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華
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立法缺陷及完善
齊玉華
(天津市南開區(qū)職工大學,天津市 300100)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婚姻家庭關系中的夫妻債務問題日益突出。分析現(xiàn)行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有關規(guī)定的立法缺陷,結合審判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完善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的立法建議。
夫妻共同債務;清償;立法建議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婚姻家庭關系中的夫妻債務問題日益突出。本文通過分析現(xiàn)行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有關規(guī)定的立法缺陷,結合審判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完善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的立法建議。
2001年九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婚姻法第41條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shù)?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边@與1980年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婚姻法32條對夫妻債務清償問題所做的規(guī)定完全一致,由于其規(guī)定過于原則且忽視債務關系的特殊性,在審判實踐中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婚姻法對該問題未作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使該部分內容在立法上仍存在缺陷,主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缺乏科學合理的界定
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僅籠統(tǒng)規(guī)定為“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但如何理解其具體含義,如何區(qū)分其與夫妻個人債務之間的界限,婚姻法無進一步的規(guī)定。實踐中,夫妻共同生活中發(fā)生債務的情況十分復雜,有的是夫妻為購房、治病而借債,有的是為從事經營活動而貸款,還有的是為夫妻一方進修、出國負債;哪些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借債時,有的是由夫妻共同出面借債,有的是夫妻一方單獨出面借債。錢借回來后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債權人往往并不知曉,一旦發(fā)生糾紛,該項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還是夫妻個人債務一般難以確認因而容易發(fā)生糾紛。
2.規(guī)定夫妻雙方協(xié)議清償共同債務不利于保護債權人權益
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可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的,由法院判決。其立法本意是為了有效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由于其忽視債的特定性,忽視債務的轉讓須經債權人同意這一債權債務關系的基本法則,致使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實踐中,一些人為了逃避債務,采取假離婚等手段,將共同財產分割給一方當事人,而將共同債務分割給另一方,嚴重損害債權人合法權益。
3.規(guī)定法院判決夫妻共同債務的分擔違背“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
根據(jù)婚姻法規(guī)定,只要離婚案件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提出共同債務分割的請求,人民法院都會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承擔比例進行判決。但事實上,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務的債權人并未向法院主張債權,人民法院逕自對該債權債務關系進行處理,實際上是一種越權行為。從民事權利的角度看,通常情況下,只有權利主體自己才有權對其權利進行主張和處分,義務人或其他不具有特定法律身份關系的人無權代其主張或處分。因此,在離婚訴訟中對夫妻共同債務分割,是對債權人訴權的一種干涉,違反了民事訴訟法“不告不理”的原則。
完善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制度,首要問題是要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概念。目前無論是法律上還是理論界對此尚無一致認可的概念。根據(jù)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原則性規(guī)定,結合最高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有關規(guī)定及現(xiàn)實情況,筆者認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當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或一方出于共同生活目的為維持生活或從事經營活動所發(fā)生的債務。具體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從債務發(fā)生的時間來看,必須是在夫妻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即從夫妻雙方登記結婚之日起至婚姻關系終止之日止的期間。但有些特殊情況可不受該期間限制,如結婚登記前,雙方為購買新房、籌辦婚禮、置辦結婚用品所負的債務,由于該債務是為了婚后夫妻共同生活的,而且婚后也為夫妻共同使用,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再如,夫妻分居期間雖然屬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但由于雙方未共同實際生活,對各自財產互不使用、互不干涉,分居時所負債務已不是為進行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在此期間一方除為養(yǎng)老育幼治療疾病之外所負擔的債務不能按夫妻共同債務對待。二是從債務發(fā)生的原因來看,夫妻雙方是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所負的債務,既包括雙方為維持共同生活需要如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子女、日常生活所引起的債務,也包括雙方或一方為增加家庭收入從事經營活動所負債務。
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應注意其與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所負個人債務之間的區(qū)別。一般來說,夫妻雙方為滿足個人欲望而揮霍享受或進行非法活動所發(fā)生的與共同生活無關的債務,應視為夫妻個人債務??蓮囊韵聨追矫娼缍?(1)債務是夫妻一方所借,其配偶、子女都不知曉,也未使用。(2)所負債務都用于個人揮霍享受,未用于家庭開支。但如果該債務用于維持夫妻個人基本生活必需的,基于夫妻間的相互扶養(yǎng)義務,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3)根據(jù)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精神,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也應視為個人債務。此外,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如夫妻存續(xù)期間,一方為提高自身素質而進修深造或出國留學、移民所負的債務,是否應作為夫妻個人債務。一種意見認為,進修或留學雖然是為提高個人素質,但從長遠看,其目的是為使家庭生活更好,且當時經對方同意,特別是債權人基于夫妻雙方的信用才出借,故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另一種意見認為,這種債務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只是對其個人有益,尤其是出國一方出國后提出離婚,將所借債務作為共同債務由留在國內一方償還極不公平,因此,應認定為個人債務。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但是,以上僅是對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范圍原則性地界定,具體劃分時主要還涉及舉證問題,即怎樣能夠證明該項債務用于或沒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讓債權人舉證將十分困難,但如果讓夫妻舉證,則難以避免偽證的出現(xiàn)。因此,筆者提出對大額債務實行夫妻認可制度,在下文再作詳述。
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首先,要認識到夫妻共同債務是一種債務。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出于共同生活目的與他人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其債權人、債務人及債的內容均是特定的,應適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關于債權債務關系的規(guī)定,債務轉移時必須經債權人同意。其次,基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對財產的共同共有關系,夫妻共同債務亦應是“共同性”的,而非“按份性”的,其性質屬于連帶債務。這就決定了夫妻任何一方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債權人亦有權向夫妻中的任何一人請求履行義務。因此,在清償夫妻共同債務時,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債權人的意見,債務人無權單方改變其債務性質。如夫妻以一方名義向銀行貸款買房,離婚時就不能變更還貸義務人,必須要經銀行對另一方還貸能力進行考察,同意后方可變更。另一方面,也不能隨意免除夫妻一方的債務,以避免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jù)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性質,針對現(xiàn)行夫妻共同債務清償立法缺陷,筆者建議,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調整夫妻財產關系新情況的需要,應依據(jù)婚姻法、民法的基本精神,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夫妻合法財產權益、維護第三人利益及交易安全的立法宗旨,對現(xiàn)行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問題從以下幾方面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
1.修改夫妻共同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的原則
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其立法本意主要是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得以實現(xiàn)。筆者認為,夫妻共同財產與共同債務是因夫妻共同生活產生的整體,關系密切,婚姻法把共同財產作為共同債務的清償基礎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種規(guī)定易使人產生歧義,即夫妻共同債務應以共同財產作為清償?shù)氖滓疤?把清償局限于共同財產范圍內,甚至執(zhí)行也要以共同財產為標的,這樣反而不利于對債權人的保護。實際上,夫妻共同債務作為一種債務,夫妻雙方無論是否擁有夫妻共同財產都負有全額清償?shù)牧x務,既然如此,何必要強調應以共同財產來清償。何況,夫妻離婚時,有可能夫妻共同債務尚未到清償期限,或債權人尚未主張清償,那么是否意味著夫妻雙方必須主動以共同財產償還?因此,婚姻法只要明確“離婚時,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即可。
2.建立夫妻債務認可制度
針對目前以夫妻一方名義所借之債能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難度較大、舉證困難的問題,筆者建議,對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發(fā)生的大額債務或經營性債務,須由夫妻雙方共同簽字認可,方可視為夫妻共同債務,否則,應視為夫妻個人債務。但如果另一方事后予以追認,或有證據(jù)證明該項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也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3.排除夫妻共同債務清償協(xié)議的對外效力
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共同債務可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這一規(guī)定不甚科學。因為共同債務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經債權人同意或法律規(guī)定,不能將共同債務改變?yōu)閭€人債務。雖然原夫妻雙方協(xié)議對債務的分擔體現(xiàn)了雙方的真實意志,但不能因此改變該債務的性質?,F(xiàn)行婚姻法的這一規(guī)定,實際上授予作為債務人的夫妻雙方可以不經債權人的同意直接對債權債務關系進行變更的權利,這將嚴重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對債權人而言,債務人的資信是對債權能否順利實現(xiàn)的重要條件,而不經債權人同意將債務人負擔之債務轉移,無疑會對債權人的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立法上應明夫妻對共同債務所達成的清償協(xié)議只是夫妻之間內部對債務分擔比例的約定,對債權人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4.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不再處理夫妻共同債務問題
根據(jù)民訴法不告不理原則,債權人未向法院主張離婚案件當事人履行債務的,人民法院不應直接判決離婚案件當事人分擔夫妻共同債務。而且,法院直接判決當事人分擔共同債務,同樣違背了債務轉讓須經債權人同意的規(guī)定,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有人主張,離婚判決并不能改變共同債務的性質,判決離婚后的任何一方對原共同債務仍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筆者不同意上述觀點。因為,法院的判決是代表國家審判機關依法作出的,帶有法律的強制性,它不以離婚案件當事人及債權人的意志所轉移。既然判決中沒有明確判令對方承擔連帶責任,那么,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法院都無權作任意的擴大解釋,更不能以這種解釋來掩飾立法上的缺陷。因此,在修改婚姻法時,應明確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一般只就離婚問題及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問題進行處理,不能逕行把夫妻共同債務判決由夫妻一方負擔。如果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可告知其另案起訴,由離婚案件當事人作共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
[1]劉蘭娟,聶建明,曾敬.淺析離婚案件債務處理的現(xiàn)狀及幾點建議[DB].中國法院網.
[2]王波水.簡析離婚訴訟中法院審理夫妻債務的不適當性[DB].蘇律師服務網.
[3]陳仁光.關于離婚訴訟中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的幾點認識[DB].北大英華網中國法律檢索系統(tǒng).
[4]巫昌禎.婚姻與繼承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Legislative Def ects and Perf ection of Liquidation Problem of the Couple’s Common Debt
QI Yu-hua
(Tianjin Dankai District Staf f and Workers University,Tianjin 300100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the debt p roblem of the couple in the relationship of marital f amily become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islative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about the liquidation problem of the couple’s common debt in the Marriage Law.It p resents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liquidation p roblem of the couple’s common deb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 roblems occurred in the trial practice.
common debt of the couple;liquidation;legislative suggestions
DF971
A
1673-582X(2010)01-0111-03
2009-09-12
齊玉華(1965-),女,天津市人,天津市南開區(qū)職工大學副教授,津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學會會員,主要擔任經濟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等科目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