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遼寧 大連 116033)
肺癌是目前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shù)的80%以上,其中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雖然目前化療、放療等治療方案的運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肺癌總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5%,晚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僅為8~10個月[1],預后不盡人意,且近年無顯著突破,其療效已達平臺期。近年來各種針對癌基因靶點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應運而生,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易瑞沙(Iressa,阿斯利康公司)是當前應用較廣泛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我科對45例晚期NSCLC應用易瑞沙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治療的45例Шb~Ⅳ期NSCLC患者,均經(jīng)組織細胞學確診;有可測量或可評價的腫瘤病灶;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抗腫瘤藥物治療,但可接受止痛、鎮(zhèn)咳等對癥治療;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42~82歲,中位年齡58歲。腺癌28例,鱗癌8例,細支氣管肺泡癌占7例,腺鱗癌2例,25例接受過含鉑方案的化療,平均4.3次。20例不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化療而要求直接口服易瑞沙。既往接受過手術21例,接受放療12例。
患者入組前1個月均未行全身化療,口服易瑞沙250mg/d,直至出現(xiàn)病情進展或副作用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療,或患者要求退出。2個月后對所有患者進行療效及毒副反應評價。
客觀療效參照NCI實體腫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2000年)[2]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有效率為CR+PR,總的疾病控制率為CR+PR+SD。癥狀評定包括治療前腫瘤相關癥狀,如咳嗽、胸悶、氣短、疼痛、疲乏、食欲及咯血等,根據(jù)每次隨診主訴及對癥治療變化情況(如止痛藥用量和吸氧等)評價,癥狀減輕或消失定義為癥狀緩解。體力狀況評定按照Karnofsky評分標準,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各記錄1次。
采用χ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45例患者均可評價療效,CR0例,PR12例,SD13例,PD20例,有效率(CR+PR)為26.7%(12/45),總疾病控制率(CR+PR+SD)55.6%(25/45)。其中一線治療組CR0例,PR5例,SD5例,疾病控制率(CR+PR+SD)50.0%(10/20);化療失敗組CR0例,PR7例,SD8例,疾病控制率(CR+PR+SD)60.0%(15/25);2組疾病控制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45例全部可評價療效,起效時間從4~30d不等,平均起效時間為7.2d。治療后30d疾病相關癥狀緩解率53.3%(24/45)。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胸悶咳嗽改善率24.4%(11/45),疼痛改善率25.0%(4/16),睡眠改善率30.0%(6/20),乏力改善率27.5%(11/40)。
45例患者治療前總分數(shù)2225分,人均50分;治療后總分數(shù)2700分,人均60分。較治療前人均提高10分。
主要毒副反應為皮疹及腹瀉,皮疹一線治療組(8/20)40.0%,化療失敗組(11/25)44.0%,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腹瀉一線治療組(4/20)20.0%,化療失敗組(7/25)28.0%,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其他毒副反應占11.1%(5/45),包括惡心、嘔吐4.4%(2/45),食欲下降4.4%(2/45),輕度轉(zhuǎn)氨酶升高2.2%(1/45),所有反應經(jīng)對癥處理均可耐受,無一例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或死亡。
易瑞沙是喹唑啉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通過競爭性結(jié)合ATP來抑制EGFR細胞內(nèi)的酪氨酸激酶域的自磷酸化作用,阻斷了下游信號的傳遞,從而達到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細胞增殖、侵襲以及轉(zhuǎn)移,促進細胞凋亡的治療作用[3],在NSCLC中EGFR表達率為40%~80%。而且其過度表達提示預后不良[4]。我們應用易瑞沙單藥治療晚期NSCLC45例,總疾病控制率達55.6%(25/45),其中一線治療組疾病控制率達50.0%(10/20),化療失敗組疾病控制率60.0%(15/25),2組疾病控制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45例NSCLC治療后KP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诜兹鹕匙畛R姷牟涣挤磻瞧ふ睢⒏篂a、其次是惡心、嘔吐及厭食,所有反應經(jīng)對癥處理均可耐受,無一例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或死亡。易瑞沙治療晚期NSCLC療效肯定,可改善生存質(zhì)量,毒副反應輕微。一線治療及化療失敗后治療療效無差異,化療不影響其療效,且毒副反應無差異。因此,易瑞沙單藥可作為晚期NSCLC的一線用藥或化療失敗后的二、三線選擇,其在控制腫瘤的同時,對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害性小,改變了傳統(tǒng)化療嚴重的不良反應,為晚期NSCLC患提供了新的治療機會,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張康,左強,羅榮成.吉非替尼治療36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6,16(10):878~879.
[2]金懋林.最新胃癌化學治療方案[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78~84.
[3]FukoukaM,Yano S,Giaccone G,et al.Final results from a phasetrial of ZD 1839(Iressa)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l lung cancer(IDEAL1)(abstract1188)[J].Proc Am Soc Clin Oncol,2002,21:298a.
[4]FukoukaM,Yano S,Giaccone G,et al.Final results from a phasetrialof ZD 1839(Iressa)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l lung cancer (IDEAL1)(abstract1188)[J].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2,21:298a.Baselga J.Targeting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 tor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small molecules, big hopes[J].J Clin Oncol,2002,20(9):B221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