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英國,人們的腦海里總是會浮現(xiàn)出戴著禮帽的優(yōu)雅老派紳士的形象,這讓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在英國國家館的公園里悠閑地享用傳統(tǒng)的下午茶。然而,年輕的英國設計師赫斯維克卻試圖顛覆人們對英國的固有印象,他用一個長著6萬多根“觸角”的方盒子,將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英國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讓數(shù)以萬計的種子來“講故事”。
走進上海世博會英國館6000平方米的場地,最吸引觀眾眼球的就是位于一角的20米高的圓角立方體,它也是英國館最主要的展示空間。遠遠看去,這個沒有屋頂?shù)牧鶎訕歉叩拈_放式建筑像一朵巨大的蒲公英,它的周身一共有60686根“觸角”,這些“觸角”是用透明的亞克力桿制造的——亞克力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有機玻璃。在英國館鋼結構的外部包裹著一層木制的外殼,上面遍布圓孔,每個圓孔傾斜的角度各不相同,6萬多根“觸角”就被固定在這些圓孔中,伸向不同的方向,仿佛是從建筑物身上長出來的一樣。
設計師赫斯維克介紹,每根“觸角”的長度在7.5米左右,大部分露在展館外面。由于這些“觸角”具有一定的柔軟度,所以其上端會隨風輕輕舞動。隨著6萬多根“觸角”的搖擺,走近英國館的觀眾,會感覺整個展館都在隨風飄動,每個人每分鐘看到的英國館都不同。當然,整個展館的主體結構是穩(wěn)定的,參觀者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觸角”的秘密還不止于此,細心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觸角內另有玄機。原來每根亞克力桿里都放置了形狀、種類各異的種子,6萬多根亞克力桿里的種子全部來自云南昆明的植物園。展館在收集種子時考慮了植物品種、種子大小和觀賞性等因素,盡量選擇人們比較熟悉的植物或是長得比較有特色的植物。在由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的890多種植物種子中,既有糧食類、水果蔬菜類、油料類作物的種子,也有珙桐、銀杏等珍稀植物的種子。這些植物種子被布展者運用特殊工藝放進亞克力桿的一端。每根“觸角”里,體形較大的種子一般放置一顆,而一些細小的種子則會放上八九顆。最大的種子有小核桃那么大,最小的種子只有綠豆般大小。透過透明的亞克力桿,觀眾可以在英國館內仔細欣賞這些形態(tài)大小各異的種子。為了讓觀眾了解這些不同的種子,英國館內還備有每一種種子的介紹資料。
由于使用100多攝氏度的亞克力溶液澆鑄,種子最終不可避免地會發(fā)黃變色,但施工方改進了工藝,保持了這些種子的生命力。據(jù)介紹,這些亞克力桿里的種子,取出來后還可以繼續(xù)種植。
上海世博會結束后,這6萬多根裝有種子的亞克力桿將被切割保留下來,在英國和中國的一些學校和公園里構成景觀,其中相當一部分將留在中國的學校。設計師赫斯維克表示,用亞克力桿作為種子的容器,靈感來源于電影《侏羅紀公園》里那顆包裹著蚊子的琥珀,“我覺得,我們也可以用一個透明的東西來包裹種子,就像琥珀包裹蚊子一樣,這其中包含的是一種對新生命的渴望”。
(據(jù)《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2月26日及《東方早報》2009年12月15日和其他報刊資料整合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路子與你聊】
你能簡要概括一下英國館的特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