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奶茶
在大連碼頭這個臺灣茶攤前,我駐足而觀。
濃濃的奶茶,在那名賣茶人的調(diào)弄下,化成了一道瘦瘦的瀑布,靈活萬分地上下流動。閃爍的金光,在墨黑夜空的襯托下,顯得異常絢麗;讓人欲醉的茶味,多情地把周圍的空氣熏得香香的。
看著看著,我在恍惚間進入了時光的隧道。
那時,小區(qū)附近的小樓中,有一個茶攤。上學(xué)放學(xué),出門回家,都看到那個年紀老邁的攤主,調(diào)弄他的奶茶,長長一道金光,忽而上、忽而下,見首不見尾;扎扎實實的茶葉味兒,忽而東,忽而西,巷頭巷尾全彌漫。十分動人心弦,十分刻骨難忘。生活本無趣,可是,他讓奶茶激靈靈地活了,讓自己美滋滋地樂了。在半空中飛來飛去地活動了一番的奶茶,特別香醇,特別細致,它無筋無骨,軟滑如蛇,輕綿悱惻地沿喉而下,直叫人生死相許。
一晃三十年,現(xiàn)在,竟在游人多如大海的大連碼頭與它重見。但是,山水相逢時,山非山,水亦非水??粗矍斑@名賣茶人臉上那份商業(yè)化的笑容,覺得他在游客面前賣弄的、是一種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
啊,惆悵舊歡如夢,舊歡如夢呀。
日本綠茶
杯里盛著的,是上好的日本綠茶。
很淡很淡的綠色,像春天里輕輕驚過枝頭而不經(jīng)意被染綠了的風(fēng)。茶味不濃,略甘,當(dāng)它慢慢地流過味來時,動蕩人心地化成了一份天長地久的記憶。喜歡它,覺得它像是一幅恬淡雋永的水墨畫。
一天,又上日本餐館,服務(wù)員推薦一種喚作“綠茶冰淇淋”的甜品。
濃艷脫俗的深青色,圓圓的一粒,孤孤獨獨地坐在畫上精美圖案的小碟子上,像是千年怪獸瞪著冷冷的獨眼。
初嘗,難以接受;再嘗,怒氣漸生。
茶味依稀可辨,原本的清香卻被厚濃的甜味奪去了,青綠色素仍在,原來的氣韻卻蕩然無存了。
新瓶裝舊酒,卻酒氣全無,酒味全異;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白白糟?!熬G茶”這個好名字,硬硬潑灑了“綠茶”的這個好意境。
螞蟻
侄女吃剩的巧克力,一時大意,忘了收好。第二天,踏入廚房,驚得全身血液凍結(jié)。螞蟻,成千上萬只,密密麻麻,爬滿了整間廚房。用水燙,用藥噴,用布抹,用腳踏,出盡法寶,用盡心思,終于,片甲不留,銷聲匿跡,累得七零八落。入房小睡,再到廚房一看,差點兒昏蹶在地,螞蟻,無數(shù)無數(shù)只,大片大片,粘滿了整個廚房。水、藥、布、腳,法寶出動,故技重施,終于又消滅殆盡??墒?,天知道幾個小時后,侄女又呼天搶地地捎來了壞消息:螞蟻又卷土重來啦!煩躁、生氣、無奈,又如此這般地狂殺亂殺一番。第二天早上,不可思議地,舊戲重演。我好似陷入了一個永無止境的噩夢當(dāng)中,黑不見底。這時,鐘點保姆前來上班,如此這般地把情況復(fù)述一遍。目不識丁的她,經(jīng)驗老到地說:“你只顧殺屋內(nèi)的,卻沒注意屋外的,當(dāng)然無法根治啦!”到屋外一看,果然,長長的一支隊伍,正從草叢里源源不斷地斗志昂揚地、浩浩蕩蕩地涌入到這里。用了同樣的法子,從內(nèi)而外,再由外而內(nèi),殺個精精光光,清理得干干凈凈。之后,不曾再來。
斬草又除根,春風(fēng)吹不生,戒毒戒網(wǎng),不也正一樣嗎?暫時去除表面的“癮”是沒有用的,必須把深植于內(nèi)的“欲”連根拔起,才算是永永遠遠地爬上了岸。
味精
一位好友,請我上她家去品嘗集山珍海味于一體的名菜“佛跳墻”。
在后院里,那只淡褐色的巨型瓦缽,快樂自在地蹲在一個傳統(tǒng)簡陋的炭爐上。一塊塊丑陋卑微的黑炭,正用盡全力地送出熱力。瓦罐里的饈珍百味,潛心鍛煉,逐步提升,終于,修成正果,至于化境。罐蓋一掀,浪滾濃香猶如出弦之箭,“哧哧哧”地迎面飛來。臼起一嘗,醇厚、甘香、鮮甜、細潤,美到極點。
朋友輕描淡寫地說:“昨天用這炭爐熬雞湯,足足熬了八個小時,骨頭都熬爛了呢!今天,用這雞湯與瓦罐里的配料同煮,也煮了足足六個小時呢”!
“貌不驚人”的小炭爐,煮出了“艷驚四座”的人間絕品,主要的原因是朋友長時間汗流浹背地蹲在地上生火煸風(fēng)的時候,把她以耐心包裹著的那顆愛心,當(dāng)成了千金不易的“味精”,與湯同熬。
假牙
朋友年過八旬的母親不慎摔倒,進了醫(yī)院。
年輕時,她是一個傾倒眾生的美人,現(xiàn)在,白發(fā)蒼蒼,依然非常注重儀容,每回上她家,穿戴整齊的她,總是露著刷得白燦燦的牙齒,襯著圓溜溜的大酒窩,笑意盈盈地與我們話東道西。
這一回,去醫(yī)院探望她,邁入四人共住的房間,一時竟認不出哪一位是她。直到她拼命招手,我才發(fā)現(xiàn),靠窗那位雙頰凹著的老嫗,便是我的“老”朋友。趨前,她的手著急地在床邊的小桌上摸索著,問她找什么,她含含糊糊地說:“假牙!”假牙一戴上,馬上恢復(fù)舊顏,灑窩飽滿,精神奕奕,她指著那排如寶貝般的潔亮假牙,笑嘻嘻地說:“這排牙齒,陪了我十多年,如果它會長大,已上中學(xué)了呀!”絕妙比喻,令我噴飯。人間有情,萬物有義。對事事物物保持感恩之心,生活才會燦然生光。
茶葉
在北京一間布置雅致的店鋪買了一盒價格不菲的龍井茶,六角形的木質(zhì)盒子,漆黑發(fā)亮,繪著恬苑的山水畫,想象茶水入口時如吸清風(fēng)如啜山泉那種美妙無比的感覺,我未飲先醉,然而,回家一泡,卻大失所望,茶質(zhì)粗劣,茶味粗糙,典型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第二年,到廣州去,朋友知道我喜歡喝茶,特地左彎右拐地帶我走到一條陋巷去,那里,有間毫不起眼的茶莊,各式各樣的茶葉,琳瑯滿目地躺在圓肚玻璃瓶里,瓶蓋一掀,茶香撲面而來。買了兩斤,店東以褐色的紙袋草草裝著,卷而未舒的茶葉,一經(jīng)沖泡,變成滿杯子金碧輝煌,瀲滟可愛。茶味似淡實濃,一入口,便有縷縷醇正的香味直透心脾,讓人想起幽谷百合、池中蓮花。
陋巷小店,不搞包裝,客似云來。
責(zé)任編輯:曉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