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站 從俄爾書吉起。到思杰解悟,思杰解悟起,到貢奠節(jié)沙,貢奠節(jié)沙起,到瓦吉木,瓦吉木起,到依諾地壩,依諾地壩起,到惹夫竹阿覺。
——《送魂經(jīng)·普雄篇》
臨近春節(jié),回到我位于且拖鄉(xiāng)勒覺呷托的家,挨著我如今碩果僅存的最親的長者坐下,開始為他講述這段時間我所走過的地方以及這路上的見司 當(dāng)講到從俄爾書古翻瓦吉木梁子進(jìn)入喜德的時候,伯父大驚:“孩子啊,你錯了,你走錯了,你如果繼續(xù)這么走下去,會貽笑大方的,你知道為什么嗎?”伯父說“自古涼山彝人送魂有兩條路線是不能重合的,我們的祖先古火和他的弟弟曲涅在勒木美姑(老美姑,今美姑大橋一代)分手過后,古火在左,曲涅在右(一說古火在右,曲涅在左),兄弟兩個分道揚(yáng)鑣,一代又一代,子孫后代繁衍了下來,人口逐漸增多,分出了如今這許多不同的家支,而我們的惹家的就是古火外九子中的一支。如今,兩個脈系雖然已經(jīng)雜居在一起,但是各自的送魂路線并不相同,因?yàn)槲覀兠總€人的送魂路線也是我們的祖先當(dāng)年遷徙時所走過的路線?!辈赣侄似鹁票攘艘豢?,瞇著眼咂了咂嘴,繼續(xù)說道:“孩子啊,你的錯誤在于,把古火后代的送魂路線和曲涅的送魂路線混淆在一起了,你從吉古甘洛走到越西拉達(dá),到俄爾書古,一直走的是古火后代的送魂路線,可你為什么要從俄爾書古越瓦吉木火普(粱子)到喜德來呢,瓦吉木火普這邊的送魂路線都是曲涅后代的路線,是都要經(jīng)過勒依尼必的,勒依尼必這個地方,在曲涅后代的送魂路線上是個重要的地方 生者和死者的靈魂在此分開的地方,這個地方據(jù)說是在今天的比爾地區(qū),而古火的后代送魂路線是不經(jīng)過比爾的。孩子啊,你怎么能夠把兩者扯到起呢?
已是深夜,街上行人稀少,抬頭看看,星空寧靜深邃,隱約的召喚又一次從心底升起。等到太陽出來,我將沿著吉克畢摩的指引,從瓦吉木(普雄)出發(fā)經(jīng)依諾地壩(下普雄),俄布各則惹夫竹阿覺(竹啊覺鄉(xiāng))到瑪果火普山上去和所有離開平原依山而居的祖先一樣,我喜歡坐在山上,看風(fēng)輕云淡,世界如一片葉子,寧靜,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