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墻
在剛買來的這套二手房的一面門后墻壁上,有一道道細短的鉛筆痕,由下而上,注著一行行的小字:“1992年5月6日,120公分”、“1993年9月4日,135.5公分”……“2002年7月1日,172.5公分”。
凝視這一面時光無數(shù)次穿越的老墻上的痕跡,那個我從未謀面的原房主的兒子,似乎正花一般地笑著,小小的個兒背靠墻壁,一眨眼間,便長成一個高高俊朗的少年。
“媽,你笑什么?”兒子走到我身后。我正對著一面老墻很溫柔地傻笑。一轉(zhuǎn)身,清醒過來,剛才幻覺里那張少年的面容實際上是我兒子的。
在那我原來的舊房子里,也有著這樣的一面墻。從兒子十一個月蹣跚學步起,每一個月我都會在上面劃上一橫。開始時一月一劃,后來是一年一劃。
記得他常常找我要卷尺:“媽,給我量身高,我要看看高了多少?!碑斘矣勉U筆在白壁上又劃上一橫時,新的一橫總在舊的一橫之上,于是,總欣呼:“哇,又長高了!”他卻不怎么高興:“怎么才長這么一點點?”
有一回,看著壁上那由下而上的道道痕跡,我突然想起什么,說:“將來等你當了爸爸,這旁邊就用來標我那寶貝孫的……”
“我不當爸爸?!?/p>
“你不娶老婆嗎?”
“我不娶老婆?!眱鹤哟妨宋乙幌拢荛_時,臉上竟有些許的害羞。
曾幾何時,每當父親袒護我,母親總說:“將來你女兒嫁人了,你跟著她嫁去!”我總很大聲地抗議:“我才不嫁人呢!”我越是抗議,母親卻越喜歡調(diào)侃我。當父親在墻壁上劃上一橫后,對我說:“一米六了……”母親馬上接口:“可以嫁了……”
歲月帶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一面墻在時光中蒼老了容顏,卻又在絲絲縷縷的痕跡里,銘記著生命成長的點滴,見證著愛的延續(xù)。愛,總是在被不斷重復的痕跡中延續(xù)著。
這樣的一面墻,天宇之下,數(shù)不盡的屋子里都有的。
老木箱子
時已七十歲的父親至今收著兩個木箱子,那是他與母親結(jié)婚時用的。直到娘家拆遷前,那兩個木箱子一直裝著一些舊衣服。雖然舊,卻都洗得干干凈凈,疊得整整齊齊,散發(fā)著股樟腦丸味兒。那都是我和兄弟從小到大穿的,母親沒舍得全丟棄,把一些較完好的洗凈收了起來。
一件綠色的毛線衣總把我的思緒拉到許多年前的那個傍晚。放學回家,路上遇見母親急匆匆地走來,見了我說:“我去給你換衣服……飯熟了……回家后照顧一下你弟弟。”然后就急急而去。天都黑很久了,母親才回來,原來她在經(jīng)堂口給我買了件毛線衣,回來才發(fā)現(xiàn)有破損,便連忙去換。從農(nóng)械廠到經(jīng)堂口,那一段路實在不短。而母親那天之所以給我買衣服,是因為天氣轉(zhuǎn)涼了。
幾件羊毛衣,顏色已不再鮮艷,摸在手里卻仍溫軟如初,那都是母親親手為我織的。那些年,母親總不厭其煩地把它們拆了再織,織了又拆。她總是說,毛衣穿兩冬后若沒有重織就不暖和了。我卻總嫌她煩,因為為了幫她繞毛線團我總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小說。
……
曾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我是固執(zhí)地認為母親重男輕女。只有重新面對這些陳年舊跡的時候,往事一涌而來,而且清清楚楚地呈現(xiàn)它本來的真正面目。點點滴滴的溫暖,連同悔恨,會穿越時空,循著這些生命中的痕跡滲透入骨。終于恍然大悟,卻連悔恨都已沒有意義。如今,母親已不在,娘家的房子也因拆遷早已不見了蹤跡,老木箱里的舊衣服最終不是扔了就是當“踏腳布”了。然而兩個木箱子,還是被父親當寶貝似的帶在身邊。現(xiàn)在里面裝的是三本老照片、一疊舊信件、父親過去用以畫圖紙的各式工具、母親用過的一些物什……
這兩個陪伴了父母四十幾個寒暑的老木箱,沒有涂過一點油漆,一直裸露著樹木最原始的面貌,雖然表皮都已發(fā)黑,大部分地方也已磨得很光滑了,道道紋路卻依然清晰可見。手指在上面摩挲而過,傳導到心靈的是歲月磨練之后的成熟和豁明,還有對母親那份永遠割舍不去的思念和愧疚。
很多次,我也看到一雙蒼老的手打開箱子去拿東西,卻總是在箱蓋上一遍一遍地撫摩著……
寶貝回家
這是一種怎么樣的傷痛?當我面對著報紙上、網(wǎng)絡上,甚至是生活中那些丟失了孩子而苦尋不著、悲痛欲絕、撕心裂肺的父母們時,我揪著心問我自己!
這是生命中最不能承受之痛!
我曾在城市的街頭親眼見過一個滿面灰塵的男人,在向路人發(fā)著印有孩子彩照的尋人啟事。他的步履蹣跚,那張蒼白憔悴的臉努力地想擠出求助的笑來,卻比哭還難看。
那天,我只是那個城市的過路人,走到了顧客盈門的肯德基店的門口,停住了腳步,呆呆地看著不遠處的這個男人。我向他走過去,要了一張尋人啟事。他很感激的樣子,翻開一本相冊給我看,全是他五歲小兒的照片。每翻開一張照片,他就指著照片上那細小手臂上的一個地方說:“看,我兒子右臂上有一塊燒傷……看,有一塊燒傷!”我想說什么,喉嚨卻哽住了,強忍著眼里的淚,只一個勁地點頭:“嗯!嗯!嗯……”
一路上,我把那張尋人啟事上的照片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其實,男人一直強調(diào)的那小手臂上的燒傷照片上是看不大出來的。然而我明白,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痕跡,在男人的心里都是一線希望。
后來,我在一個叫“寶貝回家”的網(wǎng)站上,看到了更多令人心碎的尋人啟事。丟失了孩子的父母們,為了尋找孩子,他們中許多人甚至失去了工作,賣掉了房子……疲憊不堪的步履每天都艱難地走在尋兒的路上,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的孩子呀,你在哪里?爸爸媽媽一定要找到你!
生命在孩子身上留下的任何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成了他們心中的最愛與最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們早已脆弱不堪的心靈和肉體,卻也給了他們不滅的希望。在他們心里,痕跡在,希望就在!孩子最純美的臉,還有,一顆痣、一處疤……都是他們珍貴無比的希望!只要生命的時間允許,他們將永遠保存這些最寶貴的痕跡,懷揣永不會消失的希望,繼續(xù)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只是,這樣的痕跡太沉重,這樣的傷痛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把傷痛放到時間的河里浸漬,終會痊愈,會結(jié)疤。唯有這種傷痛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加劇,除非奇跡出現(xiàn)。
奇跡出現(xiàn)過。憑著一些記憶里的、身體上的痕跡,更重要的是憑著心中那不棄的信念,迷失多年的孩子終于見到了血緣至親。
就算生命會消逝,歲月終如煙,就算所有生命里的痕跡終將煙消云散,可是,有誰可以改變父母孩子之間一樣的血緣?生命中有些痕跡,是永遠不會消失的。