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告訴我。第一個看中并遷居阿倮轟鞏(梁子)的先人是先祖背朵的兒子多娘,據(jù)說這就是民問稱呼綠春縣城山梁一帶為多娘的來歷。
祖?zhèn)鞯木聘韪嬖V我,多娘阿保梁子這座龍形的小山脊,是仙人垂愛的寶地。櫟樹王的子孫。至今依然在阿倮村頭蔥蘢;“密瑪麻煞阿倮那安”(大意為無災無難的安樂之地)的祝辭,還暖暖地在奔騰的酒歌里流淌。
聰明的祖先啊!誰拄著神話的拐杖,在一個怎樣的雨天,把第一粒苞谷耔種進仙人的腳窩里?一方谷物豐沛的山地,就被那株破土的苞谷苗打開,宛若打開那個雨后的春天,見到一串農(nóng)事的村莊,見到多娘最初的六村。
——阿倮那、牛洪、那傈果、阿倮坡頭、大寨、西哈臘依!或者婚姻?;蛘哐?,村村寨寨,經(jīng)緯交織。我從村莊走進村莊,走了半生,依然走在你的一個眼神里。
阿倮那
神仙來過,騎白馬或者拄著竹杖。傳說寸步不離。緊跟在身后。
并不需要多少人知道,安放家和親情的村莊。父親早出晚歸。在他年老之前就把老宅翻蓋了三次。在那些嫁女娶媳的宴席和年節(jié)的酒桌上,熱情的酒歌平靜地撫摸村莊干凈的面龐,和她清秀的名字。
母性的村莊!被前方帶走的仙人越走越遠,被原地拉下的光陰越來越老。還有那棵落在故事深處的櫟樹王,和那些以為老不掉的祝辭,堅守在門內(nèi)。
阿倮那安——這是我一生對你十指連心的呼喚。今天,再一次寫到這個名字時,我依然走在追趕傳說的路上。
那倮果
是誰把第一炷炊煙移植到這里?然后,把溝頭的一片樹,選作寨神林。
一家一家的屋子,層層堆壘。每間房屋的基石,都灌進了多少的血汗?那個大膽的先人,或許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或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現(xiàn)在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已經(jīng)是同胞的一個村莊,沿著村腳下的梯田,一直可以抵達山腳底的處安河。
寨頭一路之隔就是縣城學校,路邊的竹棚下,曾經(jīng)是我年少時冬天逃學的烤火地。
那安倮果——阿倮那安之側(cè)的箐溝,這應該是你最初完整的名字。仙人路過時,是否俯下她尊貴的腰身,以掌為葉,在你的溝頭掬水飲過一捧沒有。
牛洪
一塊不大不小的草地。幾洼大小不等的池塘,一群暫離農(nóng)事的散漫的耕牛。那些夜晚,宿鳥無言,圓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萬年青枝頭。不想回家的風一夜在隆起的牛背間低吟嬉戲。
牛群勻和的鼾聲,書寫著無邊無際的寧靜。
多少勞動的腳步跟著牛跡在這里出出進進。突然一天,誰把鋪蓋和三角石安置在牛打滾的水塘邊,不再搬走。新的故事和年輕的愛情一起,在水邊安營扎寨。
一切發(fā)生在神仙來阿倮梁子之前還是之后?我高壽的祖母,就是牛洪村典雅的美人。
牛至今住在村子里。與不吃草的汽車為鄰。
牛洪——讓牛流連的安樂窩。與牛相依為命的祖先。把建村立寨的竹種栽進這塊土地里,還有什么可說。
阿倮坡頭
背靠密林,依山臨水的半山腰,是同胞祖?zhèn)鞯纳秸J?。而你卻擁立山頭,居高臨下,把林子和水源踩在腳下,把整個阿倮山梁日夜俯視。
那些層層的臺地,那些照亮四季的莊稼。芬芳的蕎麥和青蔥的苞谷,還有那些畢生青翠的竹林,沒日沒夜地把你環(huán)抱。
有人說。阿倮梁于是一條龍,那么,你就是戴在龍頭上的冠珠了。這么獨立、秀美、渾然天成的山包。在當?shù)赜行┖币娏?。住在這里,想必心眼都會更加寬闊一些吧!此時,我在一個用大錫堆起的城市里,和你早年放飛的第一個大學生、我的那個老表叔一起,用苞谷老燒反復浸泡你。
阿倮坡頭——阿倮梁子山頭上的村寨。一看就知道,這是個“雜交”的村名,她再一次概括了你在阿倮山梁的地位。但對于母語的奶水泡大的我,還是習慣叫你阿倮哺胎。
大寨
確實是名副其實啊!人丁興盛,村落龐大。不要說阿倮梁子,就是放在全縣,綠春也不會有幾個這么大的哈尼山寨。
人多,是否故事就多?寨大,是否就勢眾?你是多娘縣城一帶十二個哈尼山寨聯(lián)合祭獻阿倮歐濱神山的主寨子啊!從哪一個春天開始,你就用那根神傳的指頭,撥動一個習俗呼喚一方同胞協(xié)作向前的心弦:豐收在望,一個稻作民族的精神,一年年,就這樣以水的圖騰,汩汩汩汩地淌向生命的耕地。
我善良而勤苦耐勞的妹妹就生活在這里,還有她熱愛的家人。一母同胞的妹子,是我一條親情的支流啊!這些年回家過年,大寨是我和親人們必達的一個驛站。
旦找、俄托哺瑪——這些都是你民間土土的哈尼村名。是否一開始就戶多寨廣,現(xiàn)在“大寨”的漢名也十分貼切,如出一轍,卻又不似簡簡單單的翻譯。
西哈臘依
這是注定了的,注定被一個先人選擇,成為多娘六村之一,在不高不矮的阿倮梁子上。注定用一雙擁抱勞動的手臂,擁抱這方風俗,讓腳下的日子體會一個山地民族的力度、熱愛,體會一個村名的得來和一個村名下繁衍的早晚,使一片林子的黎明不再僅僅擁有鳥鳴和露珠。
一股果子的清香,鋪天蓋地,席卷著每一縷遠遠近近的鄉(xiāng)情。只是咫尺天涯,仿佛是另一片天地。你在阿倮梁子的尾部,在大寨一側(cè)又讓一條溝谷切割了一個落差,從整體上總讓人感到那么一點不痛不癢的距離。
而你無疑是同胞的一隅牽掛,竹木青青,炊煙裊裊。
形漢臘約——誰能篡改得了你地道的村名?任何一個沒有丟掉母語的同胞談到你,絕對只會說這個名字。這也是一種哈尼山上特有的小野果的名稱,可以想見,以一種野果為村名,最初那是一片怎樣的野果林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