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就是懸念:“一封二十六年前收到的信”、“它這次落到我的手上仍在呼吸”。寥寥教語,便翱緊了讀者的神經(jīng)。吸引你與詩人一起進八時間的迷宮,去探尋這封信的秘密。
它是“在驚恐中寫成的”,破解的線索僅此而已。恰似有五扇窗戶的房子。其中四扇皆明亮而恬靜,惟獨第五扇“對著黑色的天空、雷電和暴風雨”。也許是苦難的記憶,詩人經(jīng)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目睹過納粹法西斯的暴行?也許是人事的乖訛,因遲疑不決未及救助而引起的愧悔?也許就是自然的陰霾、雷電和風雨?詩人井未明言,他明言的只是“二十六年卻轉(zhuǎn)瞬消逝”、“星期二和星期三的深淵在擴展”。戰(zhàn)后的和平雖帶來了物質(zhì)的繁榮,卻造成了精神的危機。人性異化、道德淪喪加深了人與人之問的距離。
“這封信回置了嗎?我記不得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睉夷钊栽诶^續(xù),只不過略去了信的內(nèi)容,集中到是否回信。詩人用了“大海的無數(shù)門檻繼續(xù)漂游”、“心臟一秒一秒地照續(xù)奔跳”和“八月之夜潮濕的草地上的蟾蜍”這三個意象來表達他的焦慮和憂忘,速正是他擅長用的隱喻和象征。
“那些未曾答復的信高高地聚積一起,猶如預示暴雨的卷層云?!睉夷钤谧詈笠还?jié)終于有了破解:那封信沒有回復,沒有回復的信不止邢一封,還有不少封,暗示“我”亦即人類遇到的難題成堆,它們將醞釀成一場更加驚恐的暴風雨。“有一天我將回答?!蹦囊惶炷?答案有二:一是“那時我已經(jīng)死去,終于能集中我的思緒”,死人還有什么思緒?不如說被這些難題壓倒:二是“遠離這里,從而能夠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聯(lián)系下文可知是遠離城市。回歸自然,徹底擺脫歷史的陰影,沖決現(xiàn)代文明的羈絆,更新自我,獲得自由。前一條是死路,后一條是生路。詩人穿越時空,來去自如,在懸疑中解疑,在不答中解答,化雄辯于意象,消說教于無形,不僅給人以心靈啟示,還給人以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