所,只是因為有長年駐守的警衛(wèi),使簡陋的招待所顯得非同尋常。
雖然歲月催人老,但是錢偉長欣逢盛世,仍然夜以繼日地發(fā)奮工作,以補償失去的26個珍貴年華,愿以自己的點滴汗水,匯入國家建設波瀾壯闊的洪流之中。
2004年3月12日,錢偉長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些科學家的委托,給中央領導寫信,建議編研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系列圖書,該建議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2006年12月, 《概覽》項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劃撥的國家重大出版項目啟動資金。目前,科學出版社已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負責整個項目的運轉。筆者相信,該項目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傳播科學、創(chuàng)造未來,必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斯人已去,風范長存。錢偉長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杰出貢獻,將永遠激勵我們在科學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題圖 錢偉長
責任編輯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