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外的超級地球
一個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近日通過對“凱克”望遠鏡和英澳電波望遠鏡的觀測數(shù)據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在鄰近兩個類日恒星系統(tǒng)中存在四顆類地行星,其中兩顆被稱為“超級地球”。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fā)現(xiàn)將為人類尋找可居住行星提供重要線索,人類在未來幾年內發(fā)現(xiàn)可居住行星的希望將大大增加。在這四顆類地行星中,其中有兩顆之所以被稱為“超級地球”,是因為它們比地球質量大,但又比天王星和海王星質量小。研究人員認為,以目前的技術發(fā)現(xiàn)和地球相近大小的行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些“超級地球”的存在表明,發(fā)現(xiàn)一個與我們地球類似的適宜居住星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目前,天文學家們還無法確定這些“超級地球”的結構與成分。它們究竟是像地球一樣是巖石結構,還是由其他成分組成,這個問題還有待繼續(xù)研究。
會發(fā)光的蘑菇
蘑菇也會發(fā)光嗎?是被涂上了熒光粉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可以持續(xù)釋放熒光的新物種蘑菇是在雨林中發(fā)現(xiàn)的,一共有7種。其中一種蘑菇物種學名為“Mycena Iuxaeterna”,它在日光狀態(tài)下與其他蘑菇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夜晚漆黑狀態(tài)時會釋放出熒光。
美國舊金山大學的丹尼斯·德斯賈爾汀說:“夜晚的雨林非常漆黑,人們經常無法看清眼前的手指。但是當我們低下頭看地面8寸,雨林的地面猶如一片絢爛的夜空,一些能夠發(fā)光的蘑菇看上去就像‘小星星’,使得地面看上去十分美麗!”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Mycena Iuxaeterna在其根莖部有與眾不同的粘性膠液,這種粘性物質很可能起到白天炎熱溫度下使根莖保持潮濕的作用。不知情的昆蟲很容易粘在根莖上。這種蘑菇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解釋這種醒目色彩呈現(xiàn)的原理,例如:它能夠在夜晚釋放熒光吸引夜晚活動的昆蟲,通過這種方法可將蘑菇的孢子由昆蟲進行傳播擴散,這是它們在雨林環(huán)境中的生存之道。
沙漠里的畫作
在美國內華達州黑巖沙漠內存在著一幅獨一無二的沙地畫,這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單幅繪畫作品,周長超過9英里(約合14公里)。足以容納超過176個溫布利體育場,即使在距地面4萬英尺(約合12192米)的高空,我們也能找到它。當客機在這片沙漠上空穿過時,目睹這一巨幅沙地畫的乘客紛紛發(fā)出驚嘆。2009年5月,德內萬及其3位同伴開始在黑巖沙漠創(chuàng)作這幅沙地畫。經過15天日以繼夜的工作,這幅直徑超過3英里(約合4.82公里)的驚人作品最終創(chuàng)作完成。創(chuàng)作過程中,現(xiàn)年48歲的德內萬用卡車拖拽著一卷6英尺(約合1.82米)長的勾花網在沙地上重復挖掘,最終完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巨型圓環(huán)。
超級大龍蝦
現(xiàn)年42歲的西蒙.夏普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英國漁民,他的不普通之處在于自稱捕獲了一只體型巨大的龍蝦,這可能是80年來在英國捕獲的體型最大的一只。這只堪稱怪物的甲殼類動物身長超過3英尺(約合91厘米),巨大的爪子長14英寸(約合35厘米),寬8英寸(約合20厘米)。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西蒙的妻子莉茲.夏普,她手中拿的正是丈夫捕獲的巨型龍蝦。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照片是證明西蒙驚人收獲的唯一證據。西蒙用手機拍照之后,將這個大家伙放歸大海。由于擔心龍蝦的命運,西蒙并沒有將它運上岸進行稱重和鑒定,他這種愛護動物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海洋保護學會的一位發(fā)言人稱:“選擇放歸大海是一個特別正確的做法,因為老龍蝦對繁殖種群非常重要。隨著年齡的增大,它們需要更多精力繁育下一代。與鱈魚一樣,龍蝦也面臨過度捕撈的危險。選擇放歸確實是值得效仿的做法?!?/p>
世界上最大的海底雕塑博物館
在墨西哥加勒比海海底,這些雕塑看上去就像古代文明的遺跡。然而,這不是某段歷史留下的印跡,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雕塑博物館修建的開始。海底雕塑博物館位于穆吉萊斯島西岸的墨西哥國家海洋公園,將有400尊與實物一般大小的雕塑運到海底。海底雕塑博物館旨在紀念該地區(qū)的瑪雅歷史。據杰森介紹,他們動用吊車和潛水器將雕塑送入海底,安放就位,它們不會對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造成任何不利影響。雕塑含有珊瑚材質,設計者希望它們可以吸引小水藻,從而賦予其閃閃發(fā)光的色彩。作為海底雕塑博物館的藝術總監(jiān),杰森希望這個水下工程可以提高該地區(qū)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
責編:王 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