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一概念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信息,電腦一開首先登陸各大網(wǎng)站或者啟動RSS訂閱器瀏覽一番,信息量之大前所未有。甚至,我們在乘坐地鐵或者等候公交的途中也忘不了拿出手機看一看手機電子書。然而,你最近一次手捧紙質的書本,安安靜靜地享受書香與那種閱讀體驗是什么時候呢?恐怕這種感覺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jīng)很久違了。
電腦或手機閱讀的方便、低廉讓我們拋棄了笨重、成本又高的書本閱讀。直到采用E-ink技術電子書的誕生,才讓人們的閱讀方式有了一個全新的選擇。為了區(qū)分,我們約定將采用E-ink技術的電子書稱作“電紙書”。據(jù)美國趣味科學網(wǎng)站2月6日文章報道的,改變世界的7種發(fā)明和技術中,電紙書排名第一(其后分別是智能手機、個人電腦、電視、無線電、傻瓜相機、印刷機)。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電紙書會是人類進步的“電梯”嗎?這是一個命題,也是一個未知的答案。
電紙書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xiàn)
從亞馬遜發(fā)布首款Kindle以來,第三代Kindle也已經(jīng)面世,將于8月27日在140多個國家和30個地區(qū)上市。第三代Kindle相比此前的Kindle最大的特點就是“瘦身”,體型比前作減小21%,重量降低了15%,約0.25kg,屏幕仍然是6英寸,對比度也提升了50%,并具備16級灰階度,支持更多色彩的顯示,字體更黑,戶外更易觀看,降低閱讀疲勞。另外翻頁速度也提升了20%。
亞馬遜Kindle可以說是電紙書的領軍人物,也是最成功的電紙書。亞馬遜2009年底宣布,其電子圖書的銷量在12月25日首次超過了傳統(tǒng)紙媒圖書。Kindle的成功讓很多廠商跟風仿效,一年不到的時間來,國內就有數(shù)家廠商推出了自己的電紙書產品,這其中不乏一些從制造MP3音頻播放器轉型而來的廠商。除了漢王科技這個國內電紙書的先行者之外,谷歌、索尼、華碩、明基等產業(yè)巨頭也紛紛涉足。而最近的,就是7月29日盛大文學在Chinajoy上轟轟烈烈的發(fā)布了其電紙書產品——Bambook錦書。
漸別高利時代998元或許不是最低價
Kindle剛剛問世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但是又被其較高的價格所嚇怕。上市的電紙書產品市場銷售價均超過2000元。一塊5寸的電紙書顯示屏市面價為600元,6寸的約在800元左右,是整個電子閱讀器中原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塊。
但是,電子書的高利時代即將結束。3G+WiFi版本售價為189美元,WiFi版售價139美元,算成人民幣也不過1278元和940元,當然這是在美國的稅前價格,對于國內的普通消費者想要以這樣的價格買到Kindle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就拿國內來說,也不乏一些低于千元的電紙書產品。某品牌的電紙書從1499元調整到999元,盛大Bambook電紙書的內測價格也僅998元。
除了電子產品必然降價的慣性外,蘋果iPad的出現(xiàn)也把電紙書這一單一功能的產品逼上了降價的絕路。相比電紙書,iPad不僅能觀看電紙書而且還能玩游戲看電影等。更重要的是,閱讀體驗并沒有降低,翻頁速度快、刷新快,甚至在支持的電子書格式上更勝一籌,
據(jù)悉,盛大Bambook拆機后發(fā)現(xiàn)其成本至少千元以上,但是以998元的價格出售必然打的不是靠硬件賺錢的算盤。與盛大文學的有機結合,通過云中書城來賣書才是其盈利之道,這一點與亞馬遜的Kindle非常相似。據(jù)盛大文學CEO侯小強介紹,目前Bambook與盛大文學云中書城實現(xiàn)無縫對接。云中書城累計擁有近600億字原創(chuàng)文學內容、300萬部版權作品,其中90%內容將免費,10%的內容將收費。Bambook將不僅是一款硬件產品,更是一款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
亞馬遜的在線電子書銷售模式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北美的紙質書太貴了。但是在中國,盜版書籍滿大街并且網(wǎng)民長期養(yǎng)成的免費習慣,真的會有很多人愿意花錢去買電子書嗎?
不過,對于電紙書而言,硬件本身只是一個閱讀載體,在大家的硬件嚴重同質化的情況下(至少屏幕是差不多的),誰的內容更好,體驗更好,誰就能贏得用戶。一碗陽春面,就看誰的料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