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娟 何曉明
(1.伊春市廣播電視局 黑龍江 伊春 153000;2.伊春市林業(yè)勘察設計院 黑龍江 伊春 153000)
試論檔案保管中的保密工作
劉鳳娟1何曉明2
(1.伊春市廣播電視局 黑龍江 伊春 153000;2.伊春市林業(yè)勘察設計院 黑龍江 伊春 153000)
檔案庫房的科學管理,是做好檔案保密、維護檔案安全的基本保障。為確保國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須管理好絕密檔案。根據工作的需要準確地判定檔案的保管期限。
檔案保管 保密 管理制度
1.檔案的庫房管理是檔案保密的重點。從總體上講,檔案庫房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單獨興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往往將庫房附設在機關辦公樓內。應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間辦公室都可以用作庫房的,從檔案保密的角度來看,不宜將庫房設在辦公樓的最底層,庫房門窗等應專門加固,以防盜竊。還應盡量做到庫房與辦公室分開,庫房與閱覽室分開。
2.絕密檔案的管理和保密。絕密檔案是黨和國家的核心秘密,它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安全,關系到國家的政治活動、軍事活動和經濟發(fā)展的成敗,關系到四化建設的進程。因此,為確保國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須管理好絕密檔案。
①絕密檔案應與非絕密檔案分別保管。要設保險柜、保險鎖、防盜器,從保管條件上確保絕密檔案的安全。
②提高絕密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絕密檔案管理人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點。他們對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負有比一般工作人員更為重大的責任。
③加強絕密檔案的日常管理。絕密檔案的調閱、移出、銷毀等應嚴格按規(guī)定手續(xù)辦理,必須經指定領導人審批,認真履行登記、簽字手續(xù),任何人無權擅自調閱。
3.做好檔案的保管期限與保密期限的區(qū)分工作。確定保管期限的原則是,正確分析和鑒別檔案內容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根據本機關工作的需要和為國家積累歷史文化財富的需要,全面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準確地判定檔案的保管期限。而保密期限是根據國家秘密事項在一定時間內,如被泄露,將對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危害來確定的,它表示該國家秘密事項在其確定的期限內,受國家有關保密法律法規(guī)的保護,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限。
4.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責。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責,就是要維護檔案工作的基本任務,也是檔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檔案保管工作的具體任務就是做到不壞、不丟、不散、不亂。
5.檔案涉密情況的變化。檔案保管,其密級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件貫徹的情況變化的?;咀兓巧?、降密、解密。其中升密是極少數的,也是暫時的;大多數的,總的趨勢是降密,直至解密。其變化原因有三:一是保密范圍的變化;二是密級文件作用的變化;三是保密時限的變化。原館室所存檔案涉密文件,只標有密級而沒有保密時限,多數都是超期服役,例如,上世紀50年代的絕密文件大都需要按照《保密法》關于劃定密級和保密期限屆滿自行解密的要求去做,這既反映了歷史上劃密工作的不足,也說明進行檔案解密劃控工作的迫切,因此應依據檔案涉密內容的變化掌握劃密標準,嚴防密級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長或偏短。
6.做好檔案密級的調整工作。首先,要貫徹落實《保密法》以及1991年國家保密局、國家檔案局聯合制發(fā)的《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解密和劃分控制使用范圍的暫行規(guī)定》的精神,在廣泛宣傳、提高認識、大力協(xié)調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好兩個問題:一要嚴格執(zhí)行解密劃控的時間標準,有關涉密內容標準及保密規(guī)范標準,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二要主動接受保密部門對調密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齊心協(xié)力搞好檔案涉密文件的清查鑒定。其次,要建立起法制的新秩序。對涉案檔案的變化調整,不僅要立足于當前的實際工作,還要著眼于長遠。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以往關于檔案保密的制度還不健全,適應不了《保密法》的要求,需要完善增加新的內容。再次,要加強涉密檔案的科學管理。在調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過去經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擴散機密的漏洞。
1.正確執(zhí)行好檔案利用的監(jiān)督制度。檔案利用監(jiān)督是做好檔案利用過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發(fā)現并制止糾正檔案利用過程中不利于檔案保密的各種不良行為,從而做到既能利用檔案,又能保證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具體說來,檔案利用監(jiān)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①檔案利用規(guī)章制度一般有閱覽制度、外借制度、復制制度等。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利用人員確定不同的利用范圍,規(guī)定不同的審批手續(xù),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開展檔案利用工作的同時,確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無損。各項檔案利用規(guī)章制度的條文應嚴密而簡明,便于執(zhí)行,并在實踐中認真加以總結,不斷充實和完善。
②擔負利用服務工作的檔案管理人員,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貫徹者,對檔案的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一是政治素質,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熱愛檔案和檔案事業(yè);二是業(yè)務素質,要具備專業(yè)知識,熟悉所保管的檔案內容,熟悉檔案法規(guī);三是文化素質,要有較高的文化知識,能總結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經驗與問題,從中掌握利用工作的規(guī)律。此外,還要有敏銳的工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獨立處理工作中出現的一般問題。
③在利用中,要根據不同利用對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動機,加強重點監(jiān)護。有條件的檔案館室還可以安裝攝像頭監(jiān)視器。對某些為獲取憑證而來館查閱檔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檔案;對一些平時養(yǎng)成看書劃線或翻書蘸口水之類習慣的利用者,要及時提醒。做好利用監(jiān)督,還要做到三勤:一是嘴勤,勤宣傳利用檔案的制度與規(guī)定,勤與利用者交談,掌握其利用目的與動機;二是眼勤,勤觀察動態(tài),置每個利用者于視覺之中;三是手勤腦勤,勤分析利用者的情況和利用效果,勤檢查被利用的案卷,勤督促利用登記制度的落實。
2.正確處理好檔案保管與利用的關系。保守國家機密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更是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神圣職責。日常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十分重視檔案保密,工作盡心盡職,但由于在傳統(tǒng)的保密觀念影響下,檔案工作普遍存在著重保輕用,利用不足的現象。由此產生一些弊端;大批檔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價值的檔案長期被束之高閣,變成一文不值的廢紙,造成檔案浪費;領導不能及時地了解情況,有效地利用檔案;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價值也難以在利用檔案的效果中體現出來。
一成不變地看待檔案的秘密性,無視其秘密性的時效和范圍,是不對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觀念,對涉密檔案無視其秘密性,無限地擴大開放利用范圍,也是錯誤的。因此,在開放檔案為社會各界所利用的同時,應當做好相應的保密工作。
3.要加強涉密檔案的科學管理。在調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過去經常把密和非密文件混合組卷、混合保管、混合提供,造成了擴散機密的漏洞。對此,可以采取分段治理的辦法。以1991年貫徹國檔發(fā)28號文件實施館、室、藏涉密檔案解密劃控工作為界,對以前大量混訂在卷內的密級文件可以原封不動,但在今后一般查檔中只提供所查內容,不提供含涉密文件的原卷;外供卷時,可采取對與所查檔案無關的涉密文件進行密封等措施。今后對密級文件特別是絕密文件應當單份盒裝保存,徹底解決密與非密的文件材料混卷問題,堵塞過去那種因混卷在提供利用中造成機密擴散的漏洞,以及涉密檔案文件分散不集中,日后調密不便的問題。同時,要按立檔單位檔案中的文件密級編制目錄或卡片,建立涉密文件統(tǒng)計臺帳和存放地點索引,為科學的管理,準確的掌握,有效的保密,及時的提供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