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船舶科技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以及船舶配員的多國化趨勢,航海行為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與目前航海教育培訓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與之相適應,STCW公約經(jīng)歷了多次修正和調(diào)整,最終修正案于2010年6月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獲得通過。新公約即STCW78/10公約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STCW78/10公約根據(jù)目前航海實踐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特點,在不降低原有標準和目標的情況下作了若干修正和補充。我國作為締約國自然會根據(jù)公約的新要求,調(diào)整修改目前的培訓發(fā)證辦法。那么作為航海英語教學就是要調(diào)整教學和考核側(cè)重點,確保海員的英語能力符合STCW78 /10公約的要求。
STCW公約是全球海員培訓與教育的主要依據(jù)。1995年修改的STCW 公約對海員英語的書面和口語能力均作了要求,突出了對海員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STCW78/10公約在原有基礎上對船員有效溝通的能力作了進一步的要求和強調(diào)。
在表A-Ⅱ/1操作級的“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適任能力項下新增 “能夠按照船舶報告系統(tǒng)基本要求和VTS程序進行有效報告”的培訓要求。
Table A-II/1 Specification of minimum standard of competence for officersin charge of a navigational watch on ships of 500 gross tonnage or more(500總噸及以上操作級船員值班最低標準細則)
在表A-II/2管理級的“作航次計劃并引導航行”適任能力項下新增“確保船長和駕駛員有效使用VTS的要求”。
Table A-II/2 Specification of minimum standard of competence for masters andchief mates on ships of 500 gross tonnage or more (500總噸及以上管理級船員值班最低標準細則)
在表A-VI/1-4(個人安全和社會責任)中,新增“有效的船上溝通”適任能力項,納入有關理解群體中有效溝通、船岸有效溝通原則的要求;要求船員具有“理解船上個體間和團隊間的有效溝通的原則和障礙,建立和保持有效溝通的能力”。
Table A-VI/1-4 Specification of minimum standard of competence in personal safe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個人安全和社會責任能力最低標準細則)
從以上新增內(nèi)容可以看出,進一步加強船員的有效溝通能力是本次公約修訂的一個重要特點,對航海教育與培訓來說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學員聽力與會話能力的培養(yǎng),把教學的重心轉(zhuǎn)移到學員語言應用能力的訓練上來。與之相適應,考核重心也應該放到船員英語的應用能力的考核上。
目前我國船員要取得適任證書必須參加航海英語考核的兩種考試,其一是筆試即理論考試(目前采用無紙化考試),以四選一的選擇題形式實施;其二是聽力與會話考試,以選擇題和學員電腦錄音評估員再進行考評的形式實施。應該說無論理論考試還是聽力與會話考試考核內(nèi)容都覆蓋了航海相關知識的方方面面,而且兩種考試也各有側(cè)重,從形式上無可厚非,但是在考核內(nèi)容和考核方法上有諸多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
(1)理論考試過分注重語句的完整性和語法的考核,而且為增加考核的客觀公平性,考試的形式全是選擇題,沒有主觀題。在這種考核形式下學員普遍存在背題庫的現(xiàn)象,極大地削弱了考核的目的性,造成學員用大量時間通過了考試,可在實際工作中卻難以用英語有效溝通。究其原因是這種考核方式?jīng)]有對航海英語能力培養(yǎng)及學生自我提高給予正確引導。
(2)聽力與會話考核題型單一,多年變化不大。應該說聽力與會話這種考核形式的設置很有必要,但由于題庫多年缺少變化,學員為通過考試采取了背題庫的應考方式,忽略了語言應用能力的訓練,從而使考核失去其本來意義。
應該說目前兩種航海英語考核形式的設置是合理的,整個體系和流程也已非常成熟,并為學員所接受,因此這兩種考核形式的存在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應該清醒地看到,航海英語是應用性非常強的一門語言,無論哪種考試,考核的首要標準都應該是交際的有效性和流暢性,而不是語法的準確性。從STCW78/10公約的新增內(nèi)容也可以看出,對學員的有效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航海英語教學的重點。基于此,筆者對現(xiàn)行的考核體系有如下改革意見:
(1)總體原則。保持考核體系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現(xiàn)有考試模式不變。
(2)理論考試應適當增加考試題型。一是增加翻譯題型,以漢譯英為主,目的是加強學員英語的表達能力。題目類型為海上常用語,要求學員必須用標準海事通信用語(SMCP)作答。第二是增加短文寫作。短文寫作在航海實際工作中應用廣泛,這項考核的目的仍是學員航海英語表達能力。這種題型不設題庫,考試內(nèi)容是隨機的??紤]到船員知識層次和職業(yè)的特殊性,選擇題題庫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但是考核內(nèi)容應盡量刪掉語法的考核和過于生僻的內(nèi)容,主要考核與船員工作有關的詞匯和語句的相關知識。
(3)聽力與會話的考試應著重考查訓練者運用IMO推薦的SMCP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而目前的情況是學員只要花點時間記住題目的答案,考試通過就沒有問題,評估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增加新題,而且題目不再公開,逐漸讓這一考試形式不再有題庫可循。新增內(nèi)容一定是船上工作所用知識,而且要求學員一定要用標準海事通信用語(SMCP)來回答,而且增加口述和問答兩項內(nèi)容的比重。
雖然STCW78/10公約在船員英語方面僅增加了船員與VTS系統(tǒng)有效溝通以及有效的船上溝通等幾項內(nèi)容,但是其目的性是很明確的,就是要大力加強船員的語言交際能力,而這也是中國船員所欠缺的??荚囀菍W習的指揮棒,對于這種適任證書的考試更是如此。一個有效的考試體系對培訓機構(gòu)怎么教、教什么,學員學什么、怎么學是至關重要的。如何讓航海英語考試體系在加強學員語言英語能力訓練上更加有針對性,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當然對于關系到上百萬船員的考試體系的修改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論證,但是筆者認為,修改是完全必要的。
[1]IMO.Sub-committee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and watchkeeping[R].STW 41/16/Add.1,Manilia:9 February 2010.
[2]陳丹涌.對航海英語評估和培訓的幾點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3(4):44-45.
[3]孟祥武.STCW78/95公約的修改進程與船員培訓管理[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