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
一路收集遺落民間的歷史記,用腳步將它們串連起來。一路尋找一路追問。意義何在,意義真的那么重要嗎?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新疆阿合奇的柯爾克孜族人馴養(yǎng)獵鷹有著悠久的歷史,阿合奇縣也因此被稱為“獵鷹之鄉(xiāng)”,每年的冬季是獵鷹的最佳季節(jié)。
2010年3月,作者深入阿合奇縣雅朗奇村,和柯爾克孜獵手們兄弟相攜,擎蒼輕騎游獵于谷地高崖,帶我們親歷古老的獵鷹捕獵場景。
本期鏈接:《擎蒼輕騎不須歸》
對于一個“以旅行為樂,以旅行為生”的人,自從有了孩子個人旅行開始受到限制,如何平衡與孩子在一起耳鬢廝磨和旅行的矛盾,曾經讓紅杏很糾結。如何將家孩子和旅行進行統(tǒng)一,這是個問題!偶然地,房車聞人了他們的生活從此,全家的旅行生活徹底改變了,如今,紅杏一家三口開房車自駕旅行已經超過兩萬公里,幾乎跑遍了中國的西北,西南,甚至將房車開到了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本期鏈接:《攻略手冊》
翻開彝族典籍的畫卷卷帙浩繁,種類繁多,《指路經》是其中影響廣泛,流傳久遠且具有獨特風格的彝族宗教典籍,彝族先民的原始宗教觀念認為,人死后其靈魂要歸祖,即要回到祖界去生活,因此,人死后就必須念經指路。彝族記者惹木呷沿著《指路經》的指引,獨自徒步上路以回溯的方式沿著祖先當年遷徙的足跡走回彝族部落原駐地,《戶外探險》雜志也應四川涼山州宣傳部邀請前往大涼山腹地進行拍攝采訪。
本期鏈接:(重走彝族遷徙之路>
玉樹的災難時刻揪著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
自從玉樹發(fā)生7.1級地震后,一支由黃子真等戶外人自行組建的民間醫(yī)療救援隊,自發(fā)前往玉樹短短兩天時間里醫(yī)治了三百多名藏民,為全村四百多名藏民搭建好帳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一顆仁愛的心,撫慰著悲痛的心靈。
本期鏈接:《玉樹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