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多種皮瓣治療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
收
稿日期:2009-09-22
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是足踝外科的常見疾病,但治療上較為棘手。由于足踝部皮膚、皮下組織較薄,深層即是骨骼和肌腱等組織,皮膚缺損或壞死后,骨骼或肌腱裸露,中厚皮片植皮不易成活。即使經過長期換藥,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慢慢生長,植皮能夠成活,由于皮片下沒有皮下脂肪組織,彈性差、不耐磨、反復破潰,效果不理想。另外在植皮區(qū)修復肌腱等缺損也是無法完成的。我們在1983-2008年開始使用多種皮瓣移植修復足踝部皮膚缺損,較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本組共285例,其中男性210例,女性75例;年齡1~69歲。均是皮膚軟組織缺損或壞死后骨骼或肌腱等組織裸露。無法用植皮治療的病例。軟組織缺損部位:踝部58例,足跟部46例,足背部81例,足底部29例,前足部93例,足趾部
38例。
應用游離皮瓣48例,小腿內側皮瓣25例,皮神經營養(yǎng)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121例,第1跖背動脈逆行島狀皮瓣23例,局部轉移皮瓣57例,交腿皮瓣11例。
皮瓣全部成活242例,占95%。部分成活43例,占5%。大部分患者恢復較好的負重行走功能。
例1男性,35歲。2004年7月左足被火車壓傷,足趾缺損,足背足底皮膚大面積缺損。應用游離股前外側皮瓣(34c m×14c m)修復前中足創(chuàng)面,皮瓣全部成活,可以行走(圖1)。
例2男性,41歲。2007年1月雙足凍傷。足跟皮膚壞死,跟骨外露,行雙側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足跟部創(chuàng)面。皮瓣全部成活,恢復部分感覺功能,可行走,無跛行(圖2)。
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應該滿足如下要求:(1)皮瓣應有一定的厚度,抗磨耐壓,足底需有感覺。(2)在骨骼或肌腱與皮膚之間有較厚的軟組織襯墊以緩沖壓力、吸收震蕩,便于肌腱滑動。(3)盡量兼顧足的美觀,能穿鞋,便于患者日常生活[1]。
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的原則是:能用植皮治療的不用皮瓣治療;能用局部轉移皮瓣的不用遠位帶蒂皮瓣;能用帶蒂皮瓣不用游離皮瓣;能用患肢皮瓣不用交腿皮瓣。還要考慮供區(qū)相對隱蔽,對功能影響小。尤其是植皮時取皮,盡量不要在大腿取皮,以免影響美觀,或形成片狀瘢痕增生。應在下腹部取全層皮,比中厚皮片耐磨。供區(qū)可直接縫合,對美觀影響小。
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已被臨床廣泛應用。其優(yōu)點是皮神經恒定,血供可靠;不用吻合血管,風險較?。黄ぐ贻^小的供區(qū)可直接縫合;供受區(qū)在同一術野,操作方便;不犧牲下肢主要動脈,對足血供影響小;將腓腸神經近端與受區(qū)的皮神經縫合,可重建皮瓣的感覺功能。其缺點是皮瓣不能切取太大;不能修復前足等較遠部位的創(chuàng)面。
游離皮瓣適合修復足踝任何部位較大面積的皮膚軟組織缺損。我們常用的是股前外側皮瓣[2],其優(yōu)點是血管恒定,管徑較粗。較小的皮瓣供區(qū)可直接縫合。其缺點是在肥胖或女性患者,該皮瓣移植到足踝部尚顯臃腫,穿鞋困難,需再次整形手術。
在雙小腿嚴重創(chuàng)傷,如一側小腿完全離斷,因創(chuàng)傷嚴重,小腿短縮太多而不能行再植術,可在廢棄的肢體上切取游離皮瓣修復另一側足踝部皮膚缺損。其優(yōu)點是“廢物利用”,不增加患者新的創(chuàng)傷。急診手術時受區(qū)血管條件好,沒有因長期血流中斷而管腔長段閉塞之慮,且大大縮短療程。
糖尿病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足踝部組織處于缺血狀態(tài),局部皮瓣移植修復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往往因局部轉移皮瓣本身也處于缺血狀態(tài)而失敗,故要慎為應用。應選用小腿帶蒂到島狀皮瓣移植相對安全。
[1]王正義.足踝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62.
[2]孫長伏,尚德浩,譚學新.應用股前外側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損的修復重建[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36(6):735-736.
(編輯 孫憲民,英文編輯 鄭華川)
The Treat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ion of Foot and Ankle with Several Types of Flaps
田芙蓉1,田立杰2,田峰2,李小川2,王菲2
(1.沈陽醫(yī)學院 奉天醫(yī)院手外科,沈陽 110024;2.中國醫(yī)科大學 附屬盛京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沈陽 110004)
總結應用多種皮瓣移植治療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285例的臨床經驗。
足踝部;皮膚缺損;皮瓣移植
田立杰,E-mail:tianlj@sj-hospital.org
R622.1
B
0258-4646(2010)01-0074-01
田芙蓉(1977-),女,主治醫(yī)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