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點賞析
本文是韓愈寫的一組托物寓意的短雜文的第一篇,全文僅一百多字,可是寫得氣勢雄壯,而又曲折回環(huán),給人以無限美感,讀來意味深長。
說它美,首先在于構思美妙。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在于說明君臣之間的關系,圣君要靠賢臣建功立業(yè),賢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賞識與提拔才能荷重遠行,這樣才能相得益彰。韓愈并沒有單刀直入,簡單明了地闡述個人觀點,而只就龍與云的關系著筆,從一個“靈”字著眼,無一句點明題旨,可處處扣題,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褒垏u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痹朴升埳?,云的靈氣當然就比不上龍了,可見龍主宰著云,駕馭著云,云依附于龍。“然龍乘是氣,茫洋穿乎玄間……”龍乘著云遨游于遼闊無邊的宇宙,變化莫測,正因為龍的靈異,而使云也具有了靈異。對照圣君與賢臣,可謂圣益圣,賢益賢?!叭积埜サ迷?,無以神其靈矣。”龍離開了云,就沒有什么辦法顯出它的靈異了。這里,作者又從反面來闡述龍與云的依存關系?!捌淠軕{依,乃其所自為也?!薄凹仍积?,云從之矣。”進一步含蓄地點明題旨。龍所依托的,是它自己制造的,這實際上是說圣君依靠賢臣,而賢臣又在哪里呢?賢臣竟是圣君造就的,既然是圣君,就一定能造就賢臣,賢臣也會跟定圣君。文章如此回環(huán)曲折地表達題旨,既生動形象而又邏輯嚴密,真是匠心獨運,此精巧之構思,非名家實難為也。
文章的美,還美在它的氣勢雄壯,跌宕起伏。本文起筆突兀,“龍噓氣成云”,看似客觀敘述卻描繪出龍的恢宏氣勢,一呼吸,便形成一片彩云?!叭积埑耸菤猓Q蟾F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边@龍騰云駕霧,遨游于無窮太空,視通萬里,氣貫長虹,遮日擋月,撼雷震電,興風作雨,填溝壑沒丘陵,翻江倒海,何其壯哉!此番景象,令人驚心動魄,非靈異之神龍不可為也。
難點指津
本文是借助典籍與傳說而寫成的一篇論說文。作為論說文,其要旨在于闡明事理,辨明是非,啟迪心智。而本文表面看來,僅僅談了龍與云的依存關系,似乎并不合于韓愈載道的文學觀。要真正領會本文要旨,就必須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其實讀這篇文章難也就難在對托物寓意手法的理解。首先我們得弄清作者為什么要托物寓意,而不直陳其事,直述其理。這與作者的仕宦生涯有很大關系。韓愈早年刻苦勤讀,精通諸子百家,然而科舉考試幾經挫折,二十五歲終于“四舉而后有成”,中了進士,但隨后又連續(xù)三次應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未成。一年后,投入汴州刺史帳下,開始了佐幕生活,之后再度入京選官,得授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其后經歷宦海沉浮。韓愈很希望仕途通達,從而更好地施展抱負,也很想做一匹千里馬,然而能否成千里馬,全依仗伯樂。在此文中作者就是要闡明賢臣全依仗圣君才能有所作為,作者在當時的情景下,當然不便直述其理,只能曲折委婉地表達意愿。再者,要弄清作者是怎樣托物寓意的。文中對龍的靈異的描繪,對云與龍的相互依存關系的反復論說,其用意是不難看出的。龍與云,君與臣,他們之間盡管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但文中所闡述的龍與云的關系卻同圣君與賢臣之間的關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以龍喻君,以云喻臣再也恰當不過了。
考點訓練
一.解釋下列加引號的詞語。
1.“薄”日月,“伏”光景。
2.無以“神”其靈矣!
3.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4.“乃”其所自為也。
二.翻譯下面的句子。
1.云,亦靈怪矣哉!
2.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
附:參考答案
一.1.薄:逼近。伏:遮蓋,掩蔽。2.神:作動詞用,顯示。3.信:實在。4.乃:竟然。
二.1.云,也算得靈異了啊!2.云,是龍能夠使它變成靈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