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課,老師就說要帶我們去捉螞蚱。一聽到“螞蚱”這個詞,大家個個躍躍欲試,恨不得一個跟頭翻到操場上去。
一到操場的草地上,大家就忙開了!你瞧,有的同學先用腳撥弄草,把螞蚱驚得四處亂飛,然后“趁火打劫”,輕而易舉就捉住了一只;有的緊盯一只螞蚱不停地追,趁它喘氣的時候猛地一捂,就把它“俘虜”了;有的兩三個人合作一起捉螞蚱,也是手到擒來……
我也不甘示弱,可任憑我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捉不到一只螞蚱。我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哎,我決定改變戰(zhàn)術,先不用腳踢草,而是悄悄地移動腳步,仔細尋找螞蚱所在位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它撲過去。嘿!一只小螞蚱被我摁住了。你瞧:它綠色的大腦袋,頭頂上的兩根觸須就像豎著的天線;眼睛綠中帶黑,很漂亮;嘴像夾子一樣,不停地一張一合;身上還有兩件逃生的寶貝——兩對薄薄的翅膀和一雙強健有力的腿。我發(fā)現(xiàn),
它的腳上還有一排鋸齒狀的鉤子,手指頭剛碰上去它就使勁蹬了我一下。小家伙,
真厲害!
這時,聽到老師喊“十分鐘到了”,我依依不舍地將這個小生命放回了大自然。
點評
小作者的語言非常生動,把捉螞蚱的過程寫得活靈活現(xiàn),從“趁火打劫”“俘虜”“迅雷不及掩耳”等詞語可以看出他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強。
(點評 指導老師 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