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莫依各起,到瓦曲覺各,瓦曲覺備起,到拉布呷多,拉布呷多起,到解諾阿莫。
——《指路經(jīng)·申果莊篇》
天下熙攘,皆為利來,趨利避害,人之天性。利者,安也,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木出阿拉聽見鳥兒歌唱的時候,清早和春天起到了俄洛八呷,阿拉起身穿了衣裳,走出屋外,抬頭看看天空,東邊晴朗,不見云痕,西邊晴朗,不見云痕,“這天恐怕已經(jīng)沒有淚水了?!鞍⒗胂?,便蹲在門口上掏出眼袋抽了起來。
活了75歲,阿拉見識不多,最遠(yuǎn)也就到過越西縣城??h城在山外,要去縣城,你得先沿著從申果莊到普雄壩子的公路穿過兩座大山,然后又從普雄壩子沿著公路穿過一座大山到烏托壩子,烏托壩子很大,是阿拉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壩子。阿拉閉上眼睛,輕輕吸了一口,輕輕把煙吐出,煙很輕,擦著阿拉的眼瞼輕輕飄起,“風(fēng)還是沒有到來啊,這布谷鳥今年倒也懶散,遲遲不見前來叫春,看來下種的時間是要往后拖拖了?!?/p>
在俄洛八呷住了整整七代人,從祖爺爺莫祖到居拉,到爺爺力古到父親書哈,到阿拉自己,都很少想過山外面是個什么樣的世界,達(dá)布覺河一年四季靜靜地流淌著,葉子綠了又黃了,山花開了,又謝了,阿拉如今也沒有力氣扛著鋤頭到山上去勞動,每天早上起來,就坐在門口看后生們忙忙碌碌,他們早上帶著種子走出家門,然后在黃昏時候背著糧食回到屋里。阿拉其實(shí)一直很想到木子波波去看看,那是祖先們搬到這里之前居住的地方,聽說在尼木莫古,很遠(yuǎn)。和兒子子哈,孫子拉布一樣+年輕的時候阿拉也問過長輩們,為什么要走這么遠(yuǎn)從木子波波搬到這里來居住?和現(xiàn)在的阿拉一樣,長輩們搖搖頭,平靜地說:把自己的家譜記好就行了,到時候到了祖地不怕沒有人認(rèn)識?!卑そ∧?,倦鳥在返巢的路上擇樹而棲,太陽的腳步正從解諾阿莫山上緩緩走過身后遺下一大片一大片的陰影,解諾阿莫,山的這邊是申果莊,屬于越西山的那邊是侯播乃托,屬于傳說中的利木美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