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力鋒,王利英,黃耀怡,3
(1.鄭州大方橋梁機械有限公司,鄭州 450064;2.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機械系,鄭州 450011;3.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節(jié)段拼裝DP700型架橋機是應用于廣州城軌交通6號線施工的新型架橋機。國內(nèi)外目前所應用的節(jié)段拼裝架橋機均為低位張拉,即梁段底部置于墩頂平面,直接張拉后就可完成該跨施工,無需整體落梁,且線路狀況大多為大半徑曲線、小坡度,故使用普通的架橋機就可滿足施工條件。而目前應用于廣州地鐵線路施工的DP700型架橋機必須具備高位整體張拉,然后整體簡支落梁的功能,預制梁段須在橋面以上2 m左右位置粘接對位并張拉形成整跨梁體后,使中間吊掛系統(tǒng)與梁體脫離,轉換由兩端端吊掛機構將梁吊落至墩頂支座上,這是在以往的節(jié)段梁施工中所未見過的新技術。此外還要求架橋機必須能夠做到在小半徑曲線、大坡道的線路上方便安全地行走和架梁作業(yè),且要求橋上施工不得影響橋下正常的車輛交通秩序。架橋機的功能還必須滿足廣州城軌橋梁的設計、布局諸多的其他特殊要求。本文所述DP700型架橋機正是在以上技術背景下成功研制的,以下將重點介紹其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先進性及其應用情況。
(1)架設跨度:30、33、33.25、34、35、36、38、40 m
(2)架梁方式:節(jié)段高位懸掛拼裝,整孔落梁就位(先簡支后連續(xù))
(3)架梁重力:7 000 kN
(4)橋梁最小曲線半徑:≥350 m
(5)橋梁最大縱坡:±5%
(6)橋面最大橫坡:±2%
(7)整機縱移過孔速度:0~1.2 m/min
(8)架梁速度:每3 d 1孔(由懸掛懸拼至落梁全過程)
(9)整機裝機容量:150 kW
(10)整機自重:3 150 kN
(11)零部件最大尺寸與重力基準:長途汽車運輸不超限
節(jié)段拼裝DP700型架橋機主要由主梁(機臂)、前支腿、中間支腿、后支腿、500 kN天車及吊具、端吊掛及調(diào)梁系統(tǒng)、中吊掛及調(diào)梁系統(tǒng)、支腿牽引機構、平臺及駕駛室組成,詳見圖1。
圖1 架橋機總體結構(單位:mm)
2.2.1 主梁(機臂)
主梁(機臂)為單梁,由6節(jié)桌形截面梁組成,其中4節(jié)為主承載梁,兩節(jié)為前方導梁。主梁下蓋板設置若干不同位置的中支腿連接位,以滿足架設不同跨度時支腿位置調(diào)整的要求。斷面尺寸為:3 200 mm(高)×2 240 mm(寬),主材質(zhì)為Q345B。主梁下部設有過孔縱移軌道,上部設有梁段調(diào)位縱移軌道,桌形截面主梁腹內(nèi)設有吊梁小車通行軌道。
主梁結構的創(chuàng)新性將在下文述及。
2.2.2 中支腿
中支腿為一個門框式結構,上橫梁(門楣)兩端伸出兩立柱外側,下橫梁(門坎)連接兩立柱下端并與墩頂塊錨固。上橫梁設有液壓橫移機構,該機構頂面設有縱向滾動的托輥,架橋機單主梁下方軌道支承在托輥上,因而構成了單主梁可在托輥的上方滾動前行,又可在橫移機構的推拉下作橫向移動,達到架橋機可在曲線橋梁中拐彎轉向的目的。兩立柱為三節(jié)套柱,套柱間用插銷連接,并可以在頂升油缸的作用下伸縮,達到調(diào)整中支腿可以升高和降低的目的,以滿足架橋機在縱移過孔過程中需要中支腿收起或落下支立的要求。
2.2.3 后支腿
后支腿與機臂主梁剛性連接(法蘭螺栓),其雙下肢在下方用下橫梁剛性連接起來。此橫梁分上下兩層,在兩層中心設置轉樞,因而形成了一個轉盤構造,即上盤、下盤加轉軸,上層橫梁與支腿兩肢剛性連接,下層橫梁與自行式滑道系統(tǒng)(圖2)連接。于是,架橋機縱移過孔時,后支腿與單主梁間可以作任意角度的相對轉動,達到使架橋機在小半徑曲線橋梁或線路上總是能夠沿中線安全行走的目的。此外,在下層橫梁底面與左右自行滑道系統(tǒng)之間裝有液壓連通器,能使后支腿左右柱底部高程在橋面橫坡中也能保持水平。
圖2 架橋機后支腿自行滑道系統(tǒng)
2.2.4 吊梁小車
圖3所示吊梁小車是一臺起吊能力為500 kN的機構,它在桌形單主梁腹內(nèi)穿行。吊梁小車的吊具是可以電動360°旋轉的,這樣就能夠使梁段側著身送進來,轉90°后即可橫著身懸掛在單主梁下方。
吊梁小車主要由卷揚機、小車底架、定滑輪組、動滑輪組、吊具、吊梁扁擔等組成,詳見圖3。
圖3 吊梁小車
2.2.5 中吊掛
中吊掛系一種用來把單塊梁段懸掛在架橋機單主梁上的機構,主要由上橫梁、橫梁、長吊桿、井字架、短吊桿、縱移油缸、橫移油缸等,如圖4所示,它可以通過手動穿心式千斤頂來調(diào)節(jié)梁段在空間的縱、橫向傾斜度以及通過縱移油缸來調(diào)節(jié)梁段在縱向中線的位置,以達到使梁段在空間準確定位的目的。
2.2.6 端吊掛(整體吊落梁支架)
如圖5所示,端吊掛主要由導桿、上承重梁、下承重梁、縱橫移油缸、吊桿、滑移枕梁、調(diào)整葫蘆、掛梁扁擔等部分組成。端吊架的作用有二:一是與中吊掛作用相同,用于單塊梁段的吊掛;二是當各梁段被張拉為整體簡支梁后,中吊掛全部解除,只剩下兩端吊掛吊起整孔梁及落梁。其創(chuàng)新點將見后文所述。
圖4 中吊掛總圖(單位:mm)
圖5 端吊掛總圖(單位:mm)
圖6 架橋機架梁作業(yè)流程(單位:mm)
對照圖6所示流程圖說明架橋機架梁作業(yè)各步驟如下。
(1)架橋機就位,開始架設首孔梁,注意廣州城軌規(guī)定為橋下喂梁方案,而本架橋機亦可采用架橋機后端橋面上喂梁的方式。
(2)各梁段吊掛完畢,準備整孔張拉作業(yè)。
(3)整體梁拼裝完成(體內(nèi)張拉束完成)放松并解除中間吊桿,整孔梁由兩端吊掛懸吊而成簡支狀態(tài),落梁。
(4)端吊掛解除,前段中吊掛吊桿提升,架橋機準備過孔。
(5)驅動后支腿走行機構,架橋機過孔前行,前支腿到達前方墩支立妥當。
(6)中支腿縮起并沿主梁自行至前方墩頂支立妥當。
(7)繼續(xù)驅動后支腿走行機構,使架橋機到達下一孔架梁位置。
(8)檢查各連接部位及液壓件,落下前段中吊掛吊桿,可以開始新一孔梁的架設。
所謂梁段高位懸拼是指懸掛著的梁段底面高程不小于落梁后的梁面高程。其目的是為了爭取增加不小于2 m高的橋下凈空,以使架橋機在架梁施工過程中不會妨礙橋孔下正常交通。實現(xiàn)這一功能的關鍵技術是為架橋機的主梁提出了一種新式結構,即桌形截面主梁,如圖7所示。其特點是:它的截面形式像一張書桌,其上半截為箱形梁,下半截為兩片板梁,該板梁系由上部箱形梁的兩側腹板向下延伸而成。這樣的桌形截面既能抗彎又能抗扭:上部箱形梁與下部板梁聯(lián)合作用能夠抵抗由懸吊著的混凝土梁體自重所產(chǎn)生的彎矩,而上部箱形梁的單獨作用則可抵抗由各懸掛梁段所形成的小半徑曲線彎梁(香蕉形梁)的自重偏心扭矩。而更新穎的是,吊運梁段的小車系在兩片板梁之內(nèi)空間行走(圖8),懸掛梁段的橫擔梁置于上部箱形梁的上蓋板頂面,這樣,使吊運梁段和懸掛梁段作業(yè)可在同一空間水平進行,且相互不發(fā)生干涉,從而在實現(xiàn)降低架橋機整機高度的同時卻反向地提高了梁段的懸掛、懸拼高度,使橋下凈空加大,達到保證橋下車輛通暢無阻的目的。這是國內(nèi)外既有架橋機設備及技術所沒有的優(yōu)點。
圖7 桌形單主梁結構截面
圖8 桌形截面單主梁結構吊運及懸掛作業(yè)空間分布
要真正實現(xiàn)梁段能夠高位懸掛、懸拼的施工方法,還有一個關鍵技術是如何整體落梁。當全部梁段在高位完成拼組和張拉成整孔梁之后,必須有一套特殊設備和技術將已張拉拼裝成型的混凝土梁整體落下到墩頂支座上。所采取的實施方案如下。
(1)設計制造一副端吊掛,亦稱整體落梁支架,如圖5所示。端吊掛置于單主梁上對著整孔梁的兩端吊點區(qū)位。在懸掛懸拼施工中間過程中,它用于單塊梁段的吊掛,當全部梁段被懸拼張拉成整孔梁之后,中懸掛即被解除,整孔梁的重力就落在端吊掛上。
端吊掛是按照抓放式原理設計的。就如一個人用吊桶在水井中打水那樣,雙手輪番交替對井繩一抓一放將一桶水提上來,其反向操作即可把空桶落至井底。所不同的是,本端吊掛是完全液壓機械式的,只需要人工對圖5所示的上、下承重梁上的吊桿螺母輪番交替一緊一松,達到逐步把整孔梁完全落下的目的。
(2)所設計的端吊掛具有抵抗和傳遞橫向彎矩的功能,這個彎矩等于小半徑曲線彎梁即香蕉形簡支梁自重偏心扭矩。端吊架能夠將這個扭矩平穩(wěn)地傳遞給單主梁承擔。因此說明本整孔落梁支架能夠滿足架橋機在小半徑曲線上架設彎梁的技術要求。
架橋機在小半徑曲線縱移過孔,迄今仍為國內(nèi)外架梁施工的一大難題。過去通常將架橋機主梁分成前后兩段,段間用水平鉸連接。過曲線時主梁前段作擺臂動作,使整根主梁成為折線形狀而與線路走向一致,達到前支腿能夠支立在前方墩的目的。這種擺臂動作危險性比較大,時有釀成整機側翻事故發(fā)生。為了提高架橋機在小半徑曲線上縱移過孔的安全度,引入了鐵路列車轉向架的概念和原理,設計了一套“S形行走機構系統(tǒng)”。它主要由前述中支腿上橫梁的液壓橫移機構和后支腿腳部轉盤構造及自行式滑道系統(tǒng)組成。很明顯,當門式后支腿的腳部的自行式滑道系統(tǒng)驅動后支腿帶著主梁向前縱移時,主梁前方在中支腿橫梁的托輥協(xié)助下,使整個架橋機徐徐向前推進,這時如果在小半徑曲線上作業(yè),自行式滑道系統(tǒng)轉盤會因彎道而轉動,使其仍然可以保持沿線路中心線行走狀態(tài);而中支腿上橫梁的托輥會帶著主梁偏移,達到轉向的功效。同時,后支腿左右肢腳部液壓連通器也會發(fā)生作用,以適應曲線橋面橫坡的變化,使支腿兩腳始終保持水平,這樣整個架橋機就會平順穩(wěn)定地沿著曲線線路中心前進,杜絕了側翻事故的發(fā)生。
架橋機在大坡道上縱移時,主要問題是須預防架橋機發(fā)生溜坡事故。但目前國內(nèi)外的這種架橋機的行走機構大多采用輪軌體系,這種滾動摩擦機制在大坡道上極易引發(fā)溜坡事件。所以不得不采用卷揚機牽引的方法來保護架橋機安全縱移,但這是既麻煩又落后的方法。
針對以上所述情況,我們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輪軌體系滾動摩擦的理念,而采用滑動摩擦的理念,達到簡單方便地以增大行走機構與地面之間的摩阻力來實現(xiàn)不溜坡的目的。以此為出發(fā)點,研制和使用了一套液壓自行式滑道系統(tǒng),如圖2所示。這套系統(tǒng)由左右一對滑靴機構組成,安裝在后支腿左右兩肢的腳部,其工作原理可按圖2來簡要說明:獨立滑行靴上面設有縱移頂推油缸,該油缸生根在滑行靴上,頂推油缸頂住支腿腳部滑板,此滑板支承在滑靴頂面,利用滑板與滑靴面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遠小于滑靴底板與混凝土梁面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的原理,當馬凳在豎向油缸頂壓下站地吃力時,滑靴被提起懸空,使水平縱向油缸收縮,即可將滑靴向前輸送一個行程(1.2 m);然后豎向油缸縮起,馬凳被提起懸空,滑靴落下站立于橋面,此時在支腿傳來的壓力下,滑靴底面與橋面之間將產(chǎn)生巨大摩阻力,而支腿腳部滑板與滑靴頂板間產(chǎn)生的摩阻力較小,這時縱移頂推油缸發(fā)力頂推,則可推動支腿腳部沿著滑靴頂面向前滑移一個行程(約1.2 m),然后豎向油缸發(fā)力再度將支承馬凳落下而支承著后支腿全部重力。且滑靴再度被提起離開橋面,縱移油缸縮回,帶動滑靴在懸空狀態(tài),再向前前進一個行程。如此交替反復動作,即可使架橋機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走。
此項技術的優(yōu)點是:無需在橋面鋪設架橋機縱移軌道,省料、省工、省時,更重要的是絕對可以簡便地防止架橋機溜坡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了施工安全。
當前,國內(nèi)外都在大力發(fā)展城市軌道交通,以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城市軌道交通的最大特點是:線路平面曲線半徑小、線路縱向坡度大、橋梁分布密集而綿長,且城市環(huán)境地窄人多、交通繁忙,對橋梁施工干涉大,尤其廣州軌道交通6號線上的橋梁大多分布在小半徑曲線(R≥380 m)大坡道(i≤5%)的線路上,且需跨越交通繁忙的原有道路。廣州市政府要求既要加快施工進度,又要降低交通干擾,更要防止環(huán)境污染。因此,采用架橋機節(jié)段拼裝方法架設橋梁是最佳的選擇。如此,可以在郊區(qū)制梁場集中預制梁段,而減少城內(nèi)環(huán)境污染,然后運到橋址用架橋機進行懸掛懸拼方法架梁。顯然,這種架橋機要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架梁,必須具備先進和特殊的功能且必須滿足:(1)能夠高位懸掛懸拼,不阻塞橋下正常的車輛通行。(2)能在小半徑曲線上縱移過孔和架梁作業(yè)。(3)能在大坡道上縱移過孔不溜坡。(4)不污染環(huán)境即能施行預制梁段的節(jié)段拼裝方法。(5)架梁進度能保證1孔/3 d。
在當時架橋機采購競標的結果顯示,多家參加投標的廠商中只有鄭州大方橋梁機械有限公司提交的DP700型架橋機的設計方案能夠滿足上述5個條件的要求。最后中標并付諸實施和成功使用,就是源于它的技術上的全面先進性。
本架橋機在2009年2月始已在廣州軌道交通6號線6.2標段正常施工至今,各項技術參數(shù)均已達到設計目標,證明性能良好。現(xiàn)在正在生產(chǎn)的第2臺計劃2010年5月投入該線使用。圖9為首跨架設實況,圖10為架橋機準備架設下一孔狀態(tài)。
圖9 首跨架設工況
圖10 準備架設下一孔
因為節(jié)段拼裝這種施工辦法有其特有的優(yōu)越性,節(jié)段拼裝橋梁在國內(nèi)外城市高架橋建設中使用越來越多,由于實際道路的需求會對架橋機的功能及跨度提出更多新的要求,通過對廣州軌道交通6號線上本架橋機使用情況的初步總結,本文所述內(nèi)容顯然對更新型的架橋機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黃耀怡.蘇通長江大橋TP75m/1200t架橋機結構總體設計[J].鐵道建筑技術,2006(1):12-18.
[2]熊 偉.城市軌道交通高架橋整孔梁架設施工技術[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3):73-78.
[3]吳國梅,高自茂,等.DQP200t節(jié)段懸拼提梁機的設計與成型[J].鐵道標準設計,2009(8):62-65.
[4]黃耀怡.ZQL32/64型連續(xù)梁造橋總體設計與結構創(chuàng)新[J].鐵道建筑技術,2005(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