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隋書·經籍志》著錄魏晉子部名家類著作考述

        2010-03-22 13:09:32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年12期
        關鍵詞:人物志三國志名家

        ●袁 敏(北京師范大學 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875)

        《隋書·經籍志》(以下簡稱《隋志》) 著錄的子部名家類著作,先秦之書僅有兩種:《鄧析子》一卷,《尹文子》兩卷。其余多為魏晉人的作品,共七種十九卷:“《士操》一卷,魏文帝撰。梁有《刑聲論》一卷,亡。《人物志》三卷,劉邵撰。梁有《士緯新書》十卷,姚信撰,又《姚氏新書》二卷,與《士緯》相似;《九州人士論》一卷,魏司空盧毓撰;《通古人論》一卷,亡?!保?]

        1 魏晉子部名家類著作之書名考述

        名家講究循名責實,書名非常重要。故逐一梳理如下:

        《士操》《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有“魏文帝《士操》一卷”。宋人鄭樵《通志·藝文略》有“《士操》一卷,魏文帝撰”。此后公私書目未見著錄。然《通志》多照搬前代目錄,未可據(jù)信,故疑《士操》于宋代亡佚。清人姚振宗在其《〈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二十七中指出:“魏武諱操,文帝安得以操名書?此必《士品》之誤,魏文有《海內士品》一卷,見史部雜傳類,而即其書實重復也。”[2]第四冊457檢《隋志》史部雜傳類,有《海內士品》一卷,未著撰人?!杜f唐書·經籍志》首次著錄該書作者為魏文帝:“《海內士品錄》二卷,魏文帝撰”?!缎绿茣に囄闹尽罚骸拔何牡邸逗仁科蜂洝啡怼??!锻ㄖ尽に囄穆浴酚小啊逗仁科蜂洝啡?,魏文帝撰”。此后亦未見著錄。

        從今存佚文來看,《士操》全佚,《海內士品》尚存三十九字。《太平御覽》卷七百十七:“《海內士品》曰:徐孺子嘗事江夏黃公。黃公薨,往會其葬。家貧無以自致,赍磨鏡具自隨,賃磨取資,然后得前。既至,祭而退?!保?]3178徐稺字孺子,《后漢書》卷五十三有傳。本傳對此事的記載與《海內士品》不同。《后漢書·徐稺傳》:“稺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稺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毙旆W卒于漢靈帝初,《海內士品》的成書必晚于此時。兩《唐志》以魏文帝為此書作者,確有可能。

        從語詞角度分析,“士操”一詞乃晉代習用,指士人的節(jié)操,后為南北朝所繼承。《三國志·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評曰……滕胤厲修士操,遵蹈規(guī)矩?!贝颂帪闀x人陳壽的評語?!稌x書·王湛傳》:“國寶少無士操,不修廉隅?!薄稌x書·王雅傳》:“長子準之,散騎侍郎。次協(xié)之,黃門。次少卿,侍中。并有士操,立名于世云?!薄稌x書·忠義·虞悝傳》:“并有士操,孝悌廉信為鄉(xiāng)黨所稱。”此后,南北朝人的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士操”一詞,此不贅述?!笆科贰币辉~的出現(xiàn)似晚于“士操”,且使用較少,指士人的品級?!赌淆R書·柳世隆傳》:“善彈琴,世稱柳公雙璅,為士品第一?!?/p>

        綜上,《士操》《士品》二書皆亡,姚振宗之論,僅備一說,難成定論。

        《刑聲論》《隋志》之后未見著錄,或亡佚于唐。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二十七首先提出“此《刑聲論》或《刑禮論》之誤”的猜測,他認為“《魏志·劉廙傳》云廙與丁儀共論刑禮,傳于世?!秴侵尽り戇d傳》權征遜輔太子,南陽謝景善劉廙先刑后禮之論,遜呵景曰:‘禮之長于刑久矣,廙以細辨而詭先王之教,皆非也。君今侍東宮,宜遵仁義以彰德音,若彼之談,不須講也?!恕缎搪曊摗坊颉缎潭Y論》之誤歟?”[2]第四冊457“禮”“聲”字形讀音均不相類,不易訛誤。湯用彤先生《讀〈人物志〉》一文認為:“《刑聲論》者,疑即形聲,言就形聲以甄別人物也?!保?]9此說清通簡要,符合漢魏識鑒重外形、重音聲的時代特點。《后漢書》《三國志》人物傳記中,屢見不鮮。如《后漢書·盧植傳》云其“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云其“有姿儀,大音聲。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度龂尽の簳ご掮鼈鳌罚骸扮曌烁邥?,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惫蕼壬f,似得其實。

        《人物志》“人物”是指辨別評述人的流品,與今通行義大不同?!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續(xù)漢書》講橋玄:“玄,字公祖。嚴明有才略,長于人物?!保?]3《世說新語·鑒識》劉孝標注引《續(xù)漢書》作:“玄嚴明有才略,長于知人?!保?]是知魏晉之“人物”有“知人”義?!段倪x》卷三十八任彥升《為蕭揚州薦士表》“人物雅俗”句李善注引《孫綽子》曰:“或問人物。曰查虛實,審真?zhèn)?,斷成敗,定終始,斯可謂之人物矣?!保?]孫綽乃晉人,此條講“人物”最為透徹。此外,《人物志》一書,《隋志》、兩《唐志》《通志·藝文略》、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均將其歸入名家,清《四庫全書》收入子部雜家類,《四庫全書總目》認為“所言究悉物情而精覆近理,視尹文之說兼陳黃、老、申、韓,公孫龍之說惟析堅白同異者,迥乎不同。蓋其學雖近乎名家,其理則弗乖于儒者也?!保?]1569蓋因漢魏之際,學術大變遷,魏晉名家重“檢形定名”,與當時社會實踐相結合就是量材授官,與先秦純粹名家大不相同?!稘h書·藝文志》名家類有《公孫龍子》十四篇、《惠子》一篇。而《隋志》名家類無此二人。《四庫全書》遵循先秦名家“堅白之辨”的傳統(tǒng),而忽略了魏晉名家的時代特征,故而不承認《人物志》為名家類著作。

        《士緯》“士”是從先秦到漢魏諸子長期關心的話題?!赌印返谝黄礊椤队H士》;《荀子》有《致士》一篇,明致賢士之義;《呂氏春秋》“仲秋紀第八”“五曰愛士”;劉向《新序》卷七為《節(jié)士》;魏文帝有《士操》(一說《士品》)。姚信此書,繼續(xù)探討這個問題?!妒烤暋方翊尕闹?,涉及到以下諸人:老子、莊子、子貢、孟子、季札、趙武、洩冶、伯宗、於陵仲子、周勃、霍光、嚴遵、揚雄、馬援、袁閎、夏馥、陳仲舉、李元禮、郭泰、范冉、許劭、孔融等人,從中或可提煉出姚信對“士”的界定。緯,行星的古稱。《史記·天官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為緯,見伏有時,所過行贏縮有度?!保?]張衡 《西京賦》:“五緯相汁,”[10]亦指五星。綜上,“士緯”,義為士中之星。

        《姚氏新書》《隋志》之后,除《通志·藝文略》,未見著錄?!端逯尽氛J為《姚氏新書》“與《士緯》相似”。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二十七推測“此殆是十卷之外所遺,后人附錄本書者?!保?]第四冊458

        《九州人士論》兩《唐志》《通志·藝文略》均著錄“《九州人士論》一卷,盧毓撰”。此后官私書目未見著錄,《通志·藝文略》不可據(jù)信,該書或亡佚于宋。

        《通古人論》《隋志》之后未見著錄。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二十七認為:“《左·定五年傳》正義引張奐《古今人論》云云,疑即是書。奐,東漢人,有集見集部?!保?]第四冊458檢 《左傳·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句,正義曰:“張奐《古今人論》云:子西問城之高厚小大而弗知也。子西怒曰:不能則如辭,能之而不知又何知乎?”[11]無法證實《通古人論》與《古今人論》有何關系,僅備一說。

        2 魏晉子部名家類著作之作者考述

        《隋志》著錄《刑聲論》與《通古人論》未著撰人。此外,《士操》的作者魏文帝曹丕《三國志·魏書》卷二有傳、《人物志》的作者劉劭《三國志·魏書》卷二十一有傳、《九州人士論》的作者盧毓《三國志·魏書》卷二十二有傳,此不贅述。

        關于劉劭之名有三說:一為“劉劭”,以《三國志》為代表。二為“劉邵”,以《隋志》為代表。三為“劉卲”,隆慶本《人物志》宋庠《后記》云:“據(jù)今官書《魏志》作‘勉劭’之‘劭’,從‘力’。他本或從‘邑’者,晉邑之名。案字書,此二訓外無他釋,然俱不協(xié)孔才之意。①劉劭字孔才?!墩f文》則為‘卲’,音同上,但召旁從‘卩’耳,訓高也。李舟《切韻》訓美也。美、高又與孔才義符。揚子《法言》曰‘周公之才之卲’是也。今俗寫《法言》亦作邑旁邵,蓋‘卩’‘阝’文近易訛,讀音又昧偏旁之別,今定從卲云?!薄端膸烊珪偰俊氛J為宋庠“所辨精核,今從之”。[8]596

        漢魏六朝人重視姓與名之間的聯(lián)系,由此入手,或可窺見端倪。如漢末陶謙、晉末陶潛,因“陶”有“高”義,故取名為“謙”“潛”與之相輔。劉宋文帝長子劉劭,字休遠?!赌鲜贰に挝牡壑T子·元兇劭傳》記載了其改名經過:“初命之曰‘召刀’,在文為召刀,后惡焉,改刀為力。”[12]“劉”的本義為斧鉞一類的兵器,若名為“召刀”,則殺氣太盛?!皠ⅰ庇钟小暗驓垺绷x?!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稗鄄善鋭ⅰ薄!佰俊庇小皠衩恪绷x。如《三國志·魏書·韓暨傳》:“太中大夫韓暨,澡身浴德,志節(jié)高潔,年逾八十,守道彌固,可謂純篤,老而益劭者也。”此外,“劭”又有“美好”義。西晉潘岳《河陽縣作二首》有句云“令名患不劭”。陸機《豪士賦序》云“身逾逸而名逾劭”。結合《人物志》作者之姓“劉”,字“孔才”,疑其名當從《三國志》作“劭”,義為經歷凋殘磨難而不斷勸勉自己,終成孔子那樣美好的大才。

        《士緯》的作者姚信,《三國志》無傳,爬梳史籍,可大致勾勒其生平事跡如下:

        姚信,一說字元直,一說字德祐,②《經典釋文序錄》載姚信《易注》十卷。注云:“字德祐,《七錄》云字元直,吳興人,吳太常卿?!眹揽删度龂摹肪砥呤皇沼幸π牛髟啤白衷馈?,疑因“元直”而訛。吳興人。吳丞相陸遜之外甥。遜世為江東大族,可知姚信門第不低。據(jù)《晉書·儒林·范平傳》,信曾從范平受業(yè)。孫和為吳太子,失寵。其弟孫霸為魯王,有寵于孫權。據(jù)《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赤烏七、八年間(244年—245年),陸遜多次上書,強調嫡庶之分。孫權斥責陸遜,并以“親附太子”的罪名,將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流放。據(jù)《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孫和之子孫皓即位,寶鼎二年(267年)姚信時任太常,奉命與孟仁一起護送靈車與天子儀仗去明陵迎接孫和神位。據(jù)《三國志·吳書·陸凱傳》,建衡元年(269年)左丞相陸凱彌留之際,向孫皓舉薦了9位人才,姚信居首。陸凱譽之為“社稷之楨干,國家之良輔”。此外,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下》,姚信曾任“吳選曹尚書”。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可考的魏晉子書名家類的作者有幾個共同點:

        (1) 生活的時代較為集中。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劉劭(約180年—約245年)[13]1盧毓(?—257年) 3人為同時代人;姚信有史料記載的活躍時期為244年至269年。綜上,他們都出生于漢末,活動于三國,此后西晉至隋長達350年的時間內,再未出現(xiàn)過有影響的名家類著作。

        (2)均直接從事人才的選拔、任命、考核工作。曹丕身為帝王,設官分職是其分內之事,且曹丕改革舊有選舉制度,推行“九品官人”之法,足見他對選官的重視。劉劭于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奉詔作《都官考課》七十二條,是監(jiān)督考核百官的法規(guī),后因反對呼聲較高和明帝逝世而未能實施?!度龂尽の簳ざ潘鳌份d有杜恕的上疏評《都官考課》曰:“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舉,試辟公府,為親民長吏,轉以功次補郡守者,或就增秩賜爵,此最考課之急務也?!保?]500由此推知,《都官考課》的內容不僅僅是考核在職官員是否稱職,而且涉及到從州郡考士入仕到依次升遷的整個流程,集選官、考核于一身。姚信曾擔任“吳選曹尚書”。盧毓,在魏明帝青龍、景初年間任吏部尚書,主持選官。由此可見,諸家皆非紙上談兵,而是于選官一途,確有心得。

        (3)均非專精名家,而是兼通儒術、天文歷算、法令科律等。魏文帝著有《典論》五卷,在《自敘》中提到:“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保?]90可稱該通。劉劭精于天文。據(jù)《三國志·魏書·劉劭傳》,建安中,太史上書“正旦日當蝕”,劉劭引經據(jù)典,反對當日廢朝,后日蝕確未發(fā)生。劉劭又參與了《新律》十八篇的創(chuàng)制,著有《律略論》《樂論》《法論》《孝經注》《爾雅注》等,精通前代典律。而據(jù)《三國志·魏書·盧毓傳》,在劉劭奉詔定律未就之時,盧毓“上論古今科律之意,以為法宜一正,不宜有兩端,使奸吏得容情?!保?]651姚信亦精于天文,有《昕天論》一卷,嚴可均、馬國翰有輯本。此外,姚信有《易注》一卷,有孫堂、張惠言、黃奭、馬國翰四家輯本。綜上,魏晉名家在學術上有所兼雜,不似先秦純粹名家。

        3 曹魏劉劭《人物志》與孫吳姚信《士緯》之比較

        《隋志》子部名家類所著錄的魏晉人作品,大半亡佚。今存劉劭《人物志》三卷、馬國翰輯佚所得姚信《士緯》一卷,后者共有佚文16條,約1300字。此二書具有典型代表性,可以從中窺見三國時期的人才觀,或可通過比較,探究曹魏與孫吳人才選拔上的異同。

        3.1 《人物志》與《士緯》之相同點

        (1)均認為“元氣”是萬物的根本,稟元氣而生即為圣人。《人物志·九征第一》開篇講到:凡有血氣者,莫不含元一以為質,稟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隨后強調“聰明者,陰陽之精。陰陽清和,則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兩遂?!保?3]13《藝文類聚》 卷二十引 《士緯》曰:“圣人高不可極,深不可測,窮神知化,獨見先識,仁若春陽,信若影響,此所稟于天也?!保?4]《初學記》卷十七引《士緯》曰“圣人所稟于四時也,所稟于元氣也。”[15]“元氣說”起源較早,漢代王充有較明確的論述。《論衡·率性》:“人之善惡,共一元氣,氣有少多,故性有賢愚?!保?6]《人物志》之“元一”,即指“元氣”,為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唯一而絕對之本原。

        (2) 均關注“圣人”。“圣人”一詞在《人物志》中出現(xiàn)了11次。劉劭所指的“圣人”,指代對象有二:一是指圣明君主?!度宋镏尽ⅰ罚骸笆且詧蛞钥嗣骺〉聻榉Q,舜以登庸二八為功,湯以拔有莘之賢為名,文以舉渭濱之叟為貴。由此論之,圣人興德,孰不勞聰明于求人,獲安逸于任使者哉?!倍侵缚鬃印!度宋镏尽め尃帯罚骸笆枪拭现匆圆环ィ@圣人之譽。”典出《論語·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薄妒烤暋窔埦渲?次出現(xiàn)了“圣人”。僅一處明確可考?!短接[》卷四百四十七引《士緯》:“圣人考功黜陟,猶以三載。”[3]2055這里的“圣人”指舜。典出《尚書·堯典》:“(舜)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保?7]湯用彤先生在《魏晉思想的發(fā)展》一文中指出:“魏晉時代,‘一般思想’的中心問題為:‘理想的圣人之人格究竟應該怎樣?’”[4]112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當探討這里的“圣人”究竟是抽象概念還是具體有所指代,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3)均認為人才因對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的稟受不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人物志》因保存較為完整,論述顯得具體。將五行—五體—五?!宓孪嗯洌ā度宋镏尽ぞ耪鳌罚?/p>

        木——骨——仁——溫直而擾毅

        金——筋——義——剛塞而弘毅

        水——血——智——愿恭而理敬

        土——肌——信——寬栗而柔立

        火——氣——禮——簡暢而明砭

        《士緯》相關佚文僅存《意林》卷四所引一條:“孔文舉金性太多,木性不足,背陰向陽,雄倬孤立?!保?8]723結合孔融的個性,確實剛塞有余,溫直不足,終致殺身之禍。姚信此評,一針見血。而用五行稟氣來分析人體、性格,實為漢晉間所流行。如《白虎通·情性》:“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氣而生,故內有五臟六府,此性情之所由出入也。……五臟:肝仁,肺義,心禮,腎智,脾信也?!?,木之精也?!握撸鹬??!?,火之精也。……腎者,水之精?!⒄?,土之精也?!保?9]《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引晉《任子》:“木氣人勇,金氣人剛,火氣人強而躁,土氣人智而寬,水氣人急而賊?!保?]1658

        3.2 《人物志》與《士緯》之不同點

        (1) 對人才的分類。《人物志·流業(yè)》區(qū)別了十二材:清節(jié)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儒學、口辯、雄杰。而《士緯》僅殘存“清高之士”、“平議之士”兩種?!短接[》卷四百四十七引《士緯》曰:“論清高之士,上可如老子、莊周,下可如君平、子貢耳。若於陵仲子及嚴遵、夏甫、子治,未可盡以為師矣。平議之士若季札、趙武,逮于林宗,皆可盡為則也。其洩冶、伯宗及末世史云、子將之屬,皆美而未善也?!保?]2055從名目來看,值得推敲。且季札此人,《人物志》作為“清節(jié)家”的代表,將其與晏嬰并列,強調德行;《士緯》作為“平議之士”的代表,將其與趙武、郭林宗并列,強調善于品評人物。二書角度大相徑庭,反映了不同的學術眼光。

        (2)《人物志》雖也引入許多歷史人物作分析實例,但對這些人物的品評均服務于其理論體系,而今所見《士緯》殘句,不少直接品題人物,且好比較二人高下,持論與當時人大不相同。如評延陵季子,一方面為“平議之士”的代表[3]2055,一方面又認為其“蓋開篡弒之路,非所謂從忠教也。”[3]2056評揚雄“智似蘧瑗而高不及也?!保?]2056提出“周勃之勛不如霍光。”[3]2056反對蔡邕的意見,認為“陳仲舉不如李元禮。”[3]2056

        (3)《人物志》關注的人才層面較高,至少也是郡縣一級;《士緯》認識到了底層人才的作用?!兑饬帧肪硭囊妒烤暋罚骸叭羰鼓虾o采珠之民,昆山無破玉之工,則明珠不御于椒室,美玉不佩于桂宮?!保?8]726

        (4)《人物志》強調了不同的人才如何量才授官,《士緯》則注意到了同樣的人才,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性質就不同了。《意林》卷四引《士緯》:“絲俱生于蠶,銅等出于石。作繪則賤,作錦則貴;鑄鈴則小,鑄鍾則大?!保?8]723

        (5)《士緯》殘句中,對孟子較為推崇,尤可注意?!兑饬帧肪硭囊妒烤暋罚骸懊陷V驅世事于仁義之域,行者步中正之塗?!保?8]725《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六引《士緯》:“孟軻昂昂其首,然子云保家養(yǎng)智之士,孟軻鳳峙高世之英也?!保?]2056《孟子》在當時地位不高,未入經部,只是先秦諸子之一。姚信如此推崇,當是敬佩孟子在亂世中的為人行事。漢末三國亦為亂世,有借鑒意義。

        [1](唐) 魏征,等.隋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73:1004.

        [2](清) 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C]//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

        [3](宋) 李昉,等.太平御覽[Z].北京:中華書局,1960.

        [4]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6]楊勇.世說新語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2006:347.

        [7](梁)蕭統(tǒng).文選[C].北京:中華書局,1977:541.

        [8](清)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Z].北京:中華書局,1997.

        [9](漢) 司馬遷.史記 [M].北京:中華書局,1959:1350.

        [10]張震澤.張衡詩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5.

        [11](唐)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60.

        [12](唐) 李延壽.南史 [M].北京:中華書局,1975:386.

        [13]伏俊璉.人物志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4](唐) 歐陽詢.藝文類聚[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60.

        [15](唐) 徐堅.初學記 [M].北京:中華書局,1962:409.

        [16](漢) 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1.

        [17]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5:193.

        [18]王天海.意林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19]陳立.白虎通疏證 [M].北京:中華書局,1994: 382-385.

        猜你喜歡
        人物志三國志名家
        名家
        散文詩(2022年19期)2022-11-03 02:24:00
        名家
        散文詩(2021年11期)2021-06-25 06:59:58
        稱象
        大話三國志
        名家之約
        綠洲(2019年3期)2019-07-29 11:49:26
        名家之約
        綠洲(2019年1期)2019-02-22 05:49:28
        人物志
        中國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26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人物志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人物志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29
        97se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 日韩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肥| 女同视频网站一区二区| 91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琪琪的色原网站| 97超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99久91在线| 国产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黄页免费人成网址大全|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 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男女真实有遮挡xx00动态图| 亚洲香蕉av一区二区蜜桃|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日本精品久久不卡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色图中文字幕| 麻豆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自在线免费|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玉足|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内激情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不见久久见www日本网|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娇柔白嫩呻吟人妻尤物| 成人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天堂网站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