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梅,劉輝,劉瑋
(1.綏芬河市苗圃,黑龍江 綏芬河 157300;2.雙鴨山農(nóng)場林業(yè)局)
紫椴(Tilia amurensis)又名小葉椴,為椴樹科椴樹屬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達1m,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中國原產(chǎn)樹種,在東北及華北地區(qū)山地均有野生分布。紫椴是東北地區(qū)主要的珍貴樹種之一,其用途廣泛,經(jīng)濟價值高。紫椴樹冠大而優(yōu)美,秋葉黃色,花黃白色、繁密具有芳香氣味,盛開時滿樹皆花,抗煙能力強,被譽為世界四大闊葉行道樹之一?,F(xiàn)已成為北方常用的行道樹和庭院綠化樹種;并且花香四溢,為上好蜜源樹種;又可以提取香料;還具有藥用價值,花可入藥,有發(fā)汗、解熱及抑菌作用,根有祛風活血,止痛之功效;種子油可榨取供工業(yè)用;木材黃褐色或黃紅褐色,材質(zhì)細膩,紋理通直;紫椴具有改良土壤肥力的作用,用它和針葉樹種混交,可防蟲、防病、提高林分生長力,其中椴樹紅松林是生產(chǎn)力很高的林型之一。
喜光,幼苗幼樹較耐蔭;深根性樹種;喜溫涼、濕潤氣候,常單株散生于紅松闊葉混交林內(nèi);喜肥、喜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多生長在山的中、下部,土壤為沙質(zhì)壤土或壤土,尤其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最好;不耐水濕和沼澤地;耐寒,萌蘗性強,抗煙、抗毒性強,蟲害少。
2.1 采種 9月份果熟時及時采收,過晚果實散落。果實采收后,攤開晾干,搓去果梗,經(jīng)篩選、風選去除雜物后裝置于冷室貯藏。種貯放安全含水量為10%~12%。
2.2 混沙埋藏 紫椴種子休眠期較長,且含油率高不易吸水,種皮也比較堅硬,如果處理不當,不易發(fā)芽,故播前的種子催芽很關(guān)鍵。根據(jù)十幾年的實踐經(jīng)驗,紫椴種子最適宜越冬埋藏。比較理想的辦法為采種后即進行混沙,進行室外露天埋藏,春播后出苗率可達90%,即將調(diào)制后的種子,在10月末或11月初,用冷水浸5~6天,待種仁吸足水分后,按1∶2的比例、子與含水率60%的河沙混拌,然后,平鋪于深寬約50~60 cm的坑中鋪種的同時,沿種坑長度方向,每隔80~100cm設一通氣管或草把直立坑中,通氣管下接抗底,與種子接觸的管壁部位要用手電鉆打出若干個孔眼,以利通氣。種子全部入坑后,上面再鋪10cm厚的濕沙,頂壓15~25cm的表土,沿坑長方向作出土脊以利排水,上蓋成捆的稻草,坑內(nèi)溫度保持在3℃左右,沿坑的四周地表,要挖出10cm深的排水溝,防止水害。沙藏時間自11月初開始,至播種約需130~150天。
2.3 種子處理 如系干籽,其種子處理可于播種前2個月進行。即將種子用40℃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浸種3~4h,同時用手揉搓種子,自然冷卻后把種子淘洗干凈,用冷水再浸種6~7天,置于10~15℃條件下,每天早晚各換水1次,6~7天后撈出,把種子再浸入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消毒2~3 h,撈出種子,用清水洗凈藥液后將種子混入3倍體積的干凈濕河沙中,置于2~5℃的低溫下,35天后轉(zhuǎn)入10~15℃的環(huán)境條件下,15天左右種子開始裂嘴,待有1/3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在種子催芽過程中要經(jīng)常翻動種、沙混合物,使其濕度保持在60%,一般情況下,種子發(fā)芽率為60%。
2.4 選好育苗基地 按照紫椴的生長特性,育苗地應選在pH值6.0~7.0,呈微酸性的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地力肥沃的沙壤土上,切忌選棕黃土、重粘土堵澇洼地。
2.5 整地施肥 紫椴育苗地要深耕細耙,于秋末凍冰前,翻深20~25cm,翌春頂漿耙地,深度不小于15cm,做到深淺均勻,地面平整。幼苗密集,需要水肥較高的條件,結(jié)合作床,最好打垅,施往前腐熟的豬馬糞,每667 m2不少于5000~6000kg,幼苗生長階段,還要看生長情況,適量追施化肥。
2.6 播種 春播前10天左右施肥和耙地,然后做床。苗床長30~40cm、寬100~110cm,步道寬30~40cm,苗床高15~20cm,床面耙細整平,然后澆1次透水,待水滲透床面稍干時即可播種。播種采用床面撒播方法,播種量為50g/m2,覆土1.5cm 厚,鎮(zhèn)壓后澆水,床面再覆蓋細碎的草屑或木屑等保濕。
2.7 苗期管理 要視土壤干燥程度,細流慢灌,禁止大流急灌,造成土壤板結(jié),影響出芽。苗床的最好利用噴灌設備進行人工降雨,并保證霧化程度,防止水滴土穿,造成塊狀缺苗和局部天窗。一般噴灌時間應在9:00前或15:00后。雨季汛期要注意排水防澇。要及時除草,播種,用量為1 g/m2,施藥后1天內(nèi)不能澆水,以后要始終保持床面濕潤。種子播后15天左右即能發(fā)芽出土,當苗木長到1.5~2cm高時即可進行第1次間苗,留苗250株/m2,當苗木長到時2.5~3cm高時就可定苗,留苗200株/m2,定苗后要及時澆水。苗期澆水要本著次多量少的原則,進入8月份不旱不澆,澆則澆透。定苗2~3天后追施氮肥1次,以后要適時除草和松土。2年生苗高 50~100cm、地徑8~12mm。留床生長1年后的苗木根系發(fā)達,干性好,更適宜用來培育大規(guī)格苗木。
2.8 大苗定植 在前一年的秋季,對定植用的地塊經(jīng)整地施肥后,做80 cm寬的大壟。當春季土壤化凍20cm深時開始定植1~2年生苗木,株距80~100cm。定植4~5年后,苗木胸徑可達3~4cm,高達 3.5~4.5cm,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過程中,每年都要進行中耕除草,適當追肥,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防治。每年還要及時剪除樹高1/2以下的側(cè)枝。
[1] 聶紹荃.紫椴種群生態(tài)學研究[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
[2] 徐程揚.不同光環(huán)境下紫椴幼樹樹冠結(jié)構(gòu)的可塑性響應[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1,12(3):339-343.
[3] 鄒學忠,閻忠林,劉清田,等.紫椴種子休眠原因及處理方法的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1991(5):10.
[4] 王久齡.紫椴種子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J].林業(yè)科學,1981(3):31.
[5] 劉財富,趙文華.紫椴等種子發(fā)芽溫度的試驗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1998,(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