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滔,周 閩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城市核心區(qū)大型商業(yè)綜合體設計
——以成都百貨大樓重建項目為例
王 滔,周 閩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隨著現(xiàn)代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土地資源緊缺,交通擁擠,環(huán)境惡化等城市弊病與城市生活要求的矛盾日益加重,如何在城市建設中解決好這些矛盾就成為設計師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以成都百貨大樓重建項目的設計實踐為基礎,從城市空間形態(tài)、多功能組織、交通與流線組織和形象訴求四個方面對城市核心區(qū)的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建筑展開研究,期望能成功解決各種矛盾并爭取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核心區(qū); 商業(yè)綜合體; 功能; 交通
重建的成都百貨大樓,北鄰天府廣場,南靠規(guī)劃中的染房街(商業(yè)步行街),東接待建的成都國際商城,西靠人民南路,與“城市之心”隔街相望,是鹽市口商圈和成都市CBD的重要組成部分(圖 1)。規(guī)劃用地呈長方形,北起天府廣場東御街,南至染房街,西至人民南路,東至現(xiàn)建設銀行大樓東墻東南角,由北到南至染房街垂線,整個用地北高南低,高差約為3m。
圖1 鳥瞰圖
本工程為地下 5層、地上 37層的商場、辦公、餐飲性質(zhì)的超高層建筑,總用地 9 461m2,總建筑面積約 14×104m2,建筑總高度約 162m,屬一類超高層公共建筑。
地組織空間并使之能改善天府廣場的城市面貌是設計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一。同時,由于建設用地緊臨天府廣場地鐵交通樞紐,地面、地下交通情況極為復雜,本項目不僅是該區(qū)域的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它同時還承擔了部分交通樞紐的功能,因此,在設計中要解決好這些主要問題,由此提出了以下研究課題。
本大樓地面部分分為裙樓和塔樓兩大部分,其中,塔樓位置的選擇是設計的關鍵,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大樓的功能分區(qū)以及城市的空間形態(tài)。在綜合分析基地周邊的城市空間形態(tài),交通狀況以及城市商圈規(guī)劃等因素的基礎上,將大樓的塔樓部分設于用地的東側,并與即將建設的國際商城塔樓一起形成地標性的塔樓群;大樓的裙樓部分則面向天府廣場并緊臨東御街和人民南路,方便商業(yè)人流的進出,同時,將一層商場平面臨東御街一側后退形成檐廊,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開放空間。根據(jù)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將裙樓的檐口高度控制在 38m,與天府廣場北側的科技展覽館以及周邊規(guī)劃待建的建筑檐口高度保持一致,形成天府廣場周邊良好的城市天際線(圖2)。
2.2.1 平面功能組織
該項目具有多樣性的功能,包括商業(yè)、辦公、餐飲、車庫等,在設計中根據(jù)不同功能的特點進行布局,建筑平面呈“L”型布局(圖 3),將商業(yè)沿天府廣場東御街、人民南路布置,提高該項目的使用價值,商場的機房和輔助用房設于平面南側和東側這兩個商業(yè)價值相對較低的區(qū)域,塔樓部分也因此將核心筒往東偏移了一個柱跨以保證商場的完整。
2.2.2 豎向功能組織
該項目地處城市核心區(qū),規(guī)劃用地極其緊張,如何合理
圖2 透視圖(天府廣場視角)
圖3 一層平面圖
裙樓 1~7層功能為商場,形成以主力百貨為中心的商業(yè)模式。商場入口分別位于東御街、人民南路及交叉口位置,方便人流的進入。負 1層功能為餐飲、超市,入口位于染房街,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商業(yè)價值。8層為餐飲,既與商場有互動的聯(lián)系,又各自獨立,方便了商業(yè)運營;9層為餐廳,9層以上為寫字樓(圖 4),塔樓平面矩型布局,入口位于地塊的北端東御街東側,與商場人流互不干擾。地下層主要功能有車庫,設備用房,車庫的車行流線流暢,車位布置合理,出入口分別在地塊的北、南端。
2.3.1 交通組織
根據(jù)城市交通的狀況及項目所處環(huán)境設計交通流線,大樓北面,順城市交通流向,設置了寬 7m的機動車出入口。機動車從東御街右轉彎駛入,可直接通往地下機動車庫,或再前行駛入染房街的地下機動車庫入口及人民南路。大樓西面,順城市交通流向,從人民南路右轉彎駛入染房街西口,染坊街寬度 12m,由染房街西口順緩坡下坡后,直接駛入大樓的機動車出入口,通往地下機動車庫;即將建成的成都地鐵,沿人民南路地下向南延伸,本項目在設計中,預留了東御街和人民南路過街地道的連接口,解決了行人過街的需求,有效地利用了地下空間(圖5)。
圖5 負1層平面圖
2.3.2 人流組織
1層設置了與商場相獨立的寫字樓大堂,大堂交通體內(nèi)設計了 11部客(電)梯、2部消防電梯、2個疏散樓梯,直接通往 9層及 9層以上的主樓,以及地下停車庫。進入主樓的汽車和出租車,允許在大堂門口瞬間停車下客,機動車或直接進入地下車庫,或駛向染房街,由染房街向右轉入人民南路。
大樓 1~7層為商場,8層為餐飲,負 1層為餐飲、超市,商場內(nèi)設置了 7個疏散樓梯、4部客(電)梯、2部貨(電)梯, 3部消防電梯,4組自動扶梯,顧客通過自動扶梯和電梯輸送,均有足夠的輸送和疏散空間。
天府廣場位于城市的核心區(qū),其廣場以及周邊現(xiàn)有建筑營造出濃郁的歷史與文化氣息,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建筑所應該展現(xiàn)出的城市表情就尤為重要。它既要符合城市區(qū)域整體氛圍的要求,又要能體現(xiàn)出商業(yè)建筑自身的特點。通過仔細分析研究,大樓周邊尤其是天府廣場北面的科技展覽館,東面的錦城藝術宮等建筑均是石材為主,風格統(tǒng)一的建筑形象,因此,本大樓的建筑表面材料也以石材為主,玻璃幕墻為輔,以穩(wěn)重、典雅、高貴的建筑形象展現(xiàn)在城市的核心區(qū)域,為天府廣場創(chuàng)造出整體性強的建筑風格環(huán)境,形成形象上的巨型商業(yè)航母(圖6)。
重建后的成都百貨大樓,作為城市核心區(qū)的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建筑,它的建成必將極大地提升天府廣場的整體形象,并為市民提供一個購物休閑的好場所。
TU247.2
B
2009-04-10
圖6 透視圖(人民南路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